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ISO 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原创精品ISO 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f77e1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a

作者:李柏伦 原创为WORD格式,其他格式都是盗版 盗版贩卖必追究责任 C沟通改版控制参数检验方法的稳定性,如恒温箱温度、加样体积等; D与其他已确认的方法进行结果对比; E实验室间对比;

F根据对方法原理的理解和抽烟或检测方法的实践经验评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7.2.2.2当修改已确认过的方法时,应确定这些修改的影响。当发现影响原有的确认时,应重新进行方法的确认。

7.2.2.3当按使用目的对方法的性能特性进行确认时,应满足客户的需求,并符合规定要求。

注:方法性能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测量范围、准确度、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检出限、定量限、方法的选择、线性、重复性或复现性、抵御外部影响的稳健度或抵御来自样品或检测物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以及偏倚。

7.2.2.4实验室应保存以下确认记录: A使用的确认程序; B规定的要求; C确定的方法性能特性; D获得的结果

E方法的有效性声明,并详述与预期用途的适宜性。

7.3 抽样

7.3.1当实验室为后续检测或校准而对物质、材料或产品进行抽样时,

第 37 页 共 37 页

作者:李柏伦 原创为WORD格式,其他格式都是盗版 盗版贩卖必追究责任 应用抽样计划和方法,制定《抽样管理控制程序》。抽样方法应明确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随后检测或校准结果有效性。在抽样的地点应能够得到抽样计划和方法。只有合理,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

7.3.2抽样方法应描述: A样品或位置的选择; B抽样计划;

C从物质、材料或产品中取得样品的制备和处理,以作为随后检测或校准的物品。

注:实验室接受样品后,进一步处理要求见7.4的规定。

7.3.3实验室应将抽样数据作为检测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保留记录。这些记录应包括以下相关信息: A所用的抽样方法 B抽样的日期及时间

C识别和描述样品的数据(如编号、数量和名称); D抽样人识别信息; E所用设备的识别; F环境或运输条件;

G适当时,识别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式; H与抽样方法和抽样计划的偏离或增减。 7.4 检测或校准物品的处置

7.4.1实验室制定《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管理控制程序》,包括

第 38 页 共 38 页

作者:李柏伦 原创为WORD格式,其他格式都是盗版 盗版贩卖必追究责任 为保护检测或校准物品的完整性以及实验室与客户利益所需的所有规定。在处置、运输、保存/等候、制备、检测或校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物品变质、污染、丢失或损坏。应遵守随物品提供的操作说明。 7.4.2实验室应有清晰标识检测或校准物品的系统。实验室应在物品的保管期间保留该标识。标识系统应确保物品不会在食物上、记录或其他文件中混淆。适当时,标识系统应包含一个物品或一组物品的细分和物品的传递。

7.4.3接收检测或校准物品时,应记录与规定条件的偏离。当对物品是否适于检测或校准有疑问,或当物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时,实验室应在开始工作之前询问客户,以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并记录询问的结果。当客户知道偏离了规定条件仍要求进行检测或校准时,实验室应在报告中做出免责声明,说明偏离可能影响结果。

7.4.4如物品需要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储存或调置,应保持、监控和记录这些环境条件。

7.5 技术记录

7.5.1公司制定《期间核查管理程序》、《修正因子管理程序》、《强制检定管理程序》、《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验管理程序》,实验室应确保每一项实验室活动的技术记录包含结果、报告和以便在可能时识别影响测量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的充足信息,并确保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复现该实验室活动和审查数据结果的日期和负责人。原始的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观察到或获得时予以记录,

第 39 页 共 39 页

作者:李柏伦 原创为WORD格式,其他格式都是盗版 盗版贩卖必追究责任 并应按特定任务予以识别。

7.5.2实验室应确保技术记录的修改可以追溯到前一个版本或原始观察结果。应保存原始的一级修改后的数据和文件,包括更改的日期、标识更改的内容和负责更改的人员。

7.6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7.6.1实验室应识别测量不确定度的效果。制定《校准测量能力评价管理程序》、《实验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控制程序》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应当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考虑所有显著效果,包括来自抽样的效果。

7.6.2开展校准的实验室,包括校准自己的设备,应评定所有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7.6.3开展检测的实验室应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当由于检测方法的原因难以严格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实验室应基于对理论原理的理解或使用该方法的实践经验来进行评估。

注1:某些情况下,公认的检测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注意来源的值规定了限制,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实验室只要遵守检测方法和报告说明,即满足7.6.3的要求。

注2:对一特定方法,如果已确定并验证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只要证明已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受控,则不需要对每个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注3:更多信息参见ISO/IEC指南98-3、ISO5725和ISO21748.

第 40 页 共 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