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意的43种方法- 离奇联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激发创意的43种方法- 离奇联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7e3d6a561252d380eb6e9d

序,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意外的创意效果。

1. 改变形态比如最初轿车外形如马车,阻力大,跑不快。人们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变为流线型,就显著地提高了车速。

2. 改变结构普通滑动轴承,摩擦磨损大,只能用于低速;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发明了滚动轴承后,摩擦磨损显著减小,转速显著提高;但是超高速时,滚动轴承寿命下降,又有噪声,于是再改变结构,发明了流体动压润滑轴承等,更宜于高速或超高速。 组合类产品,如组合家具、组合音响等,都是改变产品结构的创意,不但便于拆卸、运输,也便于使用者组成多种形态。折叠类结构,也是改变产品结构的一种方式,可以缩小体积,少占空间,也给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便于运输或携带等)。如折伞、折叠床、折叠书架、折叠自行车、折叠手推车等。

3. 缩减、缩小比如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而现在的微型计算机一般可以放在办公桌上;袖珍型电脑就更小,可以放在小的手提包内。同样,为了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袖珍式产品越来越多,其特点就是产品的小型化、微型化。例如,旅行用品盒,小盒内装有小型牙膏,小型肥皂、接柄牙刷、面霜、镜子、针线包等,袖珍类收音机、收录机、随身听、电视机、电话机、缝纫机等,都是方便人们生活的精心创意。

广义的缩减不仅表现在产品的重量或尺寸的缩小,而且还表现在内容的浓缩、结构的简化、重量的减轻,以及种种类似的删减、汰略等,如长篇巨著的节缩、硕大的工具书(《辞海》、《辞源》、大百科全书等)的袖珍本、缩印本。 4. 放大、增加从扩大、延长、加粗、迭加、附加等角度扩展想象思维,也是变异的一种简便方法。有个杂志出版人自问:“如果扩大杂志版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他自然得到“可以容纳更多照片、插图和文字”的结论。显然这使版面更活、更美、信息更多、内容更丰富、更受读者欢迎,结果每期发行量由05万册发展到100万册。

钢笔加粗,可写出租大字体,在许多需醒目处(运输包装、简易广告等)采用,被称为“魔术墨水笔”。 以“延伸长度”为目标而获得成功的保?摩尔的长枝卷烟(比普通卷烟长1/5),深受绅士和时髦青年的青睐。

家用彩电屏幕的放大,使图像、音响等效果更丰富,早年的14英寸彩电市场上已悄然不见,代之的是25英寸、29英寸彩电。

这一类思路还包括增多、加强、增高、加宽、变松、加厚、加点时间、增多次数、加点价值等。

5. 改变色彩、味道、声响这是利用变异促进创意的又一条广阔思路。

20世纪50年代台式风扇都是清一色的黑色,后来有人改为蓝色,打开新的销路。人们猛然醒悟,原来台扇还可以是别的色彩,现在的台扇色彩更加多样化了。现代各种日用品的包装都多彩化了。

改变音响呢?以前的闹钟,响起来噪人心烦,现在改用音乐闹钟,就美妙耐听多了。 于是“音乐门铃”、“音乐电话”等也时兴起来。

改变味道呢?肥皂加入香料,气味变得多种多样,有檀香味、有薄荷香味、有椰子香味等,沁人心肺。

这一类创意思路还包括改变触觉、温湿度、粗细度、对比度?? 6. 重排、颠倒、调序这是一种重新组合的创意思路,常常效果极好。

我国古代“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重排创意成功的一例。战国时田忌将军与齐威王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由于田忌的马不如齐威王的,他连输三局。这时,孙膑向他献策:下次赛马时,宁可先输一局,先让下等马同威王上等马比;然后拿上等马与威王中等马比,中等马与威王下等马比。田忌接受了孙的计谋,果然以2:1获胜。

飞机问世初期,螺旋桨置于机头,后来装到了机顶,发明了直升飞机。这也说明了重排创意可以产生新的发明。商店柜台的重新排列、营业时间的合理调整、电视节目的顺序调换、机器布局的变换??都会给人以新颖之感。

作家写小说、戏剧、影视脚本等,常常要变换顺序,除顺叙外,还有倒叙、插叙、补叙等。

7. 改造、改进对原有产品进行局部改进和改造,具有投资少(包括资金、时间、精力等)、见效快等特点。例如台式拔盘电话机改造为台式键盘电话机;电视机面板的改型;旋钮、按键等型式、排列的变化等。

小说家创作小说,其故事情节往往来源于已经得到验证的历史情节或现实情节,但是又都经过他们想象的改造工。大仲马创作的小说《基督山伯爵》,是来自警察局档案里一个毫无政治色彩的盗窃案件,经过他的改造,就变成了一个具有政治历史背景的巨著;至于我国的几部享誉世界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都有相应的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但是没有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等大手笔的改造,也决不会成为流传古今中外的杰作。

