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通选课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基于web的通选课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db1bc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e

湖州师范学院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及现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信息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今在Internet上,你随处都可以看到很多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如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普及。而针对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等相关事项,涉及到

1.2 系统开发的目的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毕业设计管理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提供面向学生的快捷、灵活、方便的智能服务。

本课题旨在使目前校园内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网络化,解决已往信息传递不方便、不快捷等问题,如假期学生因不在校而无法上交文档,学院或导师为安排工作而必须通知到各个学生等繁琐的操作,通过本系统可实现管理的网络化,方便教师和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节省人力资源等,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高校管理的“无纸化办公”进程。 1.3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与开发环境 1.3.1 .Net技术简介[14]

.Net首先是一个平台,它定义了一种公用语言子集(Common Language Subset,CLS),这是一种为符合其规范的语言与类库之间提供无缝集成的混合语[8]。.Net统一了编程类库,提供了对下一代网络通讯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完全支持,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更容易,更简单。Microsoft.Net计划还将实现人机交互方面的革命,微软将在其软件中添加手写和语音识别的功能,让人们能够与计算机进行更好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展功能,增加对各种用户终端的支持能力。最为重要的是.Net将改变因特网的行为方式:软件将变为服务。与Microsoft的其他产品一样,.Net与Windows平台紧密集成,并且与其他微软产品相比它更进一步:由于其运行库已经与操作系统融合在了一起,从广义上把它称为一个运行库也不为过。

.Net框架是.Net平台的基础架构。其强大功能来自于公共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环境和类库。CLR和类库(包括:Windows Forms,ADO.Net和ASP.Net)紧密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不同系统之间交叉与综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Net框架创造了一个完全可操控的、安全的和特性丰富的应用执行环境。这不但使得应用程序的开发与发布更加简单,并且成就了众多种类语言间的无缝集成。

.Net的核心组件包括:[14]

● 一组用于创建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构件块,其中包括Passport.Net(用于用户认证)以及用于文件存储的服务、用户首选项管理、日历管理以及众多的其他任务。

● 构建和管理新一代服务的基本结构和工具,包括Visual Studio.Net、.Net企业服务器、.Net Framework和Windows.Net。

● 能够启用新型智能互联网设备的.Net设备软件。 ● .Net用户体验。 .Net结构包括:

● 虚拟对象系统(Visual Object System ,VOS)类型系统 ● 元数据

- 1 -

湖州师范学院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 公用语言规范(Common Language Specification,CLS) ● 虚拟执行系统(Visual Execution System,VES)

简而言之,.Net是一种面向网络、支持各种用户终端的开发平台环境。微软的宏伟目标是让.Net彻底改变软件的开发方式、发行方式、使用方式等等,并且不止是针对微软一家,而是面向所有开发商与运营商!.Net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搭建第三代因特网平台,这个网络平台将解决网站之间的协同合作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在.Net平台上,不同网站之间通过相关的协定联系在一起,网站之间形成自动交流,协同工作,提供最全面的服务。 1.3.2 Microsoft SQL Server技术的简介[9]

Microsoft SQL server帮助初级数据库用户及资深程序员建立与Web及企业数据源轻松实现集成的强大自定义解决方案。检索销售记录,跟踪存货信息,Microsoft SQL server将时刻准备帮助您实现智能化工作方式。

Microsoft SQL server大大简化了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以及访问并分析重要数据的任务。改变原有的数据分析方式。轻松创建并发布交互式电子表格;借助Microsoft PivotTable?及Microsoft PivotChart?,在无需离开Microsoft SQL server的前提下,以多种不同方式动态查看现有的重要信息。

现在,为实现最大工作效率,当创建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或模块时,您可以撤消或恢复多个操作。使用您所了解的工具在Web上共享数据。将您的窗体或报表保存为数据访问页,以便使用户能够在他们的浏览器中即时查看与编辑数据。在Web站点上访问Office工具,以便下载帮助您提高工作速度的模板、工具、提示及更新。利用功能强大的新型发布工具。这些工具允许您通过诸如扩展标记语言(XML)这样的Internet标准导出数据及相关格式,以供在Web上进行显示。 1.3.3 ASP.NET的优势

