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cb25f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e1

第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全国卷五年考题 2016·卷ⅠT6,2015·卷ⅠT32 无考题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对应学生用书第148页) [识记—基础梳理]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连线)

A.进化的动力和手段

B.选择的结果 C.选择的内因 D.进化的内因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 ④适者生存

【提示】 ①-C ②-A ③-D ④-B

(2)意义

①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科学地解释了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

(3)局限性

①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①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它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 / 11

①原因:不断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②隔离:

类型 原因 实质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 地理上的障碍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③物种形成的过程: 地理隔离多种因素

一个种群――――→多个小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亚种出现生殖隔离

――→新物种

(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①共同进化

Ⅰ.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Ⅱ.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②生物多样性

Ⅰ.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Ⅱ.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Ⅲ.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4.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区别

比较项目 进化的单位 进化的手段 研究水平 研究对象 自然选择学说 个体 生存斗争 个体 个体性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 自然选择 分子(基因) 种群的基因频率 [教材边角知识] 必修2 P116“知识链接”,想一想,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都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 / 11

[辨析与识图] 1.判断正误

(1)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使种群发生进化。 【提示】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作用的对象是个体。 (2)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3)突变就是指基因突变。

(√) (×) (×)

【提示】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4)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的进化。

(×)

【提示】 可遗传的变异中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5)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6)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提示】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7)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

(√) (×)

【提示】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8)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提示】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9)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提示】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据图思考

如图表示某物种进化的基本过程,请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

(1)图中X、Y、Z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原种相比,图中“新种”产生是否一定经历过地理隔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归纳出形成一个新物种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2)不一定。

3 / 11

(3)自然选择、突变及基因重组和隔离。

[理解—深化探究]

1.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

(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2)爆发式:

物种的形成主要是由异源多倍体以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

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

2.如何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提示】 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就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

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3.一次自然事件把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小鼠大种群隔离为三个小种群,三个小种群个体数量分别占原种群数量的1/2(甲)、1/3(乙)和1/6(丙)。则最容易形成新物

种的是甲、乙、丙三个种群中的哪一种?为什么?

【提示】 丙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种群大小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地理隔离后的小种群,由于基因频率更容易受偶发因素改变,被新环境不同因素选择并向与原种群不同方向进化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隔离后的小种群比大种群较容易形成新物种。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的理解

1.(2018·日照市高三二模)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经验是: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

析,正确的是( )

A.“分数缸饲养”相当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 C.“自然奇品悉具”是金鱼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种人工培育金鱼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分数缸饲养”是制造地理隔离,使其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但地理隔离不一定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