莎士比亚的剧作,都是从历史故事或传说改编成功的。如《哈姆雷特》就是选用丹麦的一个传说,但他没有照搬原意,在创意中他构思了许多绝妙的情景,使一个平淡的传说变成为一部卓越的历史的悲剧。他的其他著名剧作,大体都是这样。

至于影视作品,多是小说、剧作的改编,更是改造、改进类创意的妙用。

8. 移植、取代拉链的移植技术,很能说明移植创意法的妙用。最早发明拉链的是发明家贾德森,起初是作为鞋的紧固件而设计的,由于它的独特性而获得了专利。拉链具有便于“开、合”功能,经过90来年的发展,拉链技术被移植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衣、裤、裙、帽、睡袋、笔盒、公文包、枕套、沙发垫、钱包和笔记本??

这项技术已经从它诞生、发展的鞋帽、服装行业逐渐移植到其他各行各业。

拉链技术被移植于医疗手术中,发明了“皮肤拉链缝合术”等,用于食品工业中,发明了“拉链式香肠保鲜技术。” 科学家贝弗里奇指出:“移植法是科学研究中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应用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创意者,应当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在创意中,取代、替换法也很有用。有许多富有价值的设想是在研究某件成品的替代品中产生的。比如早餐牛奶一直用玻璃瓶包装,容易打破,回收也很费事;后来改用塑料瓶,

重量轻、不怕摔,但多次复用不易洗净,且易老化;最近改用软塑料代包装,一次使用,免去周转,干净卫生,深受欢迎。

我国沈●民、谭宝琴创造的树脂画,也是运用替代这一创意技法,对传统漆画所作的一种突破。传统漆画工序复杂、制作周期长、价昂。而树脂画省工省时,还有耐高温、不怕灰尘、耐腐蚀、强度高、不变形、可擦洗等优点,既可作成小型装饰画,也可拼装成大型壁画,可为美化人的生活带来新的情趣。

“以假乱真,”从正面意义上说,也就是替代创法。莫伯桑曾以此构思,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在生活中,常见的镀金项链、镀金手表、镀金笔等等,可以说,替代创意品处处可见。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成就是举世闻名的。他的不朽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他是继承海顿。莫扎特的传统,吸取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成果,集古典派之大成,从而创造出来的。尤其是《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欢乐颂》的合唱,则是模仿法国作曲家卡比尼创作歌曲的完美结晶,表现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模仿。贝多芬对卢梭的法国共和思想非常憧憬与向往,在这《第九交响乐》中有充分地体现。

其次是音乐风格模仿。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乐》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与卡比尼风格相近的法国音乐家缪尔的作品,并将他们的风格掺人到他的杰作之中。

第三是技法模仿。他在《欢乐颂》的合唱中,模仿了卡比尼和缪尔的技术。

古今中外艺术史上的这种例子并不罕见。现代著名画家毕加素,以独创。突变而著称于世,是美术中许多领域的开拓者。但是从他的早期绘画中,仍能发现,他是从模仿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等起步的。

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潇洒、豪放,布局疏密相间,恰到好处,在现代书法作品中别具一格。但从他的书法作品中,仍能看到郑板桥风格和技法的影子,他是模仿郑的风格,再根据自己的伟人气质挥洒出来的。同样,从郭沫若的书法中,也可以看到柳体的构架和颜体的风韵。 由此可见,模仿创造在人类创意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创造和继承相结合。创意从模仿始,最后突破模仿进入独创。这是一个铁律。

人类的很多产品,从最原始的简单人造产品到手工艺制品,再到现代工业产品;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大量都是从模仿自然。模仿人的自身开始,然后不断改造变异。“脱胎换骨”,精益求精。模仿创意技法,一般可分下列各类。 1. 功能模仿交通工具是模仿动物和人的行走,各种机械手是模仿人的上肢和手,电脑是模仿人脑,机器人则模仿整个人。

2. 原理模仿这就是通过模仿他物的机制原理来创造另一新事物的方法。如能开能合的菜罩,就是通过原理模仿创意成功的。既能挡苍蝇,又能通风防馊,还能耐久,且便于收合和洗涤。人们几经琢磨,从竹子、铁丝、塑料和尼龙丝等材料中选出了尼龙丝作原料。如何解决收合呢?突然想到了伞,于是,灵活地模仿制伞原理,制成了启闭式尼龙菜罩,投入市场,颇受欢迎。

3. 结构形态模仿它是模仿他物结构形态创造新事物的创意方法。一位有心者到饭店吃饭,看到盛筷子的容器特别脏,人们用手摸筷子,很不卫生,他决心对筷子箱来个革新。左

思右想,搞了几个创意方案都不理想。突然他想到曾有一个20世纪50年代的提烟盒,每提一次就出来一支烟,凭记忆的提烟盒的机制,也构思出了清洁筷子箱,把筷子放在封闭盒子里,需要时,提一次就出一双筷子,即方便又卫生。

