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0003e8551810a6f5248615

1、同沉积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剖面上常成上陡下缓的凹面向上的铲状;(1.5分) 2、上盘即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这是同沉积断层最基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1.5分) 3、断距随深度增大,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1.5分)

4、常在上盘发育逆牵引构造。因为断距是累积的,所以任一标志层的断距都反映了这层以前断层活动引起的断距之和;(1.5分)

5、逆牵引构造一般构成背斜,与断层走向一致延伸,背斜顶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偏移的轨迹与断层面大致平行。(1.5分)

五. 论述题:(每题15分) 1、纵弯褶皱作用。

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纵弯褶皱作用,地壳中大多数褶皱是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的。

(1)单层或彼此粘结很牢的一套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岩层发生纵弯曲变形后,岩层中存在一个中和面,中和面外凸侧为拉伸区,受到平行于弯曲面的拉伸,会拉伸变薄或形成楔状张节理或小型正断层;内凹侧为压缩区,受到压缩而变厚或发生小褶皱。(2分)

(2)一套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当一套岩层受到顺向挤压时,层面在弯曲褶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岩层在弯曲过程中常通过弯滑作用或弯流作用形成褶皱。(1分)

①弯滑作用 一系列岩层通过层间滑动而弯曲形成褶皱(1分),纵弯褶皱引起的弯滑作用有如下特点:

A、各单层有各自的中和面,而整个褶皱没有统一的中和面,岩层厚度基本不变,形成平行褶皱。(1.5分)

B、层间滑动是有规律的,背斜中各相邻上层向转折端滑动,下层向两翼滑动,向斜相反;由于层间滑动,在翼部可能产生旋转节理、同心节理、及层间破碎带,在滑动面上可能产生擦痕;在转折端可能形成虚脱现象。(1.5分)

C、当两个强硬层间夹有软弱层时,在层间滑动力偶作用下,软弱层将会产生层间小褶皱。位于翼部的层间小褶皱为不对称的“S”型、“Z”型褶皱。(1.5分)

②弯流作用 纵弯褶皱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时,不仅发生层间滑动,而且某些软弱岩层内部还出现物质流动现象。上下层面对褶皱层内物质的流动起控制作用(1分)。弯流作用的主要特点如下:

A、层内物质自翼部向转折端流动,使转折端不同程度增厚,形成相似褶皱、顶厚褶皱。

13

(1.5分)

B、软、硬岩层相间时,硬岩层难以流动,形成平行褶皱,软岩层流动,填充层间滑动形成的虚脱空间,形成顶厚褶皱。(1.5分)

C、当硬岩层中夹有一大层软弱层时,在软弱层中形成不对称的从属褶皱。(1.5分) D、当软弱层中发生强烈层内流动时,可能产生线理、劈理等,夹在其间的薄层硬岩层,可能形成构造透镜体。(1分)

2、横弯褶皱作用。

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横弯褶皱作用(2.5分),横弯褶皱作用也可以引起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2分),其特点如下:

(1)横弯褶皱的岩层整体处于拉伸状态,一般不存在中和面;(3.5分)

(2)横弯褶皱作用往往形成顶薄褶皱,尤其由于岩浆侵入或高韧性岩体上拱造成的穹隆更是如此,顶部不仅因拉伸变薄,而且可能形成放射状断裂或同心环状断裂;(3.5分) (3)横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弯流作用使岩层物质从弯曲的顶部向翼部流动,易于形成顶薄褶皱。韧性岩层在翼不由于重力作用和层间差异性流动可能会形成轴面向外倾斜的层间小褶皱。(3.5分)

3、断层的识别标志。 断层的识别标志有:

1、地貌标志(3分):如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断的山脊、山岭与平原的突变、串珠状湖泊、洼地、泉水的带状分布、水系的急剧转向、瀑布、跌水等(1分)。

2、构造标志(3分):(1)任何沿走向延伸的线状、面状地质体沿走向突然中断或被错移。 (2)断层破碎带的出现,如构造透镜体、断层角砾岩等;(3)断面及断面构造的出现,如见到断层面、摩擦境面、擦抹晶体、阶步,擦痕等;(3)断层影响带的出现,如构造强化带、岩层产状突然变化、节理化、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急剧增加、挤压破碎现象、牵引构造等(1分);

3、地层标志(3分):地层的重复与缺失(1分)。

4、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1分):矿化带或硅化蚀变带成线状分布、环状、放射状岩墙的出现等(0.5分)。

5、岩相和厚度的急变(1分):岩相和岩层厚度的急剧变厚常由断层造成(0.5分)。

14

4、褶皱的产状类型(里卡德的三角网图)。

里卡德(1971)在总结前人关于褶皱产状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褶皱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侧伏角这三个变量作三角形的三个边绘制一个三角网图(如下图),对褶皱产状作定量研究,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 90 把褶皱分为七种类型:(图2.5分,文字2.5分共4.5分)

