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个性化教学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fde7fe700abb68a882fb07

学生主体发展的基础主要在于“生理-心理-文化”结构的发展。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家庭背景、认知风格、内部动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生理-心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了解学习者的个性特征,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同时,对学生进行层次分析,才能寻求最合适的教学方案,达到时间与效果的最优化。 2.1.1学生层次需求分析的确定。

首先,可以采用“已知—想知—学知”图表,图表帮助学生思考他们对主题知道了什么,注意自己想知道什么,最后记录下来学到了什么,以及还要学什么。沟通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同时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更有针对性。

第二,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状态,该了解可以通过分析学生以前的试卷,以及以前的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家长对学生情况的介绍。可以采用家访、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对数学的认识、兴趣,目前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把握等相关情况。

第三,经历前面两个步骤之后,结合对学生特征的初步了解,进行一次新的知识测验,针对性的考察知识点、知识误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为最终层次需求的分析确定提供重要的参照依据。

第四,了解学生基本个体特征之后,可以进行层次需求划分。实践中,对于学生层次划分有分三层的也有分五层的。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得分低者低于四十的大有人在。从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水平角度来看,分五层更为精确,但分的过细也存在出现过大误差的可能。一般实践中采取分三层法。A层,基础知识薄弱,重要知识点大部未掌握,未形成有效地知识结构,学习数学缺乏兴趣,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形成性评价测量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差;B层,对数学有一点兴趣,但缺乏主动性,对知识点的有一定的把握,知识结构模糊,不健全。面对复杂、灵活的问题难以寻求有效途径。接受能力一般。平时测验为良者居多;C层,对数学有较高的兴趣,

较强的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结构较为全面,基础扎实,并且能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接受能力强,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第五,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阶段学习状态,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跟学生、家长沟通,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为学生不断地持续进步提供参照。 2.2 数学学科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2.2.1 教学课程框架的设计

根据对学生层次需求的划定,结合新课程确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框架。教学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全面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应在框架中都能综合考虑;区分性,学生的发展不平衡需要不同的教学进度、方式、内容;有效性,全面结合数学新课标确立的课程标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创新性,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时代,课程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同时由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极大,所以也需要针对不同届的学生,更新教学框架。

2.2.2 教学活动的微观操作

这部分将从备课,上课,课后,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备课

教师依据教学框架再结合学生实际进展开展备课工作。备课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分析,其次是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教材分析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要求较高。教材分析要求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基本点有清晰地把握,确定学习目标,了解例题、习题的编排,钻研例题、习题的解法,理解例题、习题的功能(提升智力价值,实际应用价值,思想教育价值),明确学生容易混淆、产生错误的地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以及内容,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多少。

备课过程中,可以提前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性,问题应针对知识点。其次,梯度性,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易的问题。第三,最优性。问题能最直接有效启发学生进入思考状态。第四,激发性,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第五,提问方式的创新性。结合知识点,将问题寓于故事,情境,讨论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参与积极性。 第二部分上课

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应有适当的调整。可以尝试改变预习、练习,讨论、提问,以及例题的讲授方式。这里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上课一定是要适应学习者,不能一成不变,数年如一堂的上课方式。 在数学上课的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尝试“基于项目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实际体验、探索创新、内化吸收的过程中,以团队为组织形式自主地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

创设有意义、现实的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因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选定的内容,计划,角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构建、迁移。

第三部分课后

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上课掌握接受情况,布置一定习题以便及时巩固上课内容。课后习题的布置不应一味的求多,而应求精求准求少。泛滥的课后作业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

课后作业内容的形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有丰富的形式,也可以吸引家长共同参与课后作业的完成。

对于课后作业的批改,应改变传统简单的对与错的形式。对与错的批改,使学生的辛苦作业,仅仅沦为简单的对错符号,不能使儿童感受到自己存

在的价值性,不能有效地在师生间形成互动,长此以往可能会阻碍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2.2.3 个性化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中,学校和学生追求的是分数的高低。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这种简单的分数高低评价某些时候仅是言语智力,逻辑智力的一种测验,不能完全反应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更无法反应一个人的将来可能取得的成就,无法使学生及家长全面看待成长中应得到培育、锻炼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智力的发展。

个性化教育中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全面性。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全人格“的发展。所以,评价也应从”全人格“要素评价。评价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兴趣爱好,能力倾向。

其次,发展性。评价不是对学生能力高低的排序,评价仅作为一种认识自身存在不足之处的发现手段。评价的最重要功能在于,为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第三,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应着重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着重于过程中的探索性能力的发展,着重于数学情感、态度的发展,着重于学习良好心向的发展。

评价不能突破以往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只重分数,不看能力,个性化教育永远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