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生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f621deeff9aef8951e069c

10、对于血小板的聚集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A 纤维蛋白原 B 凝血酶 C Ca2+ D ADP与血栓素A2 E 花生四烯酸 11、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 因子XII B 因子II C 因子X D 因子III E 因子VII

12、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 因子XII B 因 子II C 因子X D 因子III E 因子VII 13、血液凝固的内源性与外源性途径的最主要差别在于

A 因子X的激活过程 B 凝血酶激活过程 C 凝血速度快慢 D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E 是否有血板参与

14、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E Rh型 15、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 抑制因子X的激活 D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E 增强抗凝血酶III活性

16、血清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 纤维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凝血酶 D 血小板 E 凝血因子 17、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

A 激活因子XII B 激活补体系统 C 抑制激肽系统 D 水解凝血酶及因子V、VII E 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18.关于输血的原则,错误的是 A 必须保证ABO血型相合 B 输同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均不凝集为首选

C 紧急时O型血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 D AB型人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 E 反复输血病人必须保证Rh血型相合

19、A型标准血清与B型血液混和时可引起 A 血液凝固 B 红细胞凝集 C 红细胞叠连 D 红细胞收缩 E 无反应 20、输血时主要考虑: A 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 给血者血浆不使受血者血浆发生凝集

C 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 D 给血者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E 受血者红细胞不与其血浆发生凝集

21、小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缺少: A、铁 B、蛋白质 C、维生素B12 D、叶酸 E、维生素B12和叶酸

22、能促进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分化及增殖的调节因子主要是:

A、雄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素 D、生长素 E、促红细胞生成素

23、枸橼酸钠抗凝的机制为:

A、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B阻碍凝血的基本过程 C、络合Ca2+ D、增加纤溶酶的活性 E、抑制因子Ⅹ

24、下列关于肝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在体内有抗凝作用 B 在体外有抗凝作用 C 由肥大细胞产生 D 是一种蛋白质 E 能结合血浆中的抗凝蛋白

25、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是 A、IgA B、IgM C、IgE D、IgD E、IgG

26、Rh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是: A、IgA B、IgM C、IgE D、IgD E、IgG

27、正常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是 A 正常 B 先膨胀后破裂 C 缩小 D 破裂 E 先缩小后破裂

28、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则其血沉速度将 A 正常 B 下降 C 增快 D 与之前比无变化 E 以上都不是 29. 血凝块回缩是由于:

A.血凝块中纤维蛋白收缩 B.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 C.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

D.血小板的收缩蛋白收缩 E.以上都不是 30.下列哪些情况不能延缓或防止凝血

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B.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血液中加入肝素

D.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 E. 血液中加入草酸钾 31.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 B.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

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D.血凝块回缩障碍 E.以上都不是 [B1型题]

A NaCl B 葡萄糖 C 白蛋白 D 球蛋白 E 纤维蛋白 29、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 30、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 一.名词解释

血清、等渗溶液、粘度、生理止血、血液凝固、血型、凝血时间、交叉配血试验 二. 判断题

1.全血的粘度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粘度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生理盐水是临床上常给病人输入的液体,所以输入生理盐水不能降低血粘度。 2.生理盐水的等渗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相等,与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也相等,,所以输入生理盐水一般不会改变细胞的形态。

3.血氧分压降低, 可促使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4.使血液接触粗糙面可加速血液凝固。 5.溶血实际是指血细胞的破裂溶解。

6.血清中不含同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应的凝集素 7.同型血之间进行输血不需作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8.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的血液一定是A型。

9.Rh阴性率越高的民族, 输血时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可能性越小。

10.水和晶体渗透压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的

11.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越强, 说明红细胞的脆性越大。 答 案

选择题 1.A 2.A 3.B 4.D 5.B 6.E 7.A 8.D 9.B 10.D 11.A 12.D 13.A 14.D 15.E 16.B 17.E 18.C 19.B 20.C 21.A 22.E 23.C 24.D 25.B 26.E 27.B 28.A 29.D 30.B 31.C

判断题1. × 2. √ 3.√ 4.√ 5. √ 6.√ 7.× 8.× 9.× 10. √ 11. × 问答

1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有那些?如何对因冶疗贫血?

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哪些?试说明血小板减少会出现什么? 3,试述血液凝固过程并比较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 4,输血的原则是什么?血型相合为何还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5,ABO血型凝集素的特点? 6.血管内的血液为何不凝固?

7.小血管损伤后, 不给任何处理, 血流是怎样停止的, 说明其机理。 8.红细胞为何能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 何因素可影响血沉? 第四章 血 液 循 环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心房收缩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 快速射血期末 2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期C 快速射血期 D 减慢射血期 E 等容舒张期

3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 等容收缩期末 B 等容舒张期末C 减慢射血期末 D 快速充盈期末E 减慢充盈期末

4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将出现 A 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下降 B 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下降

C 心室开始收缩时的速度减慢 D 心室收缩时达到最大张力的时间延迟 E 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增加

5主动脉瓣关闭见于:A 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 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 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6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7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舒张期缩短 B 减慢充盈期缩短

C等容收缩期缩短 D快速射血期缩短 E减慢射血期缩短

8左心室的搏功比右心室的大,其主要原因是:A 每搏输出量不同B 左、右心室血流容积速度不同

C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速度不同D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脉血压不同E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途径长短不同

9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B 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 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E舒张末期动脉压

10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 B大动脉血压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11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半月瓣关闭 B 半月瓣开放C 房室瓣开放

D 房室瓣关闭 E 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

1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 ANa+内流,Cl-外流 BNa+内流,K+外流CNa+内流,Cl-内流

DCa2+内流,K+外流 EK+内流,Ca2+外流 13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A 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 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E 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14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静息电位仅为-70mV B阈电位为-40mV

C0期去极速度快 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E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

1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 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 增强心肌收缩力

C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1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持续时间短 B 去极幅度小C复极速度与去极速度相等D升支与降支对称 E复极有平台期

17下列关于窦房结细胞生物电活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B0期去极化由Ca2+内流形成C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

D有明显的平台期 E4期自动去极化主要由K+外流进行性减少所致 18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顺序是:

A 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心室肌 B 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肌→普肯耶纤维

C 窦房结→心房肌→心室肌→普肯耶纤维 D 窦房结→心房肌→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

E 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和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心室肌 19兴奋在心脏内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 窦房结 B 房室束C 左右束支 D 普肯耶纤维E 房室交界

20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主要靠的是: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

B牵张反射C心、血管反射 D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E脑血管反射

21在心肌的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