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教授解读《雷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陈思和教授解读《雷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9295a2f61fb7360b4c65a8

时也是个魔鬼。她每走一步,围绕在她身边的灾难就往前推进一步,最终整个悲剧发生。所以繁漪身上同时承担了“圣者”与“魔鬼”的双重个性。

从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到周朴园娶繁漪进门,中间周朴园还有一任妻子,但《雷雨》中并没有对于她的只言片语的描写。计算了一下,繁漪大概在17岁时嫁入周家,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周朴园对繁漪完全没有感情,他的感情世界和繁漪的完全不同,沧海与清水无法混在一起,十七岁的繁漪永远走不进三十七岁的周朴园的心,永远被排除在爱情的门外,直到她三十几岁时认识了周萍。这十三四年对她是种折磨。曹禺先生并没有直接写出这点,而是通过一个细节:繁漪吃药来描写的。繁漪被认为有点神经病,所以要吃药。不仅周朴园逼着她吃,而且他还让周冲跪在她面前劝她吃药。所以她对周萍说她在这家中吃了二十几年的苦。这就是个象征。但转化为实际来说,我认为她还是有神经病的,只是处在一个比较隐蔽的状态,在这么个大家庭中,她一边要遮掩住和周萍的感情,一边又要应付这么个大家庭的诸多事情,她的精神能不崩溃吗?在佣人看来是闹鬼,在丈夫看来她就是有神经病。不可以用好言好语,只能用强制手段来逼迫她吃药。一个疯女人,加上前面一个几乎空白的妻子,而且繁漪是在苦难中被扭曲的。也正是因为她的歇斯底里,使周萍受不了,所以才想摆脱她。我们演出《雷雨》时把繁漪演得很漂亮,依我看,繁漪不应该很漂亮,而是半疯狂的状态,应该是个厉鬼似的人物,有变态的性格,才会导致最后的悲剧。

繁漪和周冲看上去是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的存在使每个人物都非常丰富。繁漪有着不可捉摸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每个人自己的努力都是枉然。其中也有繁漪自己对人性的追求,可每次都是违背人性。这种互相矛盾的追求最终导致每个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每个人都走到了他们希望的反面。繁漪既是魔鬼,又是公正的审判者,

她使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徒然。所以,要分析《雷雨》就要抓住繁漪这个最重要的人物。由于她的动议,才找来了鲁侍萍,才开启了悲剧之门。这在西方经典戏剧中很常见:一个看似和平的家庭因为一个外来人的出现,而将所有的矛盾逐渐爆发出来,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由于这么两个极端,把人性拉到极至,使作品中每个人物的性格都丰富化,本来单面的性格多面化、复杂化,也正是因此,《雷雨》这部作品特别不能擅加评论,不能够分析清楚。

周朴园和鲁侍萍30年后的见面,过去我们分析总是从社会伦理出发,但我认为周朴园是真心爱鲁侍萍的,而且是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并且两个人共同生活了几年,生育了两个孩子。他们共同生活时,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布置,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客厅,布置完全是30年前的布置,没有动过,保持了鲁侍萍在时所有家具和摆设,连鲁侍萍当时怕开窗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由此可见,周朴园当年非常喜欢鲁侍萍。这种爱情的沧桑不能磨灭,因此他也不能融入到后面两任妻子中去,这也导致了后面两任妻子的悲剧。谁导致了这一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是谁当年把鲁侍萍赶出家门?这里我们可以归结到封建的制度。鲁侍萍如果满足于做一个人家的妾的话,这种悲剧不会发生。只有一种情况,鲁侍萍不愿为妾,在这种情况下,不被封建家庭所允许,她才会被赶走。我们不能说周朴园在爱鲁侍萍方面是虚伪的,因为如果倒退三十年,他也只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在一个封建家庭,少爷的胡作非为、沾花惹草是被允许的,但娶妻就要门当户对。因此,周朴园的家庭允许他和鲁侍萍的往来,但不会允许他娶鲁侍萍为正室,一定要为他另择亲事。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封建家庭的罪恶所在,在这个罪恶当中,不仅鲁侍萍是牺牲者,周朴园其实也是牺牲者。鲁侍萍不愿为妾,才会被赶走。由此可见,她的品行是非常高洁的。作品中一直写到四凤说她妈妈是个清高的人。鲁侍萍不愿处于一个被压迫的、屈辱的地位,不愿做一个小妾,不愿与别人分享爱情,可见她的性

格自立。她是个坚强、宁折不弯的人。与繁漪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到这里,可以解释下面这一幕。我把它看成陆游和唐婉重逢的一幕。他们自己相爱,但因为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了他们不能在一起。周朴园对此怀有深深的歉意,这种歉意导致了他对后两任妻子的漠视。他和繁漪的吵架,导致了他心情不好,便叫四凤把旧衣服拿出来看看,怀旧。当周朴园看到鲁侍萍时,马上想到了当年的那个小丫头,但他认为她已经死了,所以就向她打听鲁侍萍。鲁侍萍开始时也不敢认周朴园,两个人开始打哑谜,开始怀旧。后来鲁侍萍发现周朴园还不能认出他时,就逐渐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周朴园颤声问道:“你,你,你……,你是谁?”时,鲁侍萍说了句非常精彩的话。她说:“老爷,侍萍想不到老得连你也认不出来了。”一个妇女沧桑相隔了三十年,变成了老太婆了,可在她三十年前的情人面前,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已经变老了,心疼自己的容貌竟然连以前最亲近的人都认不出来了。可这时周朴园说了一句很杀风景的话:“你怎么来了?”、“是谁派你来的?”。很多评论家都把这两句话认为是周朴园虚伪、地主本性的表现。我觉得不然。因为鲁侍萍一表明身份,马上使周朴园从怀旧回到了现实。他想到鲁侍萍的现实身份是鲁贵的妻子,鲁大海的母亲,而鲁大海正在和他打官司。因此他问了这么两句话,很符合他的身份,毕竟他当了那么多年的老板。但这两句话也给鲁侍萍以沉重打击,受了三十年委屈的女人一下子把所有的怨吐向了自己的情人。

这部作品中台词丰富的意义,是任何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台词中既有现实的意义,又有男女间丰富的感情,两者交织在一起。如果我们仅仅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看成阶级对立关系,我认为是简单化的、肤浅的。把他们的关系说成欺骗,也是不符和人性的。只有看到了人性的丰富性,才能看到人性的悲剧性。人性越丰富,感情越细腻,我们性格中的悲剧成分也就越大。周冲和繁漪的两极

化,赋予每个人物的性格最大的张力。很难用简单的公式去讲清楚他们。我们每个读者都能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经历在这部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因此,也就成为了一个说不尽的《雷雨》,一个说不尽的曹禺。由于精彩丰富的内涵,使作品的语言充满了紧张感,这真的是部大师的作品,几乎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潜台词,每一句话背后都有可以截然对立的解释。

曹禺笔下每个人物的心灵历程,都是个心灵辩证法的过程,人物的心理总是由一面随着故事的发展,走向其相反的另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雷雨》如果作为一部世界名著,完全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