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56c83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9

(一) 果园里的杏树比桃树多9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

1、指导学生改变例题的画图。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讲清算理。 总结方法

1、题里要求两个未知数,一般要设比较小的数为 ,根据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表示出另一个数;

2、根据“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多少”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检验时可以通过列式计算,看所得的数的和或差及倍数是否符合题意。 (二)练习

育民小学四、五年级共有学生330人,四年级学生的人数是五年级的1.2倍。两个年级各有多少人?

四、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本节课你都学习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知识和前面的题主要区别是什么?联系是什么?

第九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已知有两个数的和或差,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 人,男同学是女同学的3倍,男同学有( )人,男女同学一共有( )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人。

2、出示复习题: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自己解答;

(3)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讲算式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1、东山小学饲养小组的同学养了一些兔子,其中白兔的只数是黑兔只数的3倍。已知白兔比黑兔多8只,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2、张兰妈妈的年龄是张兰年龄的4倍。张兰比妈妈小27岁。她们俩人的年龄个是多少?

3、有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2.5倍。甲桶比乙桶多60千克,两桶各有多少千克油?

五、课后作业

1、李辉买了一枝铅笔和一个练习本,一共花了0.48元。练习本的价钱是铅笔价钱的2倍。铅笔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钱?

2、有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再往乙袋里装5千克大米,两袋就一样重了。原来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重点理解“如果再往乙袋里装5千克大米,两袋就一样重了。”)

3、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第四单元 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

一、教材分析

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在本单元将认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现象。借助直观认识正、负数的大小。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奠定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信息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料,由温度和海拔高度的特征引入对正、负数的认识。第一个红点部分是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第二个红点部分是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第三个红点部分是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三、教学重难点:

正负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学习负数之前,经常接触用负数表示的一些数据,如表示温度,在存折上表示存入或取出,所以课前可让学生收集一下有关用负数表示的数据,在课上说一说,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2、利用直观,经历过程。。重点是表示温度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个性化表示零下温度到数学地表示零下温度的过程,了解正负数在表示温度时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3、促迁移,丰富学生对正负数的感性认识。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就可以放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补充大量的生活中常用到的正负数的现象,如:电梯的层数、存折上的支出存入等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进一步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不要随意增加难度。对负数的全面学习,要在第三学段。课标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学中要以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为主,以教材上的为主,不要随意增加难度。 5、要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不但使学生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62页自主练习的3、4、5、7、8、9题;而且会将负数进行“翻译”,也就是在具体情境下,说能说出一个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如64页第6题、144页第11题,以加深学生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温度计、教学挂图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正、负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在探索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中,体会用正、负数表示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初步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 4、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能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天气预报》片段、温度计、烧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天气预报》片段

问题 xx城市今天的气温是x℃,表示什么意思?北京今天最低气温是零下℃,最高气温是x℃,《天气预报》中是怎样表示北京今天的气温的?还有哪些城市今天最低气温在0℃以下?记录下这个温度。 2、认识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师板书:-8℃ -6℃ -12℃

问题 这些表示温度的数,与我们原来的数有什么不同?

(评析: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颉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服务。利用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情境导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也激发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并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素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借助温度计,认识正、负数 (1)认识负数与零的关系。

在温度计上找出0℃。再找出-8℃、 -6℃、 -12℃。

问题 在温度计上,-8℃、 -6℃、 -12℃在0℃的什么方向,说明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问题 在温度计上找出8℃、 6℃、 12℃它们在0℃的什么方向,说明什么? (2)比较两个负数、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大小。

师:哈尔滨最高气温是零下9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15摄氏度. 可以写成数学表达式:-15C ~-9C(学生用卡片填写.)

问题 零下9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 零下15摄氏度. 表示什么意思? 问题 你如何从这句话去感知这两个温度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