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110515a8114431b90dd828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

【核心提示】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云:“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

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国学大师,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被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甲骨四堂之一。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流沙坠简》等。1927年6月2日,初夏时节,颐和园内碧水青山,郁郁葱葱。上午十点左右,一辆黄包车停在颐和

1

园门口,车上坐的是位男子,五十多岁年纪,身上着长袍马褂,神情平静肃穆,肤色黧黑,颌上留两撇八字胡须,脑后拖着一条发辫。他给完车钱,又嘱咐车夫在园门口等候,随后径直走进颐和园。因为临近中午,园内游人稀少。这位男子漫步穿过长廊,来到昆明湖石舫前独坐沉思,约有半个小时的光景,然后进入鱼藻轩,点燃一支纸烟,慢慢地抽完,掐灭烟头,然后出人意料地,他突然纵身跃入湖中。距鱼藻轩十几米处,正好有一个园工,见有人跳水,立即奔来相救,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当园工们将这位男子从水中救出时,他的内衣还未湿透,鱼藻轩前的湖水虽然深不过二尺,但湖底却全是松软的淤泥,这位男子死意坚决,自沉时头先入水,使得口鼻都被泥土塞住,闻声而来的园工们又不懂急救之法,以致延误了抢救的时机,这位男子最终因窒息而死。

历史就这样被定格在了这一天。这位自沉而死的男子就是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的著名学者王国维。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云:“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曾经透彻地将人生的事业和学问解析为三种境界的静安先生,终于没有跳出自己人生的迷局,曾经轻易地出入于中学与西学,美学、文学与史学的一代大家,竟然如此轻易地跨越了死生的界限??这是时代的创痛,学者的悲歌,亦是曾经的文化转身离去时,留下的一抹悲怆的背影。

王国维,187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盐官镇,和近代许多大学者出身于书香门第不同,王家只是一个习儒经商的普通人家。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经商之余喜欢古诗文辞,金石字画,又在江苏溧阳县做过十余年师爷,虽说终生“名不出乡里”,可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所以思想并不保守,对于当时的经世之学,乃至维新思想都有所接触,这些对王国维都有耳濡目染的影响。

王国维4岁时,生母去世,父亲又长期在外,缺少母爱和父爱的王国维童年生活落落寡欢,“体素羸弱,性复忧郁”,父亲王乃誉常斥责儿子“畏葸”,说他幼年胆怯,少年又无英锐之气,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王国维的弟弟后来则说:“先兄一生淡名利,寡言笑,笃志坟典,一本天性。”

王国维16岁中秀才后,考举人数第不中。这时王父希望王国维能进新式学堂,甚至出洋留学,王国维自己也有此愿。但王父几次请人推荐王国维进陆师学堂未果,留学又因为家境无力负担,无奈之下,王国维开始在城内做塾师,没多久,他就因为与雇主关系不融洽而辞职,结果回家后遭到父亲的斥责。王乃誉说儿子不顾家贫、无筹算计,在父亲眼里,儿子科场不顺利,当塾师又不安心,未免眼高手低。虽然性格内向,不过王国维以后一生眼光颇高,骨子里有股傲气,却是从少年时就已经露出端倪了。少年王国维曾写过一组《咏史二十首》,

2

第一首述中华起源:“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屐,却上昆仑望故乡。”少年王国维的学识胸襟,在其中显露无遗。据后来在上海与王国维共事的费行简说,王国维虽然不善言辞,但他心里要是认为不对的事情,让他点一下头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听到别人吹牛胡说,从不争辩,但总是很快离开。

1898年,中国近代历史上百日维新的戊戌之年,王国维婚后刚刚两年,年方22岁的他顶替同乡到上海《时务报》担任书记兼校对,由此走出了故乡海宁。虽然王国维到达时梁启超、章太炎已不在报馆,但王国维还是在此结识了许多人中俊杰,并且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专门用来培养专业日语翻译人才的“东文学社”,由此遇到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位人物——罗振玉。

