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实务操作指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村级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实务操作指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540245b90d6c85ec3ac6bf

一、实账练习题 (一)基本资料

(二)2012年该村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三)年终结账 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建立新账

(二)年终结账并将有余额账户的余额结转下年

第一章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村集体财务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建立健全会计机构,配备与工作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素质和数量的会计人员,并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度,是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

1.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会计机构是由专职人员组成的,在会计主体内部负责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设置原则。要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业务类型和规模大小设置会计机构。一般来说,经营规模大、业务量大的村,会计机构要相应大些;反之,则相应小些。

(2)明确内部分工原则。会计机构的内部分工要明确具体,每个会计人员都应有明确的职权、责任和具体工作内容,从而使每个会计人员之间责任清,业务明,以利于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

(3)经济有效原则。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机构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会计机构高质量、高效率的前提下,尽量精简会计机构,合理配备会计人员,以切实减轻集体负担。

2.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的设置。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根据经济业务需要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并配备财会办公室。一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机构,可以设置会计组,由一名村主要干部主管财会工作,配备一名会计员(主管会计)、一名出纳员和一名保管员(财产物资不多的村,其保管员可由村出纳或其他村干部兼任),负责本村的财会工作。规模大和业务量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分别设置总会计(主管会计)和专业会计。实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不再配备会计员和出纳员,而只配备报账员和保管员,由委托代理机构配备代理会计进行代理记账,承担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如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员、出纳员和保管员等。 1.会计人员的任职条件。会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为此,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①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会计人员要了解会计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②熟悉有关财经政策、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财经政策和财会制度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会计人员只有熟悉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具体规定,才能对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性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③熟悉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除从事财会工作外,还承担着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其他业务。因此,他们不仅要熟悉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必须熟悉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④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分析能力。具有了分析能力,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真正发挥财会工作的反映和监督职能。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较好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

(2)持有农村会计上岗证。从事会计工作应持有上岗证,这既是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要

求,也是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难以对拟聘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要定期接受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等业务培训。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地方,会计人员应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2.会计人员的职责。①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工作,年终搞好分配决算和分配兑现工作。②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对本单位处理会计事务的方法做出具体规定。如采用何种账务处理程序及选用何种成本核算方法等。③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等。④如实反映经济情况,定期公布账目,编报各种会计、统计报表。⑤认真进行会计检查,实行内部会计监督,并接受外部监督和指导。⑥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⑦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⑧遵守、宣传、维护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⑨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3.会计人员的权限。①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办理有关会计事务。②有权参与本单位各项财务计划的编制和参加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议。③有权对本单位有关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财产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议和进行检查监督。④有权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情况,反映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⑤有权要求本单位的有关人员提供与财会工作有关的各种情况和资料。⑥有权拒绝办理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业务。对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业务,予以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向乡镇农经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要求处理。

4.会计人员的任免。①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撤换。②村集体经济组织主管会计的任免和调换,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乡镇农经管理部门考核批准,报县农经管理部门备案。

5.会计人员的回避。回避是指为了保证执法或执业的公正性,对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影响其公正性而要求执法或执业的人员实行的任职回避。《河北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明确提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人口少的村需要由村主要负责人担任会计人员时,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隶属关系是因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需要回避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亲属关系:

(1)夫妻关系。它是亲属关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属亲属回避的主要内容之一。 (2)直系血亲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出生于同一祖先,有自然联系的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子女等),也包括本来没有自然的或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法律上确认其地位与血亲相等(如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是亲属关系中最为紧密的关系之一,也应当列入回避的范围。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近姻亲关系。旁系血亲是指源于同一祖先的非直系亲属。所谓三代,就是从自身往上数或往下数三代以内,除了直系血亲之外的血亲,就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所谓近姻亲,主要指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配偶及子女的配偶的父母。因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近姻亲关系在亲属中也是较亲密的关系,所以也需要回避。

6.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主管会计、专业会计、出纳员和保管员。这些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员不得兼管

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非出纳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

(1)主管会计的岗位责任。①领导、组织和指导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财务管理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经营管理。②根据上级财务制度的规定和本村实际情况,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组织干部和财会人员付诸实施。③参与经营决策和各种经济合同的拟定,加强事前监督。④负责本单位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规定时间和项目公开账目。⑤指导专业会计和村属企业会计搞好会计核算工作。⑥负责本单位会计人员交交接的监交工作。⑦组织会计人员管好、用好本单位的资金和财产物资。⑧负责村级财会档案的保管工作。

(2)专业会计的岗位责任。①按照财会制度规定,记账、算账、报账,做到手续完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月报表和向群众公布账目。②按照财会制度的要求,建立会计档案,年终移交村主管会计统一保管。

(3)出纳员的岗位责任。①负责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逐日逐笔记账,每日结出余额,并与实际库存现金核对相符。②定期和会计核对账目,做到账账相符。③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④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不坐支现金,不公款私存,不白条顶库,不挪用公款,不超规定限额保管现金。

(4)保管员的岗位责任。①根据会计开具的出、入库手续进行产品物资的收发工作。②定期盘点库存,做到账实相符。③负责库存物资登记簿的登记。④负责存货的保管,防止霉烂、变质、损坏和被盗。

7.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根据会计这一职业的特点,对会计人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会计行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它既是会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亦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集体、其他单位和个人、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职业品质、职业作风和职业纪律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的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健康、求实、高效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做到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品质。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是一项与钱、财、物打交道的职业。会计人员只有做到洁身自爱、不贪不沾,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

(3)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所谓客观,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所谓公正,是指会计人员应该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

(4)保守秘密。保密秘密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能将从业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为己所用,或者泄露给第三者以牟取私利。保守秘密一方面指会计人员要保守本单位秘密,另一方面指会计人员不得以不道德的手段去获取他人的秘密。

(5)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会计人员面对虚假会计信息,不仅“不能为、不敢为”,而且更应“不屑为”。会计人员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保持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