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d342d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e5

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1化学基本

概念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

一、选择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xx·全国Ⅰ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解析 A、D和H的质量数不同,则18 g D2O和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A,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 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A,正确;D、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错误。

答案 C

2.(xx·福建师大附中模拟)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

解析 温度、压强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m/M 可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CO、CO2的摩尔质量分别是28 g·mol、44 g·mol

-1

-1

-1

,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44 g·mol∶28 g·mol=11∶7,则A.根据N=nNA知,二者

-1-1

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7,所以CO分子数多,A错误;B.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的体积比乙大,B错误;C.温度和压强相等,其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所以二者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C错误;D.ρ=M/Vm可知,相同条件下,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D正确。

答案 D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B.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导致读数偏小

C.测定未知NaOH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 D.配制0.1 mol·L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解析 浓H2SO4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时应把浓H2SO4慢慢地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且边倒边搅拌,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4.(双选)(xx·海南高考)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解析 A.1 mol普通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8NA,1 mol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10NA,所以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错误。B.乙烯、丙烯都属于烯烃,分子式符合CnH2n,最简式是CH2,所以若二者的质量相等,含最简式的个数相等,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也相等,正确。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分子数相同,但是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不相同,所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不相等,错误。D.由于Cl2的氧化性很强,与变价金属Fe反应时产生的是FeCl3,与Al发生反应产生AlCl3,所以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正确。

答案 BD

5.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C.

-1

b-a-1

mol·L V2(b-a)-1

mol·L

2+

B.D.

2b-a-1

mol·L

VV

2(2b-a)-1

mol·L

V解析 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Mg+2OH===Mg(OH)2↓、Ba+SO4===BaSO4↓可知2a2+-+2-

原溶液中n(Mg)=mol=a mol、n(SO2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K)=2n(SO4)4)=2b

22(2b-a)mol2(2b-a)2++-1

-2n(Mg)=2(2b-a)mol,c(K)==mol·L。

V LV答案 D

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甲 25 乙 15 丙 1 丁 5 -2+2-

反应后质量(g)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未测值为3

11 未测 1 22 B.丙一定是催化剂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C.乙全部参加反应

解析 反应物甲消耗25-11=14(g),生成丁的质量为22-5=17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 g,未测值为15-3=12 g,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丙未参与反应,但不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 D

7.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①用1 g 98%的浓硫酸加4 g水配制成19.6%的硫酸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后,塞好塞子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③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

④向80 mL水中加入18.4 mol·L硫酸20 mL,配制3.68 mol·L的硫酸溶液 ⑤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氨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3x%的氨水 A.①③⑤ C.③④

B.②④⑤

D.④⑤

-1

-1

解析 ①1 g×98%/(1+4)g=19.6%;②没有误差;③设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的密度分别为ρ1与ρ2,ρ1<ρ2,(Vρ1×10%+Vρ2×90%)/(Vρ1+Vρ2)=10%+Vρ2×80%/(Vρ1+Vρ2)=10%+2Vρ2×40%/(Vρ1+Vρ2)>10%+40%=50%,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0%;④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 mL,导致浓度偏高;⑤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越小,解法同③,混合后得到的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3x%。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包括4个小题,共35分)

8.(8分)将含有2.05 g某高价含氧酸的钙盐的溶液A与含1.20 g碳酸盐的溶液B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5 g白色沉淀C。将滤去沉淀C的滤液蒸发,得到白色固体D,继续加热D时,D分解只得两种气态物质的混合物,在0 ℃、1×10 Pa下,体积变为0.56 L,并得到0.90 g液态水,另一种气态物质为气态氧化物R2O。试回答:

(1)白色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B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R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生成D的质量为________,D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R2O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写出A和B混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A+B===C+D知,C为CaCO3,D是一种含三种元素的含氧酸盐,该盐只能是NH4NO3,分解生成的R2O为N2O。A为Ca(NO3)2,B为(NH4)2CO3。

(1)C的物质的量为1.25 g÷100 g·mol=0.012 5 mol。 (2)A、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4 g·mol和96 g·mol。

(3)N2O的物质的量为0.56 L÷22.4 L·mol=0.025 mol, N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 (1)0.012 5 (2)164 g·mol 96 g·mol (3)1∶2 2 g 80 g·mol 44 N2O (4)Ca(NO3)2+(NH4)2CO3===CaCO3↓+2NH4NO3

9.(9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 NaCl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____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