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评价报告灌溉用水定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贵州省评价报告灌溉用水定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f91870b0717fd5360cdcdd

省总面积的61.9%。是世界上喀斯特景观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地层从板溪群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大体分为四个区域:

1)黔东南沅水清水河及珠江都柳江流域,主要分布板溪群区域为变质的浅海相碎屑岩;

2)黔东北乌江水系北部及下游,广泛分布寒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为主的古生代地层,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

3)黔中乌江上,中游地区,以二迭系碳酸盐类岩石分布最广;

4)黔南,黔西南地区,包括乌江及南北盘江源流区,以三迭系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盘县,威宁,织金—带还分布有玄武岩。地震裂度一般为六度或小于六度。

3、气象水文

贵州地处中亚热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低,同时又处在青藏高原向东部丘陵平原过渡斜坡的特殊地理位置上,地面起伏大,冷暖空气常在此交汇,全省秋冬春三季常在准静止锋的笼罩之下,形成光热水同季,多阴雨、少日照和气候地域性差异大等特点。

1)气温自西向东逐步增高、南向北降低,河谷高,山上低。各地年平均气温在8~20℃之间,大部分地区在14~16℃之间,南部红水河和北盘江河谷地区20℃左右,是省内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东南部都柳江和赤水河河谷地区在18℃以上,东部河谷地区16.5℃左右,西北部12℃左右,海拔2500m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8℃左右。全省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多在22~26℃。极端最高气温多在34~36℃,以东部锦江河谷的铜仁为最高。1953年8月18日曾高达42.5℃。大部分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在-6~-9℃,以西部的威宁为最低,1977年2月9日曾达-15.3℃。全省无霜

5

期一般210~330天。

2)光照处于国内低值区,大致是黔西多于黔东,黔南多于黔北。各地日照时数在1050—1800小时之间,大部分地区在1200小时左右,—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日照百分数仅23~40%,大部分在25%左右。全省日平均总云量>80%的阴天日数大都在220~240天之间。日平均总云量<20%的晴天日数大都在120~125天之间。由于日照时数少,太阳总辐射量较低,全省太阳总辐射量在80~110千卡/Cm2之间,西南部在105千卡/Cm2左右,北部地区在80千卡/Cm2。最多为西部威宁的116.7千卡/Cm2,最少为北部务川的77.7千卡/Cm2,是全国太阳辐射量较少的地区之一,对喜光植物不利,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有效积温在4500—5500℃,热量仍是充足的。

3)风:全省各地以偏北风居多,偏南风次之。全年平均风速0.8~3.2m/s之间,西部和中部在2.5m/s左右,河谷地区在lm/s以下,其余地区在1.5m/s左右。全省以威宁最大,为3.2m/s。

4)降水:贵州省为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距海洋不远,降水水汽来源主要是西南季风,其次是东南季风,由于季风进退时间迟早不一和地貌条件的复杂多变,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贵州省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700mm之间,全省多数地区在1000~1200mm之间。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91mm,其中长江流域为1134mm,珠江流域为1318mm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大于河谷地区,大山体的东南坡大于西北坡。省内有三个多雨区和四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是:(1)黔东北多雨区,以松桃县的寨英1769mm为最大;(2)黔东南多雨区,以剑河县的白道1623mm为最大;(3)黔西南多雨区,以盘县老厂1762mm为最大。四个少雨区分别是:(1)舞阳河河谷到乌江中游河谷地区,以乌江河谷的江界河966mm

6

为最小;(2)赤水河河谷地区,最小值在赤水河水文站,为714mm;(3)乌江上游与金沙江分水岭地带,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4)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河谷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000mm。全省实测年降水量最大的是盘县乐民水文站,1979年降水量达2740.8mm。 全省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雨量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雨量丰沛年份甚至可达80~85%左右。

5)径流:贵州省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035亿m3,居全国第九位,约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9%。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88mm,为全国平均年径流深213mm的2.76倍。分布情况与降水情况相似,全省径流深在300~1100mm之间,大部分地区为500~700mm,长江流域平均为577mm,珠江流域为607mm。最高区位于梵净山东坡的锦江,松桃河上游,为1100mm左右,最低区在威宁县西部的牛栏江流域,为300mm。全省年径流深大于800mm的高值区有七处:梵净山东坡,雷公山地区,都匀市西北面、织金县中部,务川县洪渡河中游,盘县老厂附近,兴义市敬南附近。小于400mm的低值区有四处:威宁、赫章一带,赤水河中游地区,乌江中游地区,南北盘江河谷地区。

径流与降水的关系比较密切,除局部地区受岩溶影响外,径流的年内变化基本上与降水的年内变化相应。丰水期在5~10月,该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5~80%,多数河流最大4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6~73%。枯季—般是11月至次年4月,东部地区为10月至次年3月,枯季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其平均模数在2~6L/skm2之间,全省平均约4.6L/skm2。全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枯水期,干旱年份7~8月也出现过最小流量。

6)蒸发:全省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600~1400mm之间。由南向北递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芙蓉江上游最小,为600mm。北盘江下游河谷地区最高

7

达1400mm。

全省多年平均干旱指数的分布趋势与水面蒸发量等值线基本相似,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由西向东递减,变幅在0.46~1.41之间,多数地区在0.6~0.8之间。最大值在北盘江下游河谷地区,为1.1~1.4,最小值在黔东北为0.60以下。

全省陆地年蒸发量在450~750mm之间,西南部的南盘江河谷地区在750mm左右,北部芙蓉江流域为450mm,大部分地区在500~700mm之间,全省平均为603mm。全省总的变化趋势是南部大于北部,山的南坡大于北坡,浅丘陵地区大于深丘山区。

7)泥沙:贵州省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暴雨对坡面的侵蚀,洪水对河床的冲刷及施工弃渣等,河流输沙主要集中在汛期。全省河流输沙量西部高于东部。西部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在lkg/m3以上,中部地区在0.5kg/m3以下,东部地区则更小。在一年的河流含沙量以5~9月较大,10月到次年4月较小。

全省平均输沙模数为376T/km2。输沙模数分布规律是自西向东南递减,最大在威宁草海、水城大渡口、盘县亦资孔—带,输沙模数高达1000—2000T/km2;最小为省的东南角荔波一带,仅为15T/km2,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00~1000T/km2之间。

8)水旱灾害:贵州省境东侧是全年湿润的东南季风气候区,是冬春干燥夏季湿润的西南季风区,因此降水—般是丰沛的。但季风进退时间不一,控制时间长短不同,山区地形也有差异。这势必影响到全省降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分配。贵州有时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藏高压之间的切变区以及地面的冷锋或静止锋的影响而形成连续暴雨;有时处于强大而又稳定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而出现全省性的持续干旱。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