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beb3f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9

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描写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课文,是我国教育学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3.板书课题:荷花(看老师板书,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因为他们都属于花。)

4.齐读课题,指导朗读。(荷花这么美应该怎样读,再来一遍。)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

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