4. 色彩模仿这是通过模仿色彩进行创意的方法。比如迷彩军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黄绿斑斑的色彩,这是典型的色彩模仿制品。设计人员考虑军服要有充分隐蔽的功能,就模仿草、树和土地错综交叉和混合的色彩,构思出了现代军服的这种迷彩面料。

法国杰出雕塑家罗丹创作的《流浪的犹太人》,是不朽的杰作。罗丹在其《回忆录》里描述了这件杰作的诞生:“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时正写完一章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画成的,或者是为什么要去画他。” 事实上,应该是他潜意识的行为,也可以说他是在灵感的驱动下的信手描画之作。像这类事情,各类名家都有过。音乐家柏辽兹替《王月五日》谱曲时,对尾句“可怜的士兵,我终于要见法兰西”,总想不出合适的乐调来传输这个叠句的情思。两年后,在罗马,有一次他偶然失足落在河中,幸好遇救而免一死;当他从河里爬上岸时,随口唱了一曲乐调,这正是他两年前搜索枯肠也无法谱出的曲调。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分析起来,可能是他在落入河中后,其潜意识里重现了他想象中的“可怜的士兵,我终于要见法兰西”的环境,在直觉的反馈中灵感降临,使他唱出了两年欲唱出的曲调。或者说,他的左右脑的思路接通了,产生出奇妙的灵感。

灵感是在久思不得其解,偶然触景生情下的一种顿悟。古往今来,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文学艺术的传世之作,都与灵感有关。科学家的“顿悟”、文学艺术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奇谋”、思想家的“豁然贯通”等等,都凝聚着灵感思维的奇功。灵感法的妙用,大致有以下各种。

1. 追捕热线法 “热线”是指显意识孕育成熟了的、并和潜意识相沟通的一种思路。 这种“热线”一旦闪现,就要紧迫不舍,把思维活动推向高潮,向纵深发展,直到获得创意的成果。就像斯特劳斯写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那样,或者像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那样,一鼓作气,直至成功。

2. 暗示右脑法 孕育灵感的潜意识主要居于右脑。经常用“暗示法”启示潜意识,可使显意识活动停止时,潜意识活动更为活跃。比如训练左手、左脚的运动等,抑制左脑显意识活动,就可为右脑潜意识活跃提供机会。

3. 寻求诱因法 “诱因”,就是诱导灵感发生的信息。灵感的迸发几乎都要通过某一偶然事件作为“导火线”,刺激大脑,引起相关联想,然后才能闪现。只有找到了“诱因”,才能达到灵感的“一触即发”。伦琴发现X射线,就是从高压真空管造成的荧光现象上得到的。诱发灵感的各种方法很多,如自由的想象,科学的幻想,发散式的想象,大胆的怀疑,多向的反思,偶遇的现象等。

4. 搁置问题法 如果问题久思不得其解时,就需要“暂时”搁置起来,去研究其他问题,或者换一种环境,或者消闲放松一下。爱因斯坦的那个“奥林匹克科学院”,就是采用“搁置问题法”进行业余研究的,这使他受益颇丰。

5. 西托梦境法在西托状态(一个人身心进入似睡非醒状态时,脑电图显示出一系列长长的西托波,即脑电波)中做梦,常常会迸发出创意的灵感。笛卡儿在一个极生动的梦中想到数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牛顿经常梦中解决问题灵感来源

于人们知识和经验的沉积,启迪于意外客观信息的激发,得益于探新和独创智慧的闪光。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灵感法。

假想法正是一种可以冲破人们习惯性思考的好方法,它可使人摆脱旧的思维定势,开拓创新设想,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比如,人们希望茶杯在冬天能保暖,在夏天隔热,就发明了保温杯;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在暗处书写的笔,就发明了内装一节5号电池,既可照明、又可书写的“光笔”。夜光表、望远镜等的诞生,都是假想法的成功。

在世界上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时候,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预言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在帝国主义薄弱的环境中诞生,并亲自把这种创意化为行动,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的名著《第三次浪潮》、《大趋势》和《未来的激荡》等,都是运用假想创意法,为人类描绘了未来的远景图画。

总之,假想创意技法可使人透过司空见惯的现象,观察到新的光芒,帮助人超越现有的种种屏障造成的习惯意识,展开思维的自由飞翔,取得神往的种种新颖的创意。

世界上的事物万紫千红,异彩纷呈,创意思维与设计的技法也必然无穷无尽。本章归纳的创意设计系列技法,不可能是完整无缺的。中国有一句古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重要的是追求,不断地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