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0b47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4

过渡:除了会看地图以外,要学好地理还需要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想要获取地理信息有很多途径,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而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地理知识不可能一次完全记住,也不能说过耳就忘,还必须学会思考,如何将这些信息综合,怎样让这些信息真正成为自己的,真正得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是解释自然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或者是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现象。要考虑各种自然、社会要素,各种现象的分布,联系、对比,要找到其中的规律,一些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收集,勤动脑,细思考,大胆问,多假设,还可以借机鼓励有潜力,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让学生大胆尝试,作出假设,理论联系实际,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果有一次野外旅行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准备等问题,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有组长、有记录员、有发言人,进行野外旅行所携带物品的竞赛(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不要让学生形成单一的思维定势)

布置作业:

试着绘出学校的平面图,说明要求。(画略图即可,尽可能的放开,调动学生能动性)

板书设计: 1、会看地图

2、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八个基本方向,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系。 2、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4、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3、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数在小学对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的学生对方向一无所知,循序渐进,务求扎实掌握,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读图法、实践法 教学媒体:地图、指南针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根据提问积极思考,并积极回答 设计意图 学生虽然会画学校平面略图,但是画的还不准确,这样提问,引出地图的要素:方向 组织教学 回顾检查、总结作业情况 引入新课: 设疑 创设情景 通过作业,虽然学生画的都是同一所学校,但是各不相同,为什么?如果一个从未到过我们学校的人拿着你们的图,能找着北么? 在地图上怎样才能表示出正确的方向? 讲授新课: 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逐步理解:右东” 八个基本 方向的知 识 认真学习,巩固记先了解八个基忆 本方向,为方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有指向标的方向的表示方法 经纬网定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并不是一概的上北下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 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 认真学习 巩固记忆 充分练习 系统学习方向并落实到图上

过渡: 既然知道了在图上怎样表示方向?那么 思考,讨论 我们画的学校平面图上怎样表示呢?要 使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还必须知道 怎样辨认实际中的方向,并学会怎样在地图中标注方向。 争取在课堂上把知识掌握牢固,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列举讲解在实际中确定方向的一些方法, 实践应用 布置作业 利用课本 当堂练习、当堂巩使学生把书本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定方向。 固 知识转化为自 己的知识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补充或更改自己小组合作修改 所绘的学校平面图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判断家、公园、商可合作、也可独立场等场所的方向 完成 用学的方向修改平面图,使平面图有准确的方向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 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 4、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定方向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

2、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3、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4、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能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树立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2.熟悉图例和注记

教学难点: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时学习过分数、比例尺,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有遗忘或不理解,多练习,随时巩固。图例和注记的知识需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练习法 教学媒体:地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复习提问:地图上的方向 提出疑问 当我们拿着我们画的图时,可以看出到哪里去,应该往那里走,但是走多远呢?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分数来讲解比例尺,总结归纳比例尺的定义公式。反复练习加深印象。通过分数的性质引申出比例尺的大小。(分子不变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对所学知识有所巩答问题 固 思考 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讲授新课: 回忆,讨利用学生已有的数论,练习 学知识,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