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d614ca0508763231121260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

一、 单选题 (95道,共95.0分)

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特点表现在内容和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 ),实施过程具有很强的行政紧急性,立法目的上更强调对权利的保障性以及法律制裁具有更大的严苛性。 (1.0 分)

[ A ] 程序上的法律性 [ B ] 执行上的严格性

[ C ] 措施上具有明显的政策性 [ D ] 适用上的临时性和预备性

2. 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 )来分级。 (1.0 分)

[ A ] 紧急程度 [ B ] 介入主体 [ C ] 伤亡程度 [ D ] 影响范围

3. 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 )。 (1.0 分)

[ A ] 分级管理 [ B ] 分群管理 [ C ] 分类管理 [ D ] 分层管理

4. 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属于( )。 (1.0 分)

[ A ] 一般事件 [ B ] 较大事件 [ C ] 特别重大事件 [ D ] 重大事件

5. 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的工作程序中的内容?() (1.0 分)

[ A ] 应急协调中心(卫生行政部门) [ B ] 疾病控制中心、医疗救助机构 [ C ] 上报国际组织

[ D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启动预案

6. 构成危机决策机制的决策主体包括中枢决断系统、(A)和协调系统。 (1.0 分)

[ A ] 应急联动系统 [ B ] 参谋咨询系统 [ C ] 物资保障系统 [ D ] 现场指挥系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 )。 (1.0 分)

[ A ] 7章、60条 [ B ] 6章、60条

[ C ] 8章、70条 [ D ] 7章、70条

8. 发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 )。 (1.0 分)

[ A ] 重大危机事件 [ B ] 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 C ] 一般危机事件 [ D ] 较大危机事件

9. 市(地)级政府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1.0 分)

[ A ] 4小时 [ B ] 12小时 [ C ] 6小时 [ D ] 8小时

10.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其中体现的是什么思想? (1.0 分)

[ A ] 多难兴邦 [ B ] 时势造英雄 [ C ] 天灾源于人祸 [ D ] 福祸相依

11.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 )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 (1.0 分)

[ A ] 民间组织 [ B ] 企、事业单位 [ C ] 民兵组织 [ D ] 社会团体

12. ( )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1.0 分)

[ A ] 企业事业单位 [ B ] 上一级人民政府 [ C ] 县级人民政府 [ D ] 社会团体

13.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 )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1.0 分)

[ A ] 县级人民政府 [ B ] 县委

[ C ] 省级人民政府 [ D ] 市级人民政府

14. 公共危机的评估机制可以分为:危机风险评估、( )和危机管理评估。 (1.0 分)

[ A ] 危机资源评估

[ B ] 现场指挥评估 [ C ] 危机影响评估 [ D ] 危机责任评估

15.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1.0 分)

[ A ] 企业事业单位 [ B ] 县级人民政府 [ C ] 社会团体 [ D ] 新闻媒体

16.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是组织回复重建的基本行政单位。 (1.0 分)

[ A ] 省级政府 [ B ] 县级政府 [ C ] 地市级政府 [ D ] 乡镇政府

17.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 )。 (1.0 分)

[ A ] 分级预警原则 [ B ] 常抓不懈原则 [ C ] 以人为本原则 [ D ] 讲究方法原则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于( )年正式颁布实施。 (1.0 分)

[ A ] 2006 [ B ] 2007 [ C ] 2008 [ D ] 2005

19.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本身具有( )特点,需要调动大量的公共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加以解决。 (1.0 分)

[ A ] 公共性 [ B ] 突发性 [ C ] 社会性 [ D ] 系统性

20.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下列选项中不包括的是( )。 (1.0 分)

[ A ] 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

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行控制

[ C ] 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 D ] 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 B ] 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

21. 根据危机决策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决策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决策原则是( )。 (1.0 分)

[ A ] 属地管理原则 [ B ] 结果优先原则 [ C ] 权力集中原则 [ D ] 强制原则

2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 )。 (1.0 分) 对工作

[ B ] 各级政府行政区划内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 C ] 各省级行政区划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 D ] 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 A ] 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

件应对工作

23.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 )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1.0 分)

[ A ] 武警部队 [ B ] 公安机关 [ C ] 检察院 [ D ] 法院

24. 对公共危机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属于( )。 (1.0 分)

[ A ] 危机风险评估 [ B ] 危机决策评估 [ C ] 危机管理评估 [ D ] 危机影响评估

25.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0 分)

[ A ] 信息发布 [ B ] 预测预警 [ C ] 评估 [ D ] 信息报告

26. 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 (1.0 分)

[ A ]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B ]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 C ] 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 D ]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 (1.0 分)

[ A ] 红、橙、黄、蓝 [ B ] 红、黄、橙、绿 [ C ] 红、橙、黄、绿 [ D ] 红、黄、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