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年3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d8909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39

15.在水泥中掺入部分优质生石灰,由于生石灰消解时体积膨胀( C )。

A.会使水泥安定性不良 B.会使水泥无法正常凝结 C.对水泥安定性没有影响 D.对水泥凝结没有影响。

16.下列材料中可用于配制耐热混凝土(900℃)的是( D )。 A.矿渣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普通水泥 D.高铝水泥 17.地上水塔工程宜选用( C )。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D.粉煤灰水泥 18.在施工中为了加快水泥的凝结速度,可加入适量的( C )。 A.石灰 B.石膏 C.NaCl D.NaOH 19.下列水泥中,耐磨性最好的是( A )。

A.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火山灰水泥 20.石子级配中,( B )级配的空隙率最小。 A.连续 B.间断 C.单粒级

21.普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A )。 A.0.7-0.8 B.0.75-0.85 C.0.85-0.95

22.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B )。 A.速凝剂 B.缓凝剂 C.CaSO4 D.引气剂

23.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类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最好选用( D )。 A.自然养护 B.标准养护 C.水中养护 D.蒸汽养护 24.混凝土用砂尽量选用( B )的砂,从而节约水泥。 A.中砂 B.粒径较大,级配良好 C.合理砂率

25.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强度决定性的因素是( B )。 A.水泥标号 B.水灰比 C.骨料种类

26.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标号混凝土时,为满足技术经济要求,可采用( B )方法。 A.提高砂率 B.掺适量的混合材料 C.适当提高粗骨料的粒径 27.评定细骨料粗细程度和级配好坏的指标为( C )。 A.筛分析法 B.合理砂率 C.筛分曲线与细度模数 28.压碎指标是用来表示( A )强度的指标。 A.石子 B.轻骨料 C.轻骨料混凝土

29.下列各种材料中,材料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的材料是( B )。 A.砌筑砂浆 B.普通混凝土 C.轻骨料混凝土

30.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择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 B )。 A.提高混凝土强度 B.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C.节约水泥

31.配制砼时,限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满足( A )的要求。 A.耐久性、 B.强度 C.和易性

32.在原材料不变的前提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B )。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 C.砂率

33.热轧钢筋按其机械性能分级,随级别增大,表示钢材( A )。 A.强度增大,伸长率降低 B.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 C.强度增大,伸长率增大 D.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34.反映钢材均匀变形下的塑性指标( A )。

《土木工程材料》第 5 页 共 9 页

A.伸长率 B.延伸率 C.冷弯 D.屈强比 35.下列钢材中,塑性及可焊性均最差的为( D )。 A.Q215 B.Q235 C.Q255 D.Q275

36.对直接承受动荷载而且在负温下工作的重要结构用钢应特别注意选用( B )。 A.屈服强度高的钢材 B.冲击韧性好的钢材 C.延伸率好的钢材 D.冷弯性好的钢材 37.在一定范围内,钢材的屈强比小,表明钢材在超过屈服点工作时( C )。 A.可靠性难以判断 B.可靠性低,结构不安全 C.可靠性较高,结构安全 D.结构易破坏

38.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为了防止钢筋锈蚀常采用的措施是( B )。 A.降低混凝土水灰比 B.保证钢筋外有足够厚的保护层 C.加阻锈剂 39.在软化点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所选沥青的牌号( A )。 A.应尽可能高 B.应尽可能低 C.应适中 D.高低均可 40.建筑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 B )。

A.粘性越大 B.塑性越大 C.软化点越高 D.使用年限越长 二.名词解释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3.堆积密度是指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4.孔隙率指材料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5.密实度指与孔隙率对应的概念,即材料的实体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6.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7.胶凝材料是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的材料。

8.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9.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 10. 水泥浆在混凝土材料中,硬化前和硬化后起润滑和胶结作用。

11. 亲水性材料是指当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材料表面会被水浸润,此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12. 水泥石腐蚀是在一些腐蚀性介质中,水泥石的结构会遭到破坏,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甚至完全破坏的现象。其中软水腐蚀主要是水泥中的氢氧化钙被软水不断溶出,氢氧化钙减少后,水泥中其他钙也会分解和溶解出来,从而引起水泥的结构强度降低。 三.计算和简答题

1.简述孔隙及孔隙特征对材料强度、表观密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的影响。

答:孔隙率越大材料强度越低、表观密度越小;密实的材料且为闭口孔隙的材料是不吸水的,抗渗性、抗冻性好;粗大的孔隙因水不易留存,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细小且孔隙率大、开口连通的孔隙具有较大的吸水能力,抗渗性、抗冻性差。

2.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抗冻性、导热性、强度分别怎样变化?

答:随着材料孔隙率增大,材料的密度不变,而对于开口微孔材料,随着材料孔隙率增大,材料的吸水率增大,抗冻性降低,导热性增大,强度降低。

《土木工程材料》第 6 页 共 9 页

3.何为材料的耐久性?包括哪些内容?

