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统计学第七章 统计指数分析 补充作业 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优质]统计学第七章 统计指数分析 补充作业 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b344c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3

第七章 统计指数分析 补充作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 2、② 3、③ 4、① 5、① 6、④ 7、② 8、④ 9、③ 10、③ 二、计算题: 1、解: 产品种类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产品价格 p1q1 p0q0 88000 44800 30800 40320 203920 p0q1 89600 50000 32000 40800 212400 p1q0 99000 42560 27720 50400 219680 q0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D产品 合计 吨 台 件 公斤 —— 550 224 308 168 —— q1 560 250 320 170 —— p0 160 200 100 240 —— p1 180 190 90 300 —— 100800 47500 28800 51000 228100 (1)、用拉氏公式讨论: 利用上表资料计算:

?pq?219680?107.73%

?pq203920?pq??pq?219680?203920?15760 ?qp?212400?104.16% ?qp203920?qp??qp?212400?203920?8480

1000101000001000计算结果表明:四种产品价格平均上涨7.73%,使产值增加了15760;四种产品的产量平均增长

了4.16%,使产值增加了8480。 (2)、用帕氏公式讨论:

利用上表资料计算:

?pq?228100?107.39%

?pq212400?pq??pq?228100?212400?15700 ?qp?228100?103.83% ?qp219680?qp??qp?228100?219680?8420

1101111011011101计算结果表明:四种产品价格平均上涨7.39%,使产值增加了15700;四种产品的产量平均增长

了3.83%,使产值增加了8420。 (3)、两种公式计算出来的差异:

1

①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各自选取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不同,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拉氏产量总指数大于帕氏产量总指数;拉氏价格总指数大于帕氏价格总指数。

②各自选取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不同,表明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以价格总指数为例,拉氏价格总指数是在基期的产量基础上来考察各种产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而帕氏价格总指数是在报告期的产量基础上来考察各种产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的。 2、解:

该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Ip?kW???Wp

109.1%?61?101.7%?21?102%?10?98%?3?105.3%?3?100%?2?106.210

3、解: 商品名称 计量 单位 个体价格指数(%) 基期成交额 (万元) 报告期成交额 (万元) ?1?p1q1p1/p0 58.2524 20.4082 111.1111 189.77 p1/p0 甲 乙 丙 合计 公斤 条 米 —— 103 98 108 —— p0q0 50 20 100 170 p1q1 60 20 120 200 ?p0q1(1)成交额指数为:

q1p1200 ??117.65%q0p0170

商品成交额增量为: ?q1p1??q0p0?200?170?30(万元)(2)成交价格指数:

????1p1q1p1/p0?pq11pq???pq2001101

111?60??20?103?8 0?105.399.77?120?由于价格上升引起成交额增加量为: ?q1p1??q1p0?200?189.77?10.23(万元)(3)成交量指数:

q1p0189.77 ??111.63%qp17000

由于成交量增加而引起的商品成交额增加: ?q1p0??q0p0?189.77?170?19.77(万元)?? 2

(4)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117.65%=105.39%×111.63%

30(万元)=10.23(万元)+19.77(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某农贸市场三种商品成交额增加了17.65%,增加的绝对额为30万元。其原因是:商品成交量增加了11.63%,使商品成交额增加了19.77万元;商品的成交价格平均上升了5.39%,使商品成交额增加了10.23万元。

4、解: (1)、价格指数=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 =1÷80%=125% (2)、单位产品成本指数=生产费用指数÷产量指数 =112.9%÷113.6%=99.38%

单位产品成本平均降低了0.62%。 (3)、单位面积产量指数=粮食总产量指数÷粮食播种面积指数 =112%÷109%=102.75% 单位面积产量将增加2.75%。 (4)、工资总额指数=职工人数指数×工资水平指数 =102%×103.2%=105.26%

工资总额增加5.26%。

5、解: 商品 类别 2006年销售额 (万元) 2007年销售额 (万元) 2007年比2006年 价格升降(%) p1 p00.98 1.05 —— ?p1?p1q1 1/p076.53 32.38 108.91 p0q0 甲 乙 合计 50 28 78 p1q1 75 34 109 -2 5 —— ?p0q1(1)、销售价格指数:

q1p1109

??100.08% q1p0108.91(万元)由于价格上升,消费者多支出货币 ?q1p1??q1p0?109?108.91?0.09 (2)、销售量指数:

q1p0108.91??139.63%

q0p078

???? 3

6、解: 产品 名称 2006年 实际产值 (万元) 2007年 实际产值 (万元) 2007年比2006年 产量增长(%) q1 q0?qq10?p0q0 p0q0 甲 乙 丙 合计 200 450 350 1000 p1q1 240 485 480 1205 25 10 40 —— 1.25 1.10 1.40 —— ?p0q1250 495 490 1235 (1)、三种产品的总产值指数:

q1p11205??120.5%

q0p01000

(2)、产量总指数:

q1p01235??123.5%

q0p01000

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产值:

(3)、三种产品的价格总指数:

q1p11205

??97.57% q1p01235

7、解: ?????q1p0??q0p0?1235?1000?235(万元)??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合计 产量 计量单位 台 件 吨 -- 500 500 160 -- 600 500 150 -- 单位成本(元) 基期 报告期 计量单位 元/台 元/件 元/吨 -- P0q0 基期 报告期 (元) 350 180 30 -- 320 195 30 -- P1q1 (元) P0q1 (元) 175000 192000 210000 90000 97500 90000 4800 4500 4500 269800 294000 304500

(1)、计算总成本变动的相对程度和绝对额: 总成本的相对变动:

?qp?qp0110?294000?108.97%

26980000总成本变动的绝对差额:

?qp??qp11 ?294000?269800?24200(元)(2)、计算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对相对变动的影响:Kq???qp?qp1000?304500?112.86%

269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