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7dd44150e2524de5187efb

之间(原文或现代汉语均可) 百里奚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参考译文】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寻找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隐士中征俊杰。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之人,有什么特殊才能来参加这次征召呢?”蔡洪回答:“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黄河里;一手握不下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之士的诞生地,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恐怕各位就是那些刁顽之民的后代吧!”

【广东省】(一)(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以其境过清( ) ?不可久居(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答案】6.【每个1分。?可:大约(表示估计数)?清:凄清、冷清?居:留、停留】 7.【?(2分)听到水声,像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因此)高兴起来。关注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2分)(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关注点:“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

8.C【“潭中气氛——小潭源流”“景随情迁”不对。】

【广东省佛山市】二、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10题

9 / 96

A文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文段

道光二十一年,英人将扰佛山镇,取道泥城,经萧岗三元里。里民愤起,号召各乡义勇,枪械云集,四面邀截。英兵窘迫不能出,死者二百余人,毙其梁帅伯麦。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重围。时,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人数万人。是役也,英人为之丧胆。

初九、初十日,逆夷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复行扰害,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毙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数千人与夷决战,未刻迅雷甚雨,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宝刀,装嵌宝石,映日不可逼视,亦被杀死。余夷脱逃者,或被坑水冲淹,或为失路饥毙,无一漏网,各处乡民来攻逆夷者尚源源不绝,而英夷亦从此胆寒潜踪矣。

(选编自《广东军务记》)

【注释】①梁帅:大头子,带兵的高级军官。②逆夷:指英国侵略军。③未刻:下午一时到三时。

6.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

A.并杀两尉(并且) B.比至陈(比较) ..C.枪械云集(聚拢) D.是役也(这) .. 7.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陈胜佐之(代词,代押送的军官) B.祭以尉首(介词,用) .. C.夺而杀尉(表顺接) D.毙其梁帅伯麦(代词,清军) .. 8.选出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宁愿是天生的贵种吧)

C.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死去的人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

D.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

9. 写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

A.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围困(英国头领义律赶紧逃跑,又被当地人层层围起来) B.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当时互相呼应参加战斗的有三个乡共一百人) C.或为坑水冲淹,或因失路饥毙(有的被坑水冲走淹死,有的因迷路而饿死) D.柄镶宝石,映日不可逼视(刀柄上镶有宝石,对着太阳不能逼真地看) 10.选出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是利用老百姓都拥护扶苏、项燕,于是就联合扶苏,项燕一并起义,依从老百姓的愿望。2·1·c·n·j·y

B.A文段叙述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C.“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至数万人。”描写了佛山人民团结一致共抗外敌的场景。

10 / 96

D.“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说明了三元里人民有勇有谋。 【答案】6.D(2分) 7.A(2分) 8.B(3分) 9.C(3分) 10.A(3分)

【参考译文】(部分)(清)道光二十一年,英国人想要骚扰佛山镇,取道泥城,路过箫冈、三元里,三元里的人民愤激而起,号召各乡义勇,拿起武器集合起来,从四面八方阻挡截击,英军陷于困境不能逃脱,死亡了200多人,英军头目伯麦也被击毙。英军首领义律急忙派兵赶来援救,又被重重围住。当时,奋起(投入战争)的有103乡,没有武器的也集聚起来了,人数达数万之多。这次战役,使英国人落魂丧胆。

【广东省广州市】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 ( ) .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 )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童趣》) ( )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 ( ) .

【答案】8.⑴在半路 ⑵通“伸”,伸张 ⑶使……劳累 ⑷慢慢地 ⑸坏、耽误 【广东省广州市】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10.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达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面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首愿受罚。 D.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规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良策。

【答案】?9.A(鄙:目光短浅.B答应/表大约;C把/因为;D增加/愈加)(3分)

11 / 96

10.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4分)

11.B(“南北已平定”表述不准确。)(3分)

【广东省茂名市】三、文言立阅读。本大题4小题,共8分。 7.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余闻之也久 村中闻有此人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

D.今齐地方千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②所以:是为了。③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C.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 .D.人疾之如仇敌(疾病) .

9.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入见 见人读数十卷书 ..B.恶之如鸱枭 死亦我所恶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人疾之如仇敌 ..D.虽不能察,必以情 如此以学自损 ..

10.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2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