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法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荧光法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af53030740be1e650e9aaa

53.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第一电子激发态中最低振动能级分布 B. 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分布

C. 基态的振动能级分布 D. 第一电子激发态中振动能级分布 54. 一种物质能否发出荧光,主要取决于

A. 本身分子结构和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 B. 激发光的波长

C. 本身分子吸光能力的强弱 D. 分子结构中有无极性 55. Vit.B在440~500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发出较强的荧光,而实际测定时选用400nm激发光,其目的是:

A. 克服溶剂的Rayleigh散射光 B. 避免Raman光干扰

C. 消除容器表面的散射光 D. 克服溶剂中荧光物质干扰 56. 荧光法测定核黄素,采用硅镁吸附剂是为了

A. 保持核黄素稳定 B. 使核黄素转变成具有荧光的物质 C. 将样品浓缩 D. 使杂质与核黄素分开

57. 如果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让物质发生的荧光通过单色器,依次测定荧光强度,然后以荧光强度对波长作图,该曲线叫做

A. 荧光激发光谱 B. 荧光光谱 C. 吸收光谱 D.

58. 荧光物质的分子可以选择性吸收一定波长(或频率)的光。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可以发射出

A. 与原来吸收光的波长相同的荧光 B. 比原来吸收光的波长较长的荧光 C. 比原来吸收光的波长较短的荧光 D. 任意波长的荧光 59. 荧光法测定尿中核黄素,选择?ex和?em后,这时首先用荧光红钠调节指针

A. 必须为100格 B. 任何位置均可

C. 须调到适当的格数,使标样和样品有一较好的读数 D. 可以不要荧光红钠 60. 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形状取决于

A. 回到基态各振动能级的分布 B. 第一电子激发态各振动能级分布 C. 激发态电子能级的分布 D. 转动能级的分布

二、填空题

1. 荧光测定中激发光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较强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要避开溶剂的 光的干扰。

2. 荧光分析中,激发光谱描述了荧光分子 的特性;荧光光谱描述了荧光分子 的特性。

3. 荧光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前者测定的是 光的强度,后者测定的是 光的强度。

4. 荧光分析中可利用 和 作为鉴定物质的依据。

5. 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除了可通过荧光发射回到基态外,还可能通过 、 回到基态。

6. 在光度分析法中, 法测定的是发射光的强度, 法测定的是吸收光的程度。

7. 激发态分子将能量转变为热能而回到基态,这一无辐射失能过程称为 。

8. 荧光分析中,溶剂分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 能级,在极短时间内返回到原来的振动能级而发射出和 相同波长的光,这种光称瑞利散射光。

9. 测定荧光强度时,只有在 时,溶液的荧光强度才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

10. 在溶液中,处于激发态的溶质分子与 碰撞,把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环境,在短时间内回到 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这一过程称为振动驰豫。

11. 处于激发态的分子可以通过 、 、 等不同途径回到基态,称为 。

12. 受溶液pH影响的荧光物质一般是 或 物质。

13. 当溶液中存在能吸收一部分激发光或荧光的其它物质时会使荧光强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14. 在荧光分析中常遇到 发射的瑞利散射光和拉曼散射光。 15. 荧光分析中,F=K'C,在 条件下成立。

16. 荧光的发生是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 能级开始的,与荧光物质分子激发至哪一个能级 。

17. 荧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稍长的原因是 。

18. 鉴定荧光物质的参考依据是荧光物质的 和产生的 ,也是定量测定时,最灵敏的条件。

19. 荧光的产生是由于荧光物质分子 后,分子中某些电子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再经过 跃迁下降至 最低振动能级,最后由这一能级降至 并发出荧光。

20. 荧光分析中,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当温度升高时,该荧光物质发射出的荧光强度 。 21. 荧光定量分析公式为F=KΦI02.3abC,应用此公式的限制条件是 。 22. 在分子荧光分析中, 光谱是选择激发光波长的依据,而 光谱是选择荧光波长的依据,测定的物理量是 ,应在其 方向进行检测。 23. 测定荧光的仪器需有两个 ,第一个放在光源和液槽之间,其作用是 ;第二个放在液槽和检测器之间,以滤去 ,让 通过。

24. 进行荧光测定时,要选择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一个是物质 的光,称为 ,另一个是物质 后发出的光,称为 。 25. 影响荧光测定的因素有 。

