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应量M1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我国货币供应量M1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e3e3e567ec102de3bd8995

我国货币供应量M1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国货币供应量M1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具有显著的时间性和不平稳性,通过建立VAR(3)模型,分析得出我国货币供应量M1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货币供应量M1和国民生产总值GDP均具有显著的内生性,并且货币供应量M1对GDP的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过程,在短期内效果有限,而GDP对货币供应量M1在短期内有较强的影响力,而在长期影响力变弱。最后,通过建立货币供应量M1与GDP的长期ECM协整方程以及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用数理方程式证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在短期内较弱,在长期内较显著。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M1、国内生产总值GDP、VAR模型、ECM误差修正

一、货币供应量与GDP关系的理论分析

1,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gdp的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由产出关系式y?c?i?g?x?m可以发现,货币供应量(以狭义货币供应量m1表示)的增加,使利率降低,从而刺激投资i和消费c,带来产出的增加,企业收入增长,又会增加国家的税收,从而增加政府购买g,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又会造成汇率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短期内进口具有刚性,因而,总得来说,y增加,用价值表示就是gdp的增加。

2,货币供应量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加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则会造成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货币供应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央行根据经济需要决定货币发行,货币发行量的政策指导性很强,具有显著的内生性。

3,国内生产总值GDP对货币供应量有正向影响,GDP的增加,使社会各个经济单位和部门的收入增加,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增加,同时,GDP的增长要求社会有充足的流动性以满足物质增长的需求,因此,要求央行新发行货币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因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刺激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二、数据来源

文章选择了两个变量M1、GDP,M1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GDP选用的是全国的数据,两个变量选取了自1997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共63个样本,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三、VAR模型观测

1,M1与GDP关系的初步判断

在VAR模型中,通过作图发现,Gdp与m1都是带有趋势项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某种均衡关系的可能性比较大,如图1显示。通过VAR模型做GDP与M1的回归方程,分别把GDP和M1作为因变量,得到如下关系:

GDP = - 0.000598249256689*GDP(-1) - 0.710207335739*GDP(-2) - -0.00580 -8.08555 (0.10310 ) (0.08784)

6.71531079693*M1(-1) + 8.54572724475*M1(-2) + 31405.5115336

-5.00689 6.37544 2.96993 (1.34121) (1.34041) (10574.5) M1 = 0.0029192472696*GDP(-1) + 0.00339707570295*GDP(-2) +

0.23666 0.32325 (0.01234) (0.01051) 0.631382720176*M1(-1) + 0.397914053956*M1(-2) + 1634.896878 3.93467 2.48121 1.29224 (0.16047) (0.16037) (1265.16)

第一个数字表示t值,第二个数字表示标准差,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系数分别为 0.821924, 0.995947,拟合的比较好,可以判定,m1与gdp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M1GDP

图一

2,滞后期阶数的选择

特定条件下AIC赤迟信息准则和SC施瓦茨准则越小越好,图中五颗星均显示应建立VAR(3)模型,即滞后期应选择3期。选择滞后期为3期的模型,AR根检验显示,所有点都位于单位圆内,VAR模型是平稳的。

Lag 0 1 2 3

LogL

-1516.823 -1346.292 -1300.452 -1267.750

LR NA 324.0075 84.04109 57.77270*

FPE

3.33e+19 1.29e+17 3.21e+16 1.23e+16*

AIC

50.62742 45.07641 43.68172 42.72500*

SC

50.69723 45.28584 44.03078 43.21369*

HQ

50.65473 45.15833 43.81826 42.91615*

Inverse Roots of AR Characteristic Polynomial1.51.00.50.0-0.5-1.0-1.5-1.5-1.0-0.50.00.51.01.5 3,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反映M1的变化对GDP的冲击大小、GDP的变化对M1的冲击大小,以及自身的冲击大小。可以看出,gdp和m1的变动受自身影响较大,gdp变化剧烈,但始终围绕0%的变化率;m1则在自身的冲击下具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说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性;m1对gdp的影响力较弱,gdp的变动基本围绕0%水平线,gdp对m1的影响较明显,随着影响时间的增长,gdp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对m1的影响虽然呈震荡变化,但总体趋势是逐渐加大,在第九期达到最大值。

Response to Cholesky One S.D. InnovationsResponse of GDP to GDP40,00030,00020,00010,0000-10,000-20,000-30,0001234567891040,00030,00020,00010,0000-10,000-20,000-30,00012345678910Response of GDP to M1Response of M1 to GDP10,0008,0006,0004,0002,00001234567891010,0008,0006,0004,0002,0000123Response of M1 to M145678910

4,方差分解分析

在给定的VAR模型基础上,将不同时期gdp和m1的方差进行分解以反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度。从方差分解图形可以看出,gdp的预测误差基本由其自身决定,在第一期完全由其自身决定,随着时间增长,gdp的预测误差受其他因素影响力变大,但依然绝大部分受其自身影响,在第十期达到最小,但依然保持在82%以上,m1的预测误差也基本受自身影响,随着时间增长,影响力越来越大,达到80%,说明gdp和m1的增长极具内生性。M1对gdp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基本达到20%,而在第一期,影响力基本为零,说明m1对gdp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期内效果不显著。Gdp对m1的影响较m1对gdp的影响大,在第一期达到最高值37%,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逐渐下降,但保持在20%,说明gdp对m1的影响在短期内很显著,在长期不够显著,因为m1的增长具有内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