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庐山实习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59d034a45177232f60a2d5

合剖面采集点周围植被群落分析该地土壤性状。

(4)气候:结合庐山降水,云雾,湿度等气候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根据沿途植被树冠判断庐山盛行风向;考察黄龙寺,分析该地特殊地形中的小气候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5)人文:结合庐山实地情况分析其经济区位和交通条件;通过人文景观如白居易草堂、仙人洞、美庐别墅、庐山会议旧址和自然景观如月照松林、如琴湖、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崖、大天池、剪刀峡的观测考察了解庐山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圣地的原因;实地考察牯岭镇的经济状况,分析庐山人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路线

(1)2013年9月5日

上午:湖北师范学院——九江市——庐山牯岭镇匡城宾馆 下午:庐山气象局——牯牛岭山脊的小平地——月照松林 (2)2013年9月6日

上午:飞来石——如琴湖——街心公园——花径——白居易草堂——天桥——锦绣谷——仙人洞

下午: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悬索桥 (3)2013年9月7日

上午:长冲河——庐山会址——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谭——电站大坝

下午:芦林湖——庐山博物馆 (4)2013年9月8日

上午:大月山水库——大月山——青莲寺向斜谷地——三叠泉 下午:原路返回——大月山水库旁的小山脊处土壤实验 (5)2013年9月9日

上午:含鄱口——五老峰一峰至四峰 下午:庐山植物园 (6)2013年9月10日

上午:望江亭(剪刀峡)——小天池(诺那塔) 下午:东谷别墅群

5

(7)2013年9月11日

上午:匡城宾馆——九江市——黄石市——湖北师范学院

四、庐山地貌实习报告

综述:庐山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大陆地壳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2500-800百万年)及地台陆表海发展阶段(800-200百万年)和盆岭构造发展阶段(200百万年至今)三个阶段。庐山地处扬子地块与大别山地块交接带的边缘地带,也是北东向郯庐断裂和北西向襄樊——广济断裂的交汇带南缘。受此影响,庐山地区各地质时期都有较大的构造活动性,岩浆活动强烈,混合岩化明显。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出露零星,构造形迹明显。

庐山是一个北东走向伸展的地垒式褶皱断块山,两侧分别是九江凹陷、鄱阳凹陷。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一带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山主要是火成岩,北山为石英砂岩。我们实习所在地主要是在北山。北山主要包括窖洼—剪刀峡、庐林、东谷、西谷、五老峰等岭谷地区。庐山成层地貌特征较为明显,但又比较特殊。总的看来,庐山的地貌特征,属构造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三为一体的复合型地貌景观。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阅读资料和结合观察了解庐山地区的地层组成;

2、通过实际的考察,对庐山的大致地形(三背两向)有明确概念;

3、比较分析各种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地貌等的存在的痕迹、成因、区别。 4、辨析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否存在。 (二)具体要求:

1、学会用罗盘仪测地层的走向、倾角、倾向。

2、总体上了解庐山的“三背两向”结构,并绘制草图。

3、逐个了解庐山的各种地质地貌:飞来石寻找冰川作用的证据、龙首崖分析地貌成因、仙人洞的形成原因、三叠泉“U”型谷“V”型谷的成因、剪刀峡的地貌分析

4、掌握庐山河流袭夺的地点,成因,会用图解的方式演化河流袭夺的典型案例 5、仔细观察各类外营力作用下的地貌类型,掌握其形成机制,分析其发展趋势。 (三)实习内容: 9月5日

月照松林:构造地貌,单斜山,海拔1109m,强烈断层抬升。罗盘仪测得数据: 走向:204.5 倾向:60 倾角:50

6

岩层走向的测量: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因走向线是一直线,其方向可两边延伸,故读南、北针均可)。

岩层倾向的测量:岩层倾层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最大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度数即所求。

