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a4966f647d27284b735170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复习总要求:结合每章节后客观题和作为作业布置的计算题)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P5 三个含义:统计工作(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基础;

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物。 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统计实践,又高于统计

实践,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3、统计的作用(功能):1、信息功能 2、咨询功能 3、监督功能 4、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

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唯物辩证法、社会经济学、数学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及其他相关的方法 统计工作过程P10-11:(统计任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

管理),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环节常常是交叉进行的。

重点掌握内容:(能联系实际进行判断) 5、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11-16

(1)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

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简称总体。

总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或差异性) 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无限总体

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2)标志与指标。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指标(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量的特征的概念。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量指标

质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水平、工作质量—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第二,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不一定是可量的。标志则有两种,一种是数量标志,另一种是品质标志,其表现是概念或文字说明。 两者的联系是:第一,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没有标志就没有指标;第二,指标与标志如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一样可以相互转化。

(3)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变异:一般意义上为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具体表现上的差别。包括质(性质、属性)的变异和量(数值)的变异。严格上仅指品质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值:变量的数值表现。 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1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

主要内容:

1、 统计调查的概念、重要性、两个基本要求。P19-20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重要性: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统计工作中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理论和方法在统计学原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统计调查两个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 2、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六项基本内容P21-29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

调查单位:所要研究的总体单位,即所要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填报单位: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 (联系实际注意三者的区别) (3)确定调查项目

调查表:一览表、单一表

调查问卷: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主体、编码等)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注意二者区别) 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时期或时点 调查期限:调查工作开展的起止时间 (5)选择调查方法

(6)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P30-36

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组织形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分类,分为经常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重点掌握以下具体调查方法:(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注意其区别,联系实际进行方法选择)

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

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上而下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以被抽取的那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为代表,对总体作出数量上的推断分析。为非全面调查。

其特点见“第五章 抽样推断”,共4点

重点调查:在调查总体中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重点单位指这些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

典型调查: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各种调查组织形式不是完全孤立的,是互为补充、相互交叉使用的。

2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主要内容P37-45

1、 统计分组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类型组

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目的:实现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统计分组种类:

(1)按任务和作用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

①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类型分组 ②揭示现象总体内部的构成情况 结构分组 ③分析现象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分析分组 类型分组与结构分组较难界定,三者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 (2)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

变量分组(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等距分组/异距分

组 开口组/闭口组)

(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对应的分组)

(3)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分组体系 以上第二类按分组标志性质分组能根据实际进行判断

(统计分组的关键:分组标志选择、组距和组数、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其中最关键:分组标志选择)

分组标志的选择: 注意三点:

(1)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

(2)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3)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 遵循原则:穷尽性 互斥性

2、分配数列P46-57

概念: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分配数列编制、频率计算、直方图绘制、组中值计算(重点掌握) 其中关键点:(1)连续变量分组,“上限不在内原则”,如50~60,60~70,则60为60~70

组)

(2)分配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1

(3)累计(次数)频率分布:它表明总体在某一标志值的某一水平上下总

共包含的次数和频率

向上累计(以下累计、较小制累计):上限以下的单位数(比重) 向下累计(以上累计、较大制累计):下限以上的单位数(比重) (4)组中值计算:

上限邻组组距上限??下限下限邻组组距组中值组中值组中值??组中值??下限下限?? 2222 邻组组距邻组组距组中值组中值??上限上限?? 22

3

3、统计表P57-62 (1)概念:把统计调查得来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其按一定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内,这个表格就是统计表。

注:统计表既是调查整理的工具,又是分析研究的工具。广义的统计表贯穿在统计工作的各个阶段中。

(2)统计表结构:总标题、分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纵横栏组成的本身及表中的数字

(3)统计表种类:(从主词上分类)根据分组情况的不同,分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 (4)宾词指标的设计:简单设计(平等配置一一排列);复合设计(层叠配置分层排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