传统的网站管理方式有两种,一是静态HTML页面,更新信息时需要重新制作页面然后上传页面并修改相应链接,这种方式因为效率太低已不多用。二是基于ASP和脚本语言,将动态网页和数据库结合,通过应用程序来处理新闻,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但是由于ASP本身的局限性使得系统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而采取了ASP.NET技术的系统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ASP页面每次打开都必须经过先编译后解释的过程,所以页面在反复打开时速度没有任何提升,而ASP.NET页面只需要一次编译后不需要重新编译,直到该页面被修改或Web应用程序重新启动。这使得在多次访问时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2、由于ASP没有提供任何输出数据为内容的元件,所以在使用ASP撰写数据库页面时只能借助ADO的RecordSet对象逐笔读取记录,而ASP.NET通过ADO.NET提供的DataGrid等数据库元件可以直接和数据库联系。

3、ASP.NET支持应用程序的实时更新。管理员不必关掉网络服务器或者甚至不用停止应用程序的运行就可以更新应用文件。应用程序文件永远不会被加锁,因此甚至在程序运行时文件就可以被覆盖。当文件更新后,系统会温和地转换到新的版本。

4、ASP.NET采取\方式编写代码使得代码更易于编写,结构更清晰,降低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的复杂度和费用。

所以本系统将采用基于ASP.NET的C#语言进行开发。

1.3.4 系统运行软件平台

1、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 Window 2000 (或更高)、Microsoft .NET Framework v1.1、asp.net 1.0、

- 2 -

湖州师范学院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SQL Server 2000(或更高)。 2、客户端:

浏览器:Netscape7.0,Opera7,Internet Explorer 6.0 sp1以及其它支持xhtml 1.0标准的移动设备。

1.4 全文体系

第一章简述了系统的开发背景、发展现状及目的,介绍.Net和SQL Sverver的相关技术。 第二章介绍了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浏览器用及务器模式的工作方式及特点,同时详细还介绍了实现Web数据库的不同方法及ASP.net技术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第三章讨论了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做毕业设计管理的系统功能需求、以及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第四章主要介绍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具体实现,以及所采取的安全控制技术。

第五章是结束语。总结了全文的主要思想,分析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国际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基于Internet的应用技术的发展。支持Web数据库访问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随着校园网的发展,基于Internet的各种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本文所介绍的“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仅仅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小模块,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争取将这个系统做到更加完善。

- 3 -

湖州师范学院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分析

第二章 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分析

当计算机的应用开始从数值计算向数据库方面发展的时候,许多公司和机构都致力于建立一种完美的数据库运行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出现给计算机带来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人们依据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功能的划分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应用框架—主机/终端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以及随后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在构造一个应用系统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哪种结构取决于系统的网络环境、应用需求等因素。

2.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层次体系 2.1.1 终端/主机体系结构

这是一种早期处理数据所采用的模式,如图2-1所示。这种体系结构使得用户能够尽可能地使用共享资源,终端所要做的事只是输入命令,显示结果,而有关的一切数据处理都交给了主机去完成。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终端不需要做什么处理工作,所以它可以很简单,也不必随着信息业的发展频繁更新,因此也称“哑”终端,但主机就不一样了,它几乎包揽了有关数据的一切处理工作,这就要求它具有十分高的性能,并且能够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不断更新。[16]

这种模式中,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进行所有处理运算,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共享。但是用户界面不友好,主机负载过大。

2.1.2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16、17]

传统的C/S结构是两层的,基本思想是:服务器提供数据的存取和管理等,客户端运行相应的应用,通过网络获得服务器的服务,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资源。与主机/终端模式相比,C/S结构更容易扩充,更加灵活。当信息系统的规模扩大或需求改变时,不必重新设计便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充和调整,从而保护了己有投资。为了应用客户机/服务器这种体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