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C卷 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C卷 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699c6f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6

…. …………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C卷 B、教育规模 C、教育方法 D、学校课程内容

答 … 附答案 … … 号…注意事项: 证…考…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准… 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 …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不 …C.荀子 … D.庄子 … …2、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名…A.班主任工作 姓..B.学科教学 … …C.品德教育 内 D.教学管理 … …3、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 A.班级活动 … …B.文学艺术活动 … C.群众性活动 … 线D.社会公益活动 …4、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 A.理智感 … …B.道德感 … C.美感 … …)封D.尊敬感 县…5、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区…(…A.巴甫洛夫 市…B.华生 .……C.桑戴克 …D.班杜拉 密…6、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 …A、教育制度 …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8、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 D.总务工作

9、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13、按照苛勒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 )。

A.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C.构造一种“完形”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第 1 页 共 5 页

)。)。14、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5、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6、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发表的一部著作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这部著作是( )。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 B.课外和校外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9、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 )的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20、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1、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 )。

A.信息功能 B.反馈功能 C.动机功能 D.强化功能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学习材料的灌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

4、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要求。

第 2 页 共 5 页

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4、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觉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躁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论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

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方法。

2、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

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

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

丁明: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

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

丁明: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

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 问题:

(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 (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第 3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A 2、B 3、C 4、B 5、B

6、答案:D 7、答案:A 8、A 9、B 10、C 11、A

12、答案:D 13、C

14、【答案】D。解析: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学习需要和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15、答案:D 16、【答案】B 17、A 18、B 19、C

20、【参考答案】B 21、B

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②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③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④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⑤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3、该说法错误。一方面,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材料如果与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发生迁移的。另一方面,从迁移的角度说,学习材料如果具备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各材料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是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所以,学习材料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的说法是错误的。 4、【参考答案】×。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答案】个别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对于中等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中等生的教育。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个别教育。③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2、参考答案:

(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利用记忆术 (4)进行组块化編码 (5)适当过度学习 (6)及时复习

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4、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①总体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佳,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②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第一,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第三,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2、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

第 4 页 共 5 页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 (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1)考试焦虑的典型表现包括:

①心情极度紧张,情绪波动,比如“时常感觉心烦意乱”

②生理反应强烈,比如“心跳剧烈”,“身体不舒服的燥热”,“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

③思维刻板,比如“思维不受控制,注意力不集中”等 ④心情慌乱,比如“整天惴惴不安”

⑤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比如“学习有好有坏”

⑥害怕老师提问,比如“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 (2)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

①学校方面的原因,比如班级的排名,老师的关注等等。

②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父母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父母的严格要求等。 ③社会方面的原因,比如社会舆论的影响,考试成绩代表个人成就。 ④学生自身的原因,比如学习动机过强,不当的归因等。 (3)改善考试焦虑的方法包括:

①积极强化。比如做对题目以后,给予正强化。还可以交给学生学会运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来鼓励自己,减少压力。 ②系统脱敏法。可以将学生的考试焦虑由低到高划分成多个等级,然后结合放松训练等犯法,让学生逐步适应每一级的焦虑水平,最终克服考试焦虑。

③代币奖励法,用一些符号、工具作为去的成功的指标,每做好一件事情,就给学生一个代币,随着代币的增加,逐步减缓焦虑情绪。

④认知疗法,比如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学生一次考不好,众身无望的看法。

⑤人本主义疗法。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确定,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潜能。

2、(1)反映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自我意识的增强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感受),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我体验深刻,自认成熟,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希望独立并产生反抗心理;在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

②情绪情感的两极性特征: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并存,情绪动荡。 (2)建议如下:

①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宜的情绪状态

用言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境,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帮助学生积累各种情境下的情绪体验,做到“临场不乱”。

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理解、解释,所以很容易遭受挫折。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