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联教案(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对对联教案(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b16c3d580216fc700afd3d

(二)、反对

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所用的词语也多是反义的。

如:“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昔日一贫儒诵经拜佛;今乘驷马车放火杀人”等。 反对则是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仗方式,使其主题在正反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变得更强烈,更具表现力。

★何叔衡在湖南宁乡云山学校教书时,某日曾见一小孩伤心哭个不停,便问何故。小孩说师塾老师出联要他回来对,对不上来要挨板子,何问所出之联,联曰:

世间少有蠢伢子

何叔衡要孩子别怕,并教孩子对曰: 天下难得好先生。 “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清人张辂,素有文名。于乡屡试不第。后改应天府试,一捷中举。自撰联云: 当地废物 顺天举人

坚持实事求是态度; 反对弄虚作假歪风。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宁为玉碎; 不作瓦全。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述楹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三)、串对

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无意义。至少意义不全。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串对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每一句都必须与另一句结合,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串对又叫流水对。

试看一副眼镜店联:“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上联是因,下联是果,由悬眼镜到看见东西是递进。还有《碾玉观音》中崔宁吃了酒的联语:“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连贯递进因果关系都有。这种对也叫流水对。

★家具联:不但铺垫美,

而且坐卧安。(递进关系)

★孙中山先生去世时留下一联: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因果关系) ★宁波名医范文甫有一名联: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条件关系) ★某理发店联: 做天下头等事业

用世间顶上功夫(因果关系) 直登朱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要想着收咱失地; 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谈到正对、反对时曾断言:“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未免过于形式主义了。其实不论是正对、反对还是串对,只要立意好,构思巧,用词妙,富于哲理,令人感奋,即为佳联。

5

(四)、工对

又叫严式,它要求同小类的名词相对,越小类则越工。凡以同类词或近类词相对,习惯不同类词相对和词性相同的联绵词相对等,都叫工对,

如骆宾王题浙江观海亭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其中楼和门是宫室类,观和对是人事类(动词),沧海日、浙江潮是天文地理类。这是古工对。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香。

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再如郑板桥的一副题联,对仗也相当工巧: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对“夜”对天文名词相对,“风”对“雨”亦然,“放”对“瞒”为动词相对,“胆”对“人”为名词相对,这里的“放胆”对“瞒人”更显其工,“来”对“去”为动词相对,“梳”对“润”为动词相对,“柳”对“花”为花木类名词相对,初学做联,应多遵循这种对仗手法。 再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联语中,“芦苇“和“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五)、宽对

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它的特点在字词对中不苛求小类相对,只大类相对,平仄上个别不相对,句形结构大致相应即可。(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例如郑板桥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主要名词没有一个同类的相对。现代的工对不同了,只要求字词和平仄大致相对,个别字词不甚工整可不计较。宽对当然不能无限宽,一般应做到上下联长短句相同,字数相等,语气流畅。至于工对和宽对那种较工?从艺术看,以工对为工,从全联看,则应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来衡量。

如厦门太平岩联: 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做主乐天成。 联中“石”与“山”、“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 槛外远山排闼绕; 楼前积水当湖看。 “远”对“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这就是工对与宽对的区别所在。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提出了“不以辞害意”的宗旨。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六)、回文对

回文又称回环,是讲究词序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修辞法,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互关系。我国早在东晋就有苏惠织回文诗八百余言的事。这回文对联明显是从回文诗衍化而来。

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 1、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2、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 3、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 回文对是一种别有情致的文学形式,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创作,是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的。

6

这些对联同字异音或同音异字,今天我们重点讲解对联的分类。 二.对联分类

(一)组合对

组合对实际就是把某个字拆开来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佛印是苏轼的好朋友,因此和苏小妹也熟,熟了就偶尔开玩笑。小妹曾出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这里把“僧”和“佛”字拆开又组合,同时讥笑佛印难以成佛,佛引反唇相讥: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把“婢”和“奴”拆开又组合,同时也挽回了面子。虽是嬉戏,却对仗极工。

