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创新理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创新理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ac3a5727d3240c8547ef09

几步。今天我们就走到这关键的几步上了。我们努力一下,坚持一下。我们会是另一种人生。如果我们现在就放任懈怠,选择放弃,我们未来的人生路向都会改变的。但是,你们谁都无法回到第一次高考的前三个月了。

程序四:分享照片片:把“七十岁老人参加高考”的新闻照片和大家分享。照片上的老人在高考政策不限制年龄后,开始参见高考,弥补年轻时没有实现的夙愿。但是,老人参加了11次高考,但至今也未如愿。请同学们谈谈看这幅照片的感受。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人说。我们应该学习老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有的同学说,老师给我们看照片,可能是和今天的 主题有关。提醒我们不要像老人一样。七十岁才开始为理想奋斗。老师也说了自己的感受:七十岁开始高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 学习精神。但是,从人生设计来说,确是最大的悲剧。老人的精力、记忆力都无法回到从前。因为-现实没有时空隧道。

程序五:参加班会人员发言:这个环节没有预先准备。班主任在最后突然给我将了一军。班主任说:最后请迟老师给我们说一句话就下课。当时,我没有准备,但是有感而发。我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写下一句俗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问学生们:我写此句何意?有的学生说:您不就是说这位老人嘛!我回答道:我没有讥讽老人的意思,我写的是我参加你们班会的 感受。很多人老了的时候,经常会感到会伤感。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伤悲的不是一事无成,而是青春不再。伤悲的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因为,就像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人生没有时空隧道。

案例分析:这个微型班会在主题类型上也属于励志型。针对的是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既要完成励志教育,又要干预班级中存在的学生倦怠厌学的现实问题。班会的针对性是突出的。班会一个突出特点是大胆使用了视频资料和图片。增强了主题班会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老师在主题班会中的主导作用发挥较好,在主导班会的同时,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班会使用视频资料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对主题的关注。素材的选择也体现了较好的针对性,《时空隧道》这部电影视频比较适合本次主题教育的内容。班会最后专家发言环节很好地实现了班会主题的提升,让学生那个体会:“青春不再,无法再去奋斗、改变命运”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伤悲。虽然学生年龄尚小,未必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一定是引领他们深入思考,提升自己认

25

识的正确方向。

(三)注意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主题班会形式上的新变化,当前,多数老师都借助多媒体手段完成主题班会。多媒体手段的介入让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中大量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成为可能。但是,实践中发现,很多老师在给学生呈现图片资料时,并没有进行积极的言语解说。而只是简单地呈现。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性。事实证明,老师对图片内容的适时、恰当的解说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关于图片的直接经验,同时也决定着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方向和理解的深度。

主题班会实施中为什么要关注媒体演示和教师言语解说的整合,与心理学关于知觉理解性原理不无关系。心理学认为,当我们感知和认识事物时总是借助已有的经验来解释他,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且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的这一特性被称为知觉的理解性。在主题班会中,学生把展示的图片看懂,并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用心理学的视知觉规律来解释,是一种知觉的理解性。那么,这种知觉理解性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心理学给我们提供的依据是: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影响一个人对当前知觉对象的理解,另一方面,一个人在特定的知觉情景下受到的语词指导,会改变他的理解方向和理解的程度。老师在媒体演示过程中的恰当的讲解,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内容;教师及时、恰当的言语解说,会改变学生理解图片的方向,能有效引领学生的理解指向,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从下面实例中体会到语词指导作用的强大。

26

油画作品《父亲》是画家罗中立的成名作。这个作品所以能深深打动读者,与其巧妙的作品命名不无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个作品命名为“种田人”“|农民”都没有问题,但是,这样的作品名称对作品内涵的解释,以及对观画者的情感触动作用都无法和《父亲》相比拟。有了“父亲”这个语词的指导,我们在这个饱经沧桑,朴实淳厚的面容面前,我们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与震撼。我们就会把这样的形象和自己心中为我们操劳、付出,无怨无悔的父亲联系起来,我们在这样的视觉表象面前就会感慨万千,心潮起伏;我们的情感指向就不知不觉地被画家所引领。这也正是这幅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众多观者,并一举成名的秘诀之一。

27

摇篮 (A primary school in a village)

摄影作品〈摇篮〉是希望工程摄影家解海龙的作品。这个作品之所以打动众多读者,给人以深切的触动,也与作品的名称有很大关联。“摇篮”一词,让我们对画面所营造的氛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不仅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了养育的“摇篮”,也为求学苦读的山村孩童提供了更宝贵的知识的摇篮,人生启蒙的摇篮。笔者注意到,本作品在海外出版物上的名称却是:A primary school in a village(一所乡村小学)。毫无疑问,作品原来的意境和氛围在这样的语词指导下被破坏殆尽,观者的知觉理解性也与原来作品大相径庭。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要实现图片展示与语言解说的活动整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口头言语解说。班主任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恰当地解释图片中的内容,帮助学生注意容易忽略的细节,指明学生可能不能理解的难点,或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帮助学生体会和感悟他们不能全部体会的深意和特殊蕴含。

2.图片上的直接文字标注。这种做法是在图片演示较快,数量较多时可以采用的一种解读方式。简单说,就是老师自己为图片配上简洁的文字解释,用以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