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86dd7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0

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记者:谢谢赞普的精彩故事。下面我要采访的是南诏杰出的首领云南

王 。(记者走到南诏组)请问哪位是云南王? 学生丁:我是。

记者:云南王,您好!据说云南王的封号是唐太宗册封的,是吗? 学生丁:不是的,云南王是 册封的。

记者:谢谢云南王精彩的故事。下面我要采访的是本次采访活动中唯

一的女性,她是女性的骄傲,她就是文成公主。请问哪位是文成公主? 学生(女):我是。

记者:文成公主,您好!有关您的故事很多,也很传奇。能给大家说说您的故事吗?

学生(女):(出示地图册彩图《文成公主人藏路线图》)您好,记

者同学,这是我出嫁时所走的路线图。我从 出发,长途跋涉,历经三年,终于来到了吐蕃。我自幼熟读诗书,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时,我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从此吐蕃人学会了 ,学会了 ,等等。此外,我还教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了吐蕃。

记者:您太了不起了,谢谢!您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您嫁到吐蕃吗? 学生(女):我想是为了 吧。 记者:出嫁时您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女):好像是 吧。

记者:谢谢文成公主,谢谢!本次采访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各族同胞的观赏。

19.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20.科举制度的起因有哪些?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注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

3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答案 D 9 D D 10 D C 11 B D 12 C C 13 D A 14 D D 15 D D 16.唐太宗—唐玄宗;宦官—酷吏;《贞观姓氏录》—《姓氏录》;农民—士兵;创立—发展;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宦官—漕运;天宝—“开元”。

17.答:①春秋时期已开通连接江水与淮水的运河邢沟。隋朝时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元朝时开凿会通河、通惠河,疏浚并连接原有河段,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一条新型运河。②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江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南北交通不畅通的矛盾并不突出。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经济有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成为天下财富之区,但由于南北对峙,不能相济。隋唐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快,加强南北联系,促进南北经济交流,贯通南北交通的大运河适时开通。开通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的观点是错误的,开运河与隋朝灭亡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的暴政。 ③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而设计的南水北调方案,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 18.答:吐蕃对王的称呼、意为端庄尊严、意为深沉宽宏、青藏高原、逻些、拉萨、唐太宗、皮逻阁、唐玄宗、长安、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与吐蕃建立友好的关系、悲喜交加,比较复杂的一种心情

19.答: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20.答科举制度的起因:经历了300多年分裂战乱之后,一个统一全国的隋王朝建立了,为扩大统治基础要选拔一批统治人才。魏晋以来,士族势力已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新的情况。科举制度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科举选官制度应运而生。

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步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它是封建半封建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消极作用: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它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重的是继续阻碍知识分子放开眼看世界,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4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