答: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用于构筑物的材料在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下,能长久地保持其物理性能的性质。物理作用,环境温度、湿度的交量变化,使材料在冷热、干湿、冻融的循环作用下发生破坏;化学作用:紫外线或大气及环境中的酸、碱、盐作用,使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而使性能恶化;机械作用:材料在长期荷载(或交替荷载、冲击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破坏;生物作用:材料受菌类、昆虫等的侵害作用,发生虫蛀、腐朽等破坏现象。 4.石灰具有哪些特点及用途?

答:特点:(1) 可塑性和保水性好 (2) 生石灰水化时水化热大,体积增大 (3) 硬化缓慢(4) 硬化时体积收缩大(5) 硬化后强度低(6) 耐水性差

用途:(1)制作石灰乳涂料(2)配制石灰和混合砂浆(3)配制石灰土和三合土(4)生产硅酸盐制品。

5.生石灰在熟化时为什么需要陈伏两周以上?为什么在陈伏时需在熟石灰表面保留一层水?

答:因为生石灰中含有一定量的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结构致密,熟化极慢,当这种未充分熟化的石灰抹灰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熟化,体积膨胀,致使墙面隆起、开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消除这种危害,因此需要陈伏两周以上。 陈伏时表面保留一层水可防止石灰碳化。 6.石膏制品主要有哪些?

答:石膏制品主要有石膏板、石膏砌块及装饰件。石膏板广泛用作各种建筑物的内隔墙、顶棚及各种装饰饰面。目前我国生产的石膏板主要有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石膏装饰板、纤维石膏板及石膏吸声板等。石膏砌块是一种自重轻、保温隔热、隔声和防火性能好的新型墙体材料,有实心、空心和夹心三种类型。建筑石膏还可用来生产各种浮雕和装饰件,如浮雕饰线、艺术灯圈、圆柱、方柱、角花等。 7.矿渣水泥的特征有哪些?

答:(1)可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矿渣超细粉混凝土保水性、可塑性好,泌水少,具有较好的工作性。 (3)降低水化热,有利于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引起的裂缝。 (4)产生较多的钙矾石结晶,补偿因混凝土中细粉过多而引起的干缩。

(5)硬化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降低和抑制氯离子扩散性能,以及抗海水侵蚀性,抗碳化、抗碱-骨料反应。

(6)提高硬化混凝土耐久性、耐磨性及经济性。 8.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答:优点:种类多;可以根据需要,满足各种功能性的需要;价格便宜;纤维强度高、橡胶弹性好、塑料强又韧,再加上其它功能性材料,是生活、工业上不可缺少的。

缺点:通常耐温较差,当然现在也有部分耐温等级较高的高分子材料,但总体比金属、陶瓷差。此外,高分子是缺陷材料,由于其分子结构的显著不对称性,决定其形态结构上的缺陷结构,其强度往往比理论值差很多。

9. 为什么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的适量石膏不会引起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而硅酸盐水泥石处在硫酸盐溶液中时则会造成腐蚀?

答:主要是生成膨胀性产物钙矾石的条件不同。生产水泥时掺入的适量石膏,在水泥浆有塑性时生成钙矾石,浆体硬化后,石膏基本已消耗完。

《土木工程材料》第 7 页 共 9 页

硅酸盐水泥石处于硫酸盐溶液中时,浆体已硬化,无塑性变形能力,此时生成钙矾石,则会造成水泥石被胀裂。

10. 一块普通标准粘土砖,烘干后质量为2420g,吸水饱和后为2640g,将其烘干磨细后取50g用李氏瓶测其体积为19.2cm3,求该砖的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混凝土的28天强度

C5.72?B)?0.46?45(?0.07)?26.09MPa W4.350?2.6g/cm3 2、答:(1)粘土砖的密度??19.22420?1.65g/cm3 (2)粘土砖的表观密度?0?24?11.5?5.3fcu?A?fce((3)粘土砖的孔隙率P?1??0?100%?36.5% ?(4)开口孔隙率P开=?0?2640?2420?100%?15%

2420(5)闭口孔隙率P开=21.5% 闭?P?P11.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答: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按胶体结构解释, 随着分散介质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的减少, 保护物质胶质和分散相沥青质含量的增加, 沥青由溶胶结构转变为溶凝胶结构以至凝胶结构。沥青技术指标中的针入度随之减小, 软化点随之升高。而当沥青中各组分含量比例协调时, 可得到最佳的延度。但是上述规律只适用于相同油源和相同工艺获得的沥青如表一中沥青均为大庆原油, 采用丙脱工艺获得沥青对于相同原油, 采用不同工艺, 或者不同原油相同工艺甚至不同原油和工艺获得的沥青, 它们即使具有相近的沥青组分含量但是它们的技术性质指标可以相差很大。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不同油源和工艺获得的沥青, 它们的各化学组分虽然可以很接近, 但是它们各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并不相同, 各组分的溶度参数不同。亦即各组分的相溶性不同, 因而形成不同的胶体结构, 所以它们的技术性质亦不相同。 12.玻璃钢原理及分类。

玻璃钢(FRP)亦称作GF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谓玻璃钢,注意与钢化玻璃区别开来。由于所使用的树脂品种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酚醛玻璃钢之称。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可以代替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

玻璃钢学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根据采用的纤维不同分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GFRP),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CFRP),硼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等。它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

《土木工程材料》第 8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