岩层倾角的测量: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测量时将罗盘仪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波动底盘之外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水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若测斜器是悬垂式的罗盘,方法与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右手中指按着底盘外的按钮,悬垂则自由摆动,当达最大值时松开中指,悬垂固定所指的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 9月6日

飞来石:一块巨石置于另一块之上,巨石棱角分明,表面光滑,形似飞来。 成因:

①冰川作用说:流水搬运能力有限,形成石块较光滑,而冰川搬运能力大、高、远。 ②反冰川说观点:a.从街心公园到飞来石距离短,冰川发育规模小,搬运能力小; b.条痕可能是泥石流或冻融泥石流所产生;

c.冰川学说在此缺乏根据,东部气候以干冷为特点,不利于古雪线的大幅度下降和冰川的发育。

河流袭夺:①锦绣谷袭夺西谷: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是:

a.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

b.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第一,裂点上溯不远;第二,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② 三叠泉河袭夺七里冲:原来的七里冲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绣谷。

7

③ 汉口峡水流袭夺大校场上游水流,大校场谷地伸向西南,在汉口峡转向西北后又转向西南与东谷水流汇合,下切很深,形成了袭夺河,袭夺湾成九十度转弯,袭夺河改变水流方向,长期侵蚀作用下,崖口处侵蚀向被夺河移动,沿着崖口形成一条与原先水流相反的河流,称为反向河,崖口也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大校场河流成为断头河。 锦绣谷:锦绣谷峰峦叠嶂,山高谷深,雨季时在谷底形成间歇性流水,由于流水侵蚀谷底,使得锦绣谷形成了U型谷。锦绣谷经常可以看到倒石堆,是坡地重力地貌中的崩塌地貌。锦绣谷因地质活动强烈,岩层较为破碎,山体抬升后相对高差加大,流水不断冲刷坡脚,在重力作用下崖上岩石崩落形成倒石堆。

仙人洞:为石英砂岩,岩性差异形成,初期为人工开凿,底部是层理构造,上部是垂直节理构造。

龙首崖:崩塌地貌,龙首崖也叫狮子崖,对面山峰为铁船峰,下面的山涧称为石门涧。龙首崖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得龙首崖一侧山体抬升数百米形成的断层崖。石门涧发育河流,流水侵蚀山脚,加之岩层破碎,龙首崖上岩石崩塌入谷底,倒石堆布满河谷形似百狮过海,故龙首崖又得名狮子崖。

大天池:大天池位于山顶,水面面积不大,冬不枯夏不溢:多雨季节时大天池汇水面积不大,而且有岩层裂隙渗水,所以不溢,少雨季节时茂盛的林木涵养了大量水源,岩石裂隙中储藏的水也流到天池中,另外还有地下水补给,所以池水终年不枯。 9月7日

芦林湖:冰窖,由冰斗发育而来,三面环山,地形倒置,窖口初期由于冰渍物的堆积形成冰坎,拦截上游来水,后来会被侵蚀掉。李四光先生考证芦林湖就是一个冰窖,以前的冰坎处修建了坝体。另外典型冰窖还有东谷、西谷、天花井、窑洼。 9月8日

大月山:背斜山,由大月山背斜的核部构成,出露的地层主要是莲沱组下部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由于受背斜构造的控制,山体大致呈北东—西南向延伸;因中部上升量最大,故该背斜山分别向北东—西南端倾伏。

青莲寺向斜谷:受三叠泉向斜控制而形成的向斜谷,谷地在青莲寺一带发育最为典型,而出三叠泉向东北至明火山一带甚至出现地形倒置形成山岭。

三叠泉:受横向节理密集带控制而发育形成的大型嶂谷或峡谷。山区性流水侵蚀地貌,朔源侵蚀,三叠泉地区在构造运动时抬升,并形成众多断层、裂隙,此地发育的河流沿岩层断裂及裂隙下切侵蚀,地壳抬升,形成了三叠泉地区的V型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