乾隆看望纪晓岚,见其愁眉不展,问其心事,答曰有所思。乾隆说我能猜透你心事。于是出一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纪晓岚猛一惊,忙跪地对曰: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这里他们分别把“思”和“谢”拆开又组合在一起。这种对联就叫组合对。流传的组合佳对还有

同类趣联鉴赏: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李调元)

妙人儿倪家少女,武士心志在止戈。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苏轼) (二)谐音对

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例如: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类似的还有高力士和李白的对骂:玄宗让高为李出题,高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李还击: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还有一趣事: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明万历年间,艾自修与张居正同科中举,艾名列榜末,旧称背虎榜。张嘲之曰:艾自修,自修不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艾当时未对出。张当上宰相后,相传与皇后有暧昧关系,艾抓住这一点。遂得了下联: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联语对得很工。两联先用嵌名,然后顶针(“自修,自修”与“居正,居正”),终使张居正招致杀身之祸。

明末有忠臣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不屈而死。又崇祯时兵部尚书洪承畴,降清苟且,朝

野不齿。或撰一联曰: 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成仇,谐承畴,语带双关。联嵌史可法与洪承畴之名。 此联后被扩展成为: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联语虽有扩有改,基本意思和手法未变。

清末常熟人翁同和,曾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之职),在任期间与合肥人李鸿章不和。李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被任为全权大臣,等于过去的宰相。一次,翁同和出联讥讽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反唇相讥:“司农常熟世间荒! 蒋介石竞选总统时有人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 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蒋介石字中正。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维妙维肖,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 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 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旧时娄某与薛某是朋友。娄某先在南方发展,颇有成就。薛欲投靠,娄予以婉拒:江南日暖难存雪。后薛北上谋生,几经坎坷,终成家业。此时娄日渐衰败,不得已想寄居薛下。薛回敬道:塞

7

北风高不住楼。“雪”与“薛”、“楼”与“娄”谐音双关,此联浑然天成。

同类趣联鉴赏: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苏轼和佛印)

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金圣叹) 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文官和武官) (三)缺字对

缺字对是利用空白寓意双关。例如说一穷书生过年,贴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即:上联(缺一)谐音(缺衣),下联(少十)谐音(少食),指自己生活艰难。横批:南北指自己没有东西。

同类趣联鉴赏: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八),孝、弟、忠、信、礼、义、廉 (无耻)。 (四)矛盾对

矛盾对就是利用反义词写出看似矛盾实则并非矛盾的对联。例如:

船载货物货重船轻轻载重,尺量土地地长尺短短量长。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甩。 (五)重叠对

重叠对就是利用词语的重叠来写对联。例如: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趵突泉)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题西湖孤山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题杭州龙井南九溪十八涧 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防。--题浙江奉化“休休亭” (六)改对

改联就是把原来的对联改编仍然是一幅好联,但寓意却发生了变化。例如:苏轼才学渊博,不免也心高气傲,曾做一联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骄傲之情一览无余,被其母训斥,后又经过许多事情,于是改其联曰: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据说祝枝山曾为一不仁富商写春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读曰: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商人大喜。后有人说,该这么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商人大怒,知祝枝山在骂他,但苦于两种读法,于是就吃了哑巴亏。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觉得用自己家的东西为他撑面子不划算,就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明时兵部尚书洪承畴在家悬挂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降清,人改其联曰: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添一虚词,讽意立现。

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事,过淡泊年。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观者为之捧腹。 (七)同字异音对

同字异音联是利用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出联。例如:

朝朝朝朝朝朝汐,长长长长长长消。——福州罗星塔。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行行行行行行行,长长长长长长长。上联读音:杭行杭行杭杭行。下联读音:长涨长涨长长涨。 乐乐乐乐乐乐乐,朝朝朝朝朝朝朝。——故宫太和殿。上联读音:了曰,了曰,了了曰。下联读音:招潮,招潮,招招潮。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八)拆字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