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49232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9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演示实验;如右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木块,一木块上放一铁块,另一木块上放一个条形磁铁。把两木块放在水面上,让它们相距较近距离,再松开手。 学生观察现象;两木块相互靠近。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两个木块会相互靠近呢?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自学教材第2页至第5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力的作用效果

(1)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拿起一本书、打篮球、背书包等等)。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教师课堂演示图7.1-2的有关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手边器材自己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并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然后进行交流、评估。学生探究活动:所用器材有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物体施加力时,这些物体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③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教师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一袋方便面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70kg的成年人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7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 (1)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是否不同。 (2)用方向不同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塑料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塑料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

第一节 力

1

教师讲解: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学生练习: 画出铁块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课本图7.1-6,能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的时候,同时也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大小和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B.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是可以脱离物体存在的 答案 D

2.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 B.来回摆动的钟摆 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D.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答案 A

3.图(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选填“(a)”或“(b)”]。

2

答案 (b) (a)

4.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面的力。 (1)起重机用5000N的力吊起重物。

(2)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某人用200N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45°角向右上方拉物体。

第二节 弹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定看过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用力跳起,向下压弯跳板,然后高高跃起,在空中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落入水中。请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要用力向下压弯跳板呢?如果在平地上,我们能够跳得那么高吗?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自学教材第6页至第7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弹力 (1)弹性和塑性

教师点拨: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很多。 让学生看课文,撑竿跳高等都要利用弹力。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弹力的例子,如:体育运动中的射箭、跳板跳水、蹦极等都利用了弹力。 教师总结: 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2.弹性限度

教师演示: 取一根小弹簧,先在一定限度内拉,然后超过限度拉这根弹簧。让学生观察这两种情况下弹簧是否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学生从实验看到:弹簧拉伸到一定的长度后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强调: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了。

3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说使用弹簧应注意的事项: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3.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

演示实验: 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长度。

实验 次数 拉力F/N l0/cm l/cm (l-l0)/cm 1 2 3 4 弹簧受到的 弹簧原长 弹簧长度 弹簧伸长 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让学生比较弹簧的长度与伸长的区别。

教师归纳: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学生看课文图7.2-3,了解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学生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观察弹簧测力计长度的变化,感受1N、5N、10N的力。

学生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头发,(用力均匀,使弹簧测力计弹簧逐渐增长)读出头发拉断时拉力大小。学生实验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①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③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④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实际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弹性、塑性和弹性限度 (2)弹力 (3)弹簧测力计

①作用: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物体和弹簧测力计之间的拉力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