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38《孙子兵法》谋略观的历史价值探析文献综述2(李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2122138《孙子兵法》谋略观的历史价值探析文献综述2(李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920b196294dd88d1d26b36

《孙子兵法》谋略观的历史价值探析

文献综述2

大理大学文学院 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 李读 学号:2012122138

指导教师:何永福 副教授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汉书·艺文志》记到“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1】司马迁《史记》亦记载:“(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2】《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湛、逻辑缜密,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思维久经检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仍历久弥新,影响至今。

自《孙子兵法》诞生之日起,关于他的学说就没有停止过,兵法中所体现出来的谋略思维和思想正是兵法之精髓,兵法谋略观之先验是一大亮点。两千多年来,随着时间的沉淀和洗礼,其历史价值也越发清晰和完整。

一、《孙子兵法》成书时间及作者的定位

《孙子兵法》的成书问题和作者问题时常相互关联,不过问题都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1、作者研究

关于作者,最大的争论是孙膑和孙武两人,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膑(生卒年不详)战国初期齐国人。根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善为兵法。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胥乃明知鉴辩,知孙子可以折冲销敌,乃一旦与吴王论兵,七荐孙子。”这里把孙武看成吴国人,另有吴国伍子胥向吴王推荐说:孙子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

1

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任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这与孙武的生平十分接近。现代研究者曾宪通《试谈银雀山汉墓竹书<孙子兵法>》一文论证早在西汉前,《孙子兵法》就是一部完整的,独立的兵书,而且它的作者就是孙武。

2、作品研究

由于对《孙子兵法》的误解,《孙武兵法》和《孙膑兵法》都可以称‘孙子兵法’。直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两座汉墓中发掘出土的《银雀山汉墓竹简》中包含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兵简传本,兵简的出土解开了《孙子兵法》的作品问题。

朱顺龙编《春秋史》对孙武和《孙子兵法》的关系做了说明:“吴王阖闾即位后,吴行人伍子胥将孙武推荐给阖闾,遂献兵法十三篇。”认为孙子十三篇为吴孙武所作,【3】《韩非子》和《荀子》中分别说“藏孙吴之书者”【4】和“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5】先秦古籍把吴起、孙武看作兵家之祖。同为兵书的《尉缭子》,明确说到了“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能当者谁,曰武子也。”显现了孙武的用兵谋略。

二、对《孙子兵法》文本层面的探讨

后代对《孙子兵法》(以下缩称兵法)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和解读,其中最关注的就是兵法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包括了对兵法所记十三篇的注释、解读、校对等。具体分为以下小类;

1、版本校勘,研究者对孙子所著及后人翻行的版本进行分析和确认,有简本《银雀山汉墓竹简隶书抄本》、十一家注本《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武经本《武经七书》等,这些版本原始的保留了《孙子兵法》的原样和基本内容。而《孙子兵法》主要流传版本有: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清朝孙星衍校刊《孙子十家注》本等。此部分权威的学术观点是服部千春和刘春生先生的《孙子兵法的版本与校勘研究》,论文对古本《孙子》的比较研究,认为前人版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参照历代对《孙子》的古籍引文,探明了《孙子》版本流传线索,建议重订一个接近古本的新校本。

2、集注和校评,即对兵法进行原文和文体的注释、详解。这部分的学者针对原文所表述的内容,结合现实和自身经历,加入自己的语言,润色而成释本。总而概之,可以称为整理本和检索本。历代文化人对兵法的注读或评说众多。三

2

国时的曹操所成《孙子略解》开注释之先河,例:《孙子兵法》原文,“予之,敌必取之。”曹操评曰:以利诱敌,敌远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虚孤特也。【7】杜牧、陈皞也有注本,被后人沿袭推崇;近代的《孙子兵法词典》还专门检索和挑选兵法中的难词疑句进行解注,方便我们理解原文本义,进一步还原文本和作者;在当下院校学术中也有解读,比如复旦大学吴如嵩《孙子兵法浅析》、南京大学的《孙子评传》等已是大学生必读之物。

