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形象塑造探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郑州市城市形象塑造探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46126db84ae45c3b358c51

郑州市形象塑造探析

引 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象塑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国际以及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探讨。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到处像流水线似地在克隆着“高、大、全”的城市形象??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也在城市化得过程中毁于一旦,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许多城市盲目照搬国内外城市形象塑造的成功经验,造成现在千城一面的景象,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不仅不能助力城市发展,反而为城市的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浪费,甚至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还有一些城市过多的受到西方潮流的影响,例如青岛,曾经作为德国的租地,从城市布局到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德国的城市面貌。而我国自身的城市形象建设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闻名世界的独有的中国特色城市很少。郑州市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如今,郑州已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要塞,着力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商埠”,但在城市塑造方面,郑州还有许多不足,因此本文试图以郑州市为例进行探索研究。

一、城市形象塑造的内涵及意义

任何一个城市,塑造自身形象,不仅能够改变自己,同时也能改变周围世界对城市品质的认识,从而提高城市自身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城市形象塑造的内涵涉及面很广,几乎囊括社会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的所有方面。高品位的城市内涵不仅能丰富城市形象,而且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从外部方面讲,城市形象的优劣是会影响到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评价,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物品有价,名誉无价”,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被认知的范围越大、时间越久其价值就越高。因此世界上一些著名城市都非常注重塑造和设计自己的形象。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好的城市形象对于城市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构成城市的各个方面要素的总体评价和感知。包括城市的

4

总体特征和风格、知名度以及城市形象定位三个方面内容。

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指城市最为显著的能代表城市整体情况的特征,这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性及概括性认识。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可以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外在的总体特征,即城市形象的硬件部分,包括城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形象和人工的环境形象;一类是内在的总体特征,即城市形象的软件部分,包括城市市民精神形象和城市文化形象要素等。

知名度是评价城市形象的基本指标。知名度是一个城市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高的知名度能够获得更多的公众评价,吸引外来资源,提高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来源于城市的建设程度,但又不仅仅限于此,它更多地来源于公众评价。虽然城市建设者们不遗余力地自认为建设了良好城市形象,但未必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其中的原因来源于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定位是城市在公众心目中

的特定位置,这个特定位置一般是根据特定城市与同类城市相比较而确定的。这

是城市的建设形象和城市知名度的交接点,也是公众对城市形象评价的主要方面。

(二)城市形象塑造的内涵

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的外在体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可以提高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它主要由城市的自然景观、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人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以及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行政效率等要素构成,而地标建筑、文化氛围、民俗民风又是富于特色的城市形象内容。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使人类活动具有意义、特称突出、形象鲜明、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

现代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包括城市的建筑物、商业区、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或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艺术作品、文化品牌等。提起一个著名的城市,人们首先想到是其标志性建筑,例如北京的“天安门”、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伦敦的大本钟、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它们之所以著名,成为一座城市不可代替的标志性形象,是因为其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题材等方面结合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人物事件等。地标性建筑是地域文化的承载体,展现这个地区的区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城市形象塑造必须把视野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使城市形象的塑造成为一种

涂在齐.试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塑造[J].理论月刊,1998,第63页.

安云华,徐文华.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探析.中外建筑,2006,第127页.

5

文化的塑造,一种社会观念和风尚。这种文化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也是城市发展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历史积淀和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得精神写照。这种精神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心理行为,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也反映了政府的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

(三)城市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就象一个“城市凝聚力倍增器”,能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市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使市民能够为城市增光添彩而努力工作,还可以使城市在对外竞争中占据主动,增强城市的外交力量和发言权,促进城市目标和城市利益的实现。同时,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本市居民和外界公众均能产生心理、行为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比经济效益更加显著的综合效果。此外,一个城市如果拥有了国际品牌的形象,就能在全球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世界舞台上产生重要影响。城市良好的形象,不仅能折射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国内外引起更多人士和机构的关注。良好的城市形象尤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使周边地区乃至海内外的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等)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进行配置,从而把无形的精神财富转化成有形的物质财富。

而且,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发展旅游业等城市第三产业。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景观、人文历史形象资源,是促进城市特色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个性化的城市形象资源也成为了城市旅游业、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优秀的城市管理者都极为重视其所在城市形象的设计和建设,努力塑造和开发这笔无形资产,大打城市形象之牌,以带动包括旅游、交通、服务及其它诸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二、郑州市城市形象定位的发展

(一)郑州市的文化资源及特性

在中原腹地,黄河之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郑州。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在此打下烙印。5000年前,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在此诞生。3600年前,商代都城在此屹立。而在现代,她贯通东西、连接南北,“公、铁、航、信”兼具,是综合性交通、通信大枢纽。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现代商贸名都却被

6

时代的列车遗忘在七八十年代的尘封小站。它没有沿海城市先行一步的无限风光,也没有西北积弱多年后所获得的全力扶持,更没有过如东三省般的大起大落??它从未特殊过,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瞩目”的礼敬??

随机抽查一个在郑州生活,或是到过、听过“郑州”二字的人,他或许会告诉你“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地处中原,是黄河边的城市,很厚重??”等等。但是郑州市却没有一个独特的符号能让人一眼就想起。

(二)郑州历史城市定位变迁

计划经济时期郑州城市定位与大多数城市一样,要求把消费性城市建设成为生产性城市、工业城市。建国早期的郑州城市定位曾表述为:“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以轻纺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等。郑州之所以发展轻纺工业,是因为中原地区盛产粮食、棉花、油料、烟叶等轻纺工业相关原材料,且人口密集有大量需求,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区。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深入推进,郑州城市定位逐渐转向商贸城战略。其间,曾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以及省内有关专家积极开展郑州城市定位的研究论证,提出了“依靠交通、搞活流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郑州建设成为立足中原、面向全国的商贸中心”的战略设想,制定了《关于把郑州建成全国性商贸中心的总体思路》和《郑州商贸城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以商贸城建设为龙头,以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科技为先导,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把郑州逐步建设成为有较强吸引力、辐射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特别是1996年6月5日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把郑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次年5月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内贸易部、外经贸部联合发文批准《建设郑州商贸中心总体方案》,郑州商贸城建设由此进入国家决策,有力推动了商贸设施建设、商贸会展活动、物流园区开发、新型业态引进和外资商业进入,成功地将郑州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转型为“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大提高了郑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新世纪时期郑州城市形象定位

进入新世纪后,郑州市针对区域竞争重点转向中心城市的新形势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将郑州的发展放在带动中原崛起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提出“把郑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