26. 要发生荧光,物质分子必须具备 的条件。

27.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 。

28. 使用F=2.3?KI0·abC=K?·C时,其条件是 ;影响荧光测定的因素为 。

29. 荧光分光光度法中的“?”表示 ,它的含义是 。

30. 荧光分析法是测定 强度,而不是测定 强度。 光谱是选择激发光波长的依据,而 光谱是选择荧光波长的依据。

31. 荧光分子与共存物质作用,使 显著下降的现象,叫作 ,共存物质如 等,称为 剂。 32. 常遇到的荧光熄灭剂有 、 、 等。 33.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原子吸收光源。

34. 在荧光分析法中,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的前提是 。 35. 将苯、萘、蒽、碘苯按荧光效率大小顺序排列 。 36. 荧光分析法中 光谱是选择激发波长的依据,而 光谱是选择荧光光谱的依据。 37.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包括 ,其中单色器的作用为 。 38. 荧光量子效率是指 。 39. 荧光分析中,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当温度升高时,该荧光物质发射出的荧光强度 。

三、名词解释

1. 单线激发态 2. 三线激发态 3. 振动弛豫 4. 荧光激发光谱 5. 荧光光谱 6. 荧光效率? 7. 荧光熄灭剂 8. 磷光 9. 荧光

10. 瑞利散色光 11. 光谱通带

12. 拉曼散色光 13. 荧光发射光谱 15. 荧光的熄灭

14. 注明(荧光分析法)荧光强度计算式F=2.3?I0abC中和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四、是非题

1. 荧光分析的定量方法之一 ───直接比较法的定量公式是:Cx=Cs?Fx/Fs。 2. 三线激发态的能级比单线激发态的能级能量稍高。

3. 荧光测量时溶剂分子吸收光能后,电子返回到比原来能级稍高或稍低的振动能级而发射的光称为来曼散射光。

4. 由于分子在荧光发射前和发射后都存在振动驰豫,故荧光波长比激发光的波长长。 5. 荧光物质的分子型体和离子型体,各具有自己特殊的荧光光谱和荧光量子效率。

6. 荧光分析法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能力强的原因是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两个特征光谱可供比较。

7. 苯甲酸的荧光强度比苯酚的强。

8. 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相互作用,使能量转移,这一过程称为内部转换。 9. 对于具有???*共轭结构的荧光物质,其荧光强度随溶剂的极性增加而减小。 10. 为了提高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合适的办法是增加待测液的浓度。 11. 硫酸奎宁在0.05 mol/L H2SO4中,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制得的两个荧光光谱形状不同,荧光强度相同。

12. 一般荧光物质的溶液随着测量温度的降低而荧光效率提高。

13. 同一种荧光物质,在任何溶剂中,其荧光光谱的位置和强度都相同。 14. 一种荧光物质的荧光能量比激发光能量高。 15.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氢灯。

16. 用分子荧光分析法测定时,必须在溶液浓度极低的情况下进行,这是因为在高浓度下荧光物质将产生自熄灭和自吸收。

17. 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时,必须用稀溶液,因溶液浓度较高时偏离朗伯-比耳定律。

18. 荧光的发生是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开始的,而和荧光分子被激发至哪一能级无关。无19. 论电子被激发至哪一能级,多余的能量都首先以热的形式被消耗。 20. 随着温度升高,物质溶液的荧光效率增高,荧光强度增大。 21. 随着温度降低,物质溶液的荧光效率增高,荧光强度增大。 22. 荧光物质分子在光照射下激发到较高能级,在很短时间内首先因碰撞而下降到第一电子激发态各振动能级,然后下降至基态能级,从而发射出荧光。

23. 同一种荧光物质在任何溶剂中,其荧光光谱的位置和强度都相同。 24. 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不随激发光波长的改变而改变。 25. 荧光分析中,发射单色器放在与激发光垂直的方向。

26. 利用微量氟离子对铝—桑色素配合物的荧光熄灭作用,可测定氟离子的含量。 27. 用荧光熄灭法进行定量分析时,溶液荧光强度和待测离子浓度成正比。 28. 荧光分析法既可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也可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29. 在荧光分析中,应在一定的时间内,避光的条件下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

五、简答题

1. 试解释为什么荧光分析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均优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 简述影响荧光效率的因素。

3. 试述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较,在组成部件和测量光强度的布局上有何不同? 4. 试解释为什么增大入射光强度(光源强度)能提高荧光测定的灵敏度,而不能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