80 80 角 Ⅲ 枢 伏 Ⅶ 纽 侧 Ⅱ 倾 纽 伏 枢 Ⅵ 角)

10 Ⅳ 10 90 Ⅰ Ⅴ 0 轴面倾角

(1)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0°—10°);(1.5分)

(2) 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枢纽倾伏角10°—80°;(1.5分) (3) 倾竪褶皱:轴面与枢纽均近于直立(倾角80°—90°);(1.5分)

(4) 斜歪褶皱:轴面倾斜(倾角10°—8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0°—10°);(1.5分) (5)平卧褶皱:轴面与枢纽均近于水平(倾伏角0°—10°);(1.5分)

(6) 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倾角10°—80°),枢纽倾伏(倾伏角10°—80°);但两者的倾向和倾角均不一致;(1.5分)

(7) 斜卧褶皱:轴面倾斜(倾角10°—80°),枢纽倾伏(倾伏角10°—80°);两者倾向基本一致,倾斜角度也大致相等。(1.5分)

六.赤平投影

1、 两共轭断层产状分布为210°∠30°、50°∠20°,求形成该断层时应力场的产状(3分)、两断层上擦痕的产状 (2分)、两断层的性质(5分,组合命名法)(共10分)。

F1、F2断层分别为210°∠30°、50°∠20°,

三各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 217°∠5°,σ2:126°∠4°,σ3:358°∠84° 擦痕的产状:S1:211°∠30°,S2:45°∠21° F1为逆断层、F2为右行平移—逆断层

15

注:由于吴氏网的精度问题,产状数据不一定要求很精确,只要吴氏网投影正确(可得5分),且读产状的方法正确,就给满分。

2、 两共轭断层产状分布为340°∠20°、46°∠50°,求形成该断层时应力场的产状(6分)、两断层的性质(5分)(共10分)。

F1、F2断层分别为340°∠20°、46°∠50°

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 83°∠21°,σ2:344°∠20°,σ3:214°∠60° 擦痕的产状:S1:右侧伏,侧伏角5°,S2:左侧伏,侧伏角64° F1为右行平移断层、F2为左行平移—逆断层

注:由于吴氏网的精度问题,产状数据不一定要求很精确,只要吴氏网投影正确(可得5分),且读产状的方法正确,就给满分。

3、两共轭断层产状分别为F1: 170°∠30°,F2: 310°∠60°,求形成该断层时应力场的三个主应力轴的产状(6分)、两断层上擦痕的产状 (4分)。

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 325°∠16°,σ2:230°∠16°,σ3:98°∠68° 擦痕的产状:S1:132°∠24°,S2:344°∠54°

注:由于吴氏网的精度问题,产状数据不一定要求很精确,只要吴氏网投影正确(可得5分),且读产状的方法正确,就给满分。

4、两共轭断层产状分布为340°∠20°、46°∠50°,求形成该断层时应力场的三个主应力轴的产状(6分)、两断层上擦痕的产状 (4分)。

F1、F2断层分别为340°∠20°、46°∠50° 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 72°∠24°,σ2:334°∠19°,σ3:210°∠58°

擦痕的产状:S1:64°∠4°,S2:82°∠42°

注:由于吴氏网的精度问题,产状数据不一定要求很精确,只要吴氏网投影正确(可得5分),且读产状的方法正确,就给满分。

5、两共轭断层产状分布为210°∠30°、50°∠20°,求形成该断层时应力场的产状(6分)、两断层上擦痕的产状 (2分)、两断层的性质(2分,组合命名法)(共10分)。

三各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 219°∠5°,σ2:127°∠4°,σ3:0°∠84° 擦痕的产状:S1:220°∠30°(左侧伏81°),S2:35°∠20°(右侧伏76°) F1:左行平移-逆断层,F2:右行平移-逆断层

注:由于吴氏网的精度问题,产状数据不一定要求很精确,只要吴氏网投影正确(可得5分),且读产状的方法正确,就给满分。

6、两共轭断层产状分布为340°∠20°、46°∠50°,求形成该断层时应力场的产状(6分)、两断层上擦痕的产状 (4分)(共10分)。

F1、F2断层分别为340°∠20°、46°∠50° 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 72°∠24°(2分),σ2:334°∠19°(2分),σ3:210°∠58°(2分)

擦痕的产状:S1:64°∠4°(左侧伏6°)(2分),S2:85°∠45°(左侧伏66°)(2分) 注:由于吴氏网的精度问题,产状数据不一定要求很精确,只要吴氏网投影正确(可得5分),且读产状的方法正确,就给满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