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 讲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 讲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b67d1702020740be1e9baf

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

讲稿

(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李

1

第一次课

绪 论

教学任务: 1.熟练掌握解剖学概念、方位术语。

2. 掌握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

重点及难点: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 教学内容: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运动系统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学科的形态学范畴。)

(它又属于形态学范畴:形态学是研究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的研究科学;机械运动:包括人体的运动和器械的运动两种形式。人体的运动从运动解剖学上讲可以认为是人体各环节之间的运动,以及器官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说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而器械的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在空中运动的特点等;体育动作:动作是人体全身或一部分肢体的活动,体育动作是指带有技术性的或者是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动作。) (二)、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1. 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2. 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3. 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4. 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5. 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 : (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三)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基本观点:

1.进化发展的观点。(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2.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3.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4.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二)基本方法:

1. 尸体解剖法 2. 组织切片法 3. 组织化学法 4. 活体研究法 5. 动作分析法 6. 各种仪器研究法

2

四、运动解剖学的发展简史(自学)。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与工业、军事和体育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

18世纪前,运动解剖学在解剖学和力学的发展中发展。

19世纪–20世纪初,由于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军事训练的需要,对人体运动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相继建立,运动解剖学也成为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70年代,苏联学者将运动解剖学与人类学结合起来,发展了运动形态学,并将其应用于运动员选材方面。

20世纪50年代,我国各体育院校(系)将人体解剖学列入必修基础课。60年代初,著名解剖学家张鋆教授首先在我国提出了运动解剖学的概念,他认为“解剖学亦可用于体育运动,用以分析各种运动所需要的肌肉和关节,可以叫做运动解剖学”。1961年,我国体育专业通用的第一部《人体解剖学》教材在上海编写出版,对我国运动解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78年,我国第一部《运动解剖学》教材在北京正式问世。80年代以来,在《运动解剖学》教材建设方面出现了统编与自编共存的局面。各体育院校(系)普遍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和配套的教学设施,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广大运动解剖学工作者在教学、科研方面努力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为运动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五、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人体解剖姿势: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二)、常用的方位术语: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基准,规定下列一些术语:

1. 上:靠近头部称为上。 2. 下:靠近足部称为下。 3.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 4.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

5.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 6.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 7.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8.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9.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近端) 10.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远端) 11.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12.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13.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14.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轴和面是描述人体器官形态,尤其是叙述关节运动时的常用术语。人体可人为的分为三种相互垂直的轴,即:垂直轴、矢状轴和冠状轴。依据上述三种轴,人体还可设立相互垂直的三种面,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1. 人体基本面:

3

(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

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线:沿身体前、后面所作的垂线,其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为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 (3)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又称为横切面。 2.人体基本轴:

(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称为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运动解剖学的概念? 2、为什么要学习运动解剖学? 3、怎样学习运动解剖学?

4、举例说明运动解剖学的基本定位术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