3、“百科全书式”的集成,《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共六千余字,内容直面了兵法中的各种因素和结构构成,言说了一部战争取胜的哲学,作为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他的影射已延伸至社会的诸多方面和细微之处,随着长时间和平的氛围,兵法中的技战术,谋略,和价值观被更多人和社会认可,兵法成为智慧和获得最佳利益的代名词,例,编为兵书中的一部分的《中国兵书集成》;改变入视点的《孙子兵法书》;单论其中的某一面的书,如:谋略观、战争观、财经论、心理战等,这类书从生活中的各领域引用了兵法中的思想理论并加以改造自成一家之说。

三、对《孙子兵法》中的谋略观研究整理

《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实质的作战指南书,总结了一系列的兵法观点,这是孙子亲身历写的军事书,在字里行间深究其思想脉络,会发现孙子把毕生智慧融入到了兵法之中,形成了自己的谋略见解和认识。从战争一开始的战略运筹、到战争中作战指挥、再到战场计变、以及战时军事地形、地理的应用,甚至特殊条件下的作战。无一不用到计谋和战略,这是对个人谋略观系统性,条理性,科学行,理论性等多方面的考量和检验。其中的佳句层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8】这些战争取胜之法一直经受住了时代和历史的考验,是科学可信的谋略思维。现行整理本《孙子兵法》选取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役与原文结合,配以古版画为插图,指出其中的谋略思想;以现实战例提炼出系统的谋略思想,总结制胜或致败的原因和因素,给实战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先秦战争观研究》一文,从战争观入题揭示了战争内涵,并认为‘谋略观属第三层面’(功利战争观)。【9】还有《春秋时期中西方战争的比较》从国家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主客观因素分析了战争的目的、原则、中心形成的不

3

同。在战争谋略上,中西方在那一时仍有巨大差异。《基督教战争观浅析》、《对孙子兵法诡道的认识与理解》等一批论文学说则更具体地论述了谋略中的诸多方面。

四、与《孙子兵法》谋略观的历史价值相关的论文、学说

与《孙子兵法》谋略有关的论文层出不穷,由开始时是宏观说明谋略的精髓,意义、价值,到微观的与现代管理、商业、运动、交际结合。如:《从孙子兵法谋略思想的角度探究篮球进攻战术》认为球场战术与兵法思想有相通之处,摸索出适合的战术可以实现,具有代表性性的论文有《论孙子兵法对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构建》,此篇认为《孙子兵法》构建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基本框架,使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大致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促成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形成和成熟。而《孙子的全胜策》论证说‘孙子谋略思想的核心是求全胜’,【10】意在指政治还是暴力利益上的全胜。《论孙子兵法谋略思想与现代战略信息战战略用谋》一篇透过孙子兵法本身,发掘其思想内涵,从战略用谋模式构建、心理调控、技法创新三方面,总结了谋略在军事战略上的含义(三层次:‘知己知彼’的认识论,‘筹算预测’的决策论,‘相机制敌’实践论)。【11】

总而言之,从所见之范围来看,综合学界各方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到结论。《孙子兵法》问世以来,一直被人们追捧和以予置评,历朝历代研究者辈出,无论是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还是升斗小民,走街贩串之人,都在其中找到了交点,并各抒己见借此立言著书。若把兵法放在战争和和平时期来比较,显然战争中的人对《孙子兵法》的利用和参考更为直接的表现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利益分割,大批战争人才结合实际地开发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军事理论和著作;而相对和平的年代里,人们偏向于对《孙子兵法》的整理、论证和多方位延伸。自1976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兵法的研究逐趋鼎盛。研究的目的不在局限于某一方面和某一领域,研究的水平、水准不断提高,研究方法多样。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学术氛围积极活跃,这使后来者只能做些见缝插针的工作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涉及到兵法谋略观的历史价值篇目很少,相反,有人觉得《孙子兵法》已经过时、滞后,不必老生常谈。所以笔者认为在这方面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可否认兵法有探究的空间和余地,我可以展开这方面的对比和分析来进一步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