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defa7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c4

1

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

24.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 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B.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 C.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 D.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

2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 ……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 A.发挥了一定的舆论监督职能 B.是国家的最髙学府 C.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D.限制了君主的集权 26.下表是关于科举制创立的几段历史叙述。由此可知

A.科举制度在隋朝时期巳经创立 C.科举制度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

B.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进士科 D.史学无法考证科举制的创立

27.隋唐以来,士人以“科第为先”,官员“耻于为末”,但到了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 逐渐抛弃了“重本轻末”的传统观念,加入到经商的大潮中,甚至出现“无官不贾” 的局面。这种现象

A.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C.容易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

2

B.反映理学的价值观被彻底否定 D.表明世人改变了对商人的看法

1

28.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 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

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9.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人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救亡图存道赂的探索更加深入 B.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 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 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30.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 A.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 B.扭转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D.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1.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 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2.在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私人的赞助;公民大会专门选出执政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这些现象 A.表明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 C.体现了执政者的民本理念

B.重在提高戏剧的教化功能 D.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33.美国V787年宪法中,政府职权和组织活动都有明确规定,政府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政府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必须保证个人权利和自由。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 A.民主主义精神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主义精神 D.有限政府原则

3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 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

2

1

年间,超过5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35.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 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B.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采用了道、法结合的黄老思想。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正好适应了当时的现实要求。但是,该思想不利于统治者的治理和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因此,汉武帝最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奉财思想紅统。董仲舒取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宣杨天道的精神以阴阳来体现,阳主德而阴主刑,阳为主而阴为辅;主张“大德小刑”,“德主難”。当然,汉统治者从来不单纯依靠儒家维持自己的统治,汉宣帝教训他的儿子汉家自夠度。本謂、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唐初统治者认为以仁义治天下才能得到长治久安,反对专任刑罚制裁。唐朝法律以礼为准则,主张刑礼合一,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法律化,法律制度的儒家化。以朱姜为代表的理学家,用哲学化的形式取代落后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德礼”是本,“政刑”是用,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决不可讀视“政刑”,甚而主张“以严为本而技济之”,将封建统治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

——摘编自戚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 言及中国近代融合中西文化思想的形成,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前后著成的《盛世危言》中最羊提出甲国人要救亡图存而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融会中西之学,贯通中西之理”。这一主张中学和西学放到了时的地位,而且还要使两者“融会”、“贯通”,这在相当程度上不同于那时占主导地位的中本西末、中体西用的观念。随之 而起的康、梁维新派在治国思想方面要求融合中西的主张较之郑观应更为明确而具体,对融合中西更加重视。他们主张“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批判当时的中国“治西学者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认为“此两学……相互诟病,或水火不相入”,如此,不能养成改革所需的人才,“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釆东西强国,立行宪法”的最终目标也难达成。毋庸许言,以上19世纪90年代前后的融合中西文化的王张虽然极具生

2

1

命并不断壮大,也因之带上了新崎色,但总体上看,其文化变革模式仍然是中体西用。

——摘编自崔运武《论中国近代的融合中西文化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融合发展的特点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背景,并简要评析这一思想。(13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概括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或特点,并结合所学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或特点,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曾尝试推行农村土地改革。利用在江西等省进行“剿匪”的契机,国民政府制订了以“业权发还原主、农民得有田耕”为原则妁土地改革政策,试图通过兼顾地主和农民双方的利益,维护社会基层稳定,对抗和“围剿”中共。1932 年10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训令豫、鄂、皖各省政府“凡经赤匪实行分田之县或乡镇,于收复后处理土地及其它不动产所有权之纠纷,及办理一切善后事宜,得设农村兴复委员会”,并规定该委员会“处理被座分散之田地及其他不动产所引起之纠纷,一律以发还原主、确定其所有权为原则”。而乡镇公有荒地则由农村 兴复委员会管理,按计口授田标准分给农户。此外,该条例还在减免田租、农业借贷方面 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国民政府完全否定共产党的土改办法,坚决反对在全国范围内实 行计口分田、废除土地私有制。蒋介石曾明确表态,坚决反对效法中共“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土地改革,提出“今日中国之土地不患地主把持……土地经营及整理问題,实更急 于分配问题……关于土地分配,自应特辟和平途径,以渐进于耕者有其田。

——摘编自贾钦涵《南京国民政府漸进式土地改革政策的形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