罗振玉年长王国维11岁,有才识,有能力,当时在上海已经闯出一片天地,他是“东文学社”的出资者之一。有一天,罗振玉偶然在一位学生的扇面上看到了王国维的一首咏史绝句,其中末联云:“千秋壮观君知否?墨海东头望大秦。”大为惊异,认为他有过人之才,遂刮目相看。王国维因为报馆事务繁杂,于听课之外,几乎没有时间自修,结果入学半年后考试不合格,按照规定应予退学,罗振玉特别为之说情,仍准许他继续学业。戊戌政变后,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时务报》也不得不关门,罗振玉又让丢了饭碗的王国维到“东文学社”做事。两个人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知到共进退,开始了三十余载亦师亦友直至结为姻亲的亲密关系。也正是在此时期,王国维接触到了西学,从其跟从学习英语的日本学者的文章里知道了叔本华和康德,并对他们的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0年12月,在罗振玉资助下,王国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赴日本的东京物理学校学习,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气质禀赋并不适合学习数理学科。四个月后,王国维因为足疾回国。他自此放弃理工,转而开始研究穷人生之根本的哲学,同时应罗振玉之邀帮助其编辑《教育世界》,期间王国维翻译了大量文章,开始在新学界崭露头角。

1903年,王国维在罗振玉的举荐下前往通州师范学校,这是他教书生涯的开始。1904年,新任江苏巡抚端方聘请罗振玉为江苏教育顾问,并议定在省城苏州设立江苏师范学堂,王国维随后又来到苏州任教。在这期间,王国维创作了大量诗词,其中很多作品感叹人生苦短,世事纷扰,表现出浓厚的出世思想,如《书古书中故纸》云:“昨夜书中得故纸,今朝随意写新诗。长捐箧底终无恙,比入怀中便足奇。黯淡谁能知汝恨,沾涂亦自笑余疾。书成付与炉中火,了却人间是与非。”他这一阶段的词作后来结集为《人间词话》。

1905年底,清政府废除科举,设立学部以总管全国的教育,翌年初,罗振玉被任命为学部参事,王国维随之北上,住在罗家,并在罗的引荐下在学部总务司行走。初到北京的三年,王国维连续经历了父丧、妻殁及继母的离世,这使本来就性情忧郁的王国维愈发感到人生短促、世事无常。

3

1908年,王国维发表了《人间词话》,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它已经和《宋元戏曲史》一起被看做王国维文学时代的两部巅峰之作。其中阐释的“境界”说道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而他“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的论述因其精辟贴切更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话语。

在北京的后几年,王国维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又发生了看似平常,但却对王国维今后的学术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1908年,被清政府流放到新疆的刘鄂病逝,他和罗振玉是亲家,所以他所藏的一部分龟甲在其死后为罗振玉所有,拓印为《铁云藏龟之余》。二是1909年秋,从敦煌满载而归的法国人伯希和路过北京,罗振玉携王国维等人一起去观看,大为惊奇,对其中一部分拍照影印,至此敦煌才为国内学界所知。之后在罗振玉等人的奔走下,清政府将剩余的敦煌遗书全部运到北京,放在京师图书馆。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作为清朝遗老的罗振玉害怕被清算,决定前往日本避难,王国维也携带家眷,随同罗振玉奔赴日本。京都四年,王国维因为没有收入,一家老小都是仰仗罗振玉的资助,但这也是王国维一生中最能随心所欲,远离纷扰,醉心于学术的时期。由于罗振玉事先经过周密安排,将其拥有的大量私人藏书和龟甲平安运到了日本,在日本又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王国维得以看遍了罗氏所藏的古籍、古彝器和其他古器物拓片,罗、王二人于是在学术上互相切磋,齐头并进,共同创作了《流沙坠简》一书。鲁迅曾说:“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同时,罗、王二人又对罗振玉收藏的甲骨文进行考证与释析,由此开创了为后世称道的“罗王之学”。王国维的学术方向也由此转向史学。对于京都四年,王国维后来自己总结为:“生活最为简单,而学问则变化滋甚。成书之多,为一生冠。”

而罗振玉当时在经济上不仅要资助王国维一家,还要接济自己的女婿和弟弟,时间一长,罗氏自己也捉襟见肘。于是1915年,王国维接受英籍犹太人哈同的聘请,先期回国,前往上海,担任《学术丛编》的主笔。这一时期是王国维学术上的又一个高峰,先后撰写了《毛公鼎考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等文章,彻底确立了自己在史学领域的大师地位,并受到梁启超、郭沫若等人的激赏。北京大学先后于1917年秋、1918年夏、1920年底三次邀请王国维到北大任教,但王国维说自己“有怀土之意,以迁地为畏事”,没有答应。直到1922年初,求贤若渴的北京大学派人送来了第一笔薪水,王国维才终于答应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