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精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精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f8c1f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c5

专题九 古诗词鉴赏

一、(2019·泰安市宁阳县二模)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激愤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3.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1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二、(2019·泰安市东平县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面是对月的绵绵遐思,无限依恋,实则是写亲情,写对亲人的思念。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诗人却无眠,映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同时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

C.“婵娟”本义是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

2

2. 对《水调歌头》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的抒情之作。作者于中秋赏月,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B.这首词有“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的一面,又有“高处不胜寒”的畏惧,表现出安于世俗的愿望。

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全词想象新奇,境界开阔,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B.全词情感深沉平和,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

C.“何事长向别时圆”,好像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似乎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智慧。

三、(2019·泰安市宁阳县模拟)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李白乘舟渡江从遥远的荆门外,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B.颔联写高山随着平野渐渐隐去,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C.颈联写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D.尾联写作者还是更怜惜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作者的万里行舟。

2.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着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B.“江入大荒流”,着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

D.颔联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在颈联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远景与近景。

3.对这首诗主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