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期末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诊断期末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6450fc910ef12d2af9e7ec

诊断学 公卫08级02班

2.①检查方法: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于腹壁上拟检查的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有力的冲击动作,此时指端下可有腹腔脏器浮沉的感觉。②原理:因急速冲击可使脏器表面的腹水暂时移向四方,脏器随之上浮并与指端接触,从而易于觉察肿大的肝脾和腹腔包块。③注意事项:冲击触诊常使患者感觉到不适,操作时应避免用力过猛。④临床意义:常用于大量腹水患者的肝脾和腹腔包块的触诊。

3.采用深部触诊法进行触诊时应注意下列事项:①深触诊时,嘱患者平卧,屈膝以松驰腹肌,与患者谈话常有助于腹肌的松驰。②检查者的手应温暖,否则冰凉的手可剌激引起肌卫。③嘱患者张口平静呼吸,检查者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④检查脾脏时亦可嘱患者采用侧卧位。⑤下腹检查时,最好嘱患者排尿,以免影响触诊。 三、应用题

1.采用冲击触诊法;肝未触及,脾触及肿大;移动性浊音 2.E 3.A 四、名词解释

1.视诊 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浅部触诊法 是以一手轻放于被检查的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

3.深部滑行触诊法 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并在其上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常用于腹部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4.双手触诊法 将左手置于受检查器官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或脏器向右手方向推动,可发挥固定作用,同时又可使被检查的脏器或包块更接近体表,有助于右手触诊。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5.深压触诊 以拇指或并拢的3~4手指逐渐深压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常用于检查阑尾点、胆囊点、反跳痛等。

6.冲击触诊法 又称浮沉触诊法。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于腹壁上拟检查的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有力的冲击动作,此时指端下可有腹腔脏器浮沉的感觉。常用于大量腹水患者的肝脾触诊。

7.叩诊 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面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8.直接叩诊法 以右手中间3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查部位,借拍击或叩击的产生的反响和指下的振动感来判断病变的情况。适用于胸、腹部病变面积广泛或胸壁较厚的患者。

9.清音 为频率约为100~128次/min,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的肺部叩诊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10.鼓音 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正常情况下见于左侧前下胸部的胃泡区和腹部叩诊时,病理情况下见于肺内巨大空洞、气胸和气腹。

11.过清音 介于清音和鼓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到。正常情况下见于儿童,病理情况下见于肺气肿等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的疾患。 12.浊音 为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叩诊音。正常情况下常见于心脏或肝脏的相对浊音界。病理情况下常见于肺炎等因肺组织含气量减少的疾病。

13.实音 为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持续时间更短的叩诊音。正常情况下见于叩击无肺组织覆盖的心脏或肝脏。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实变。 14.嗅诊 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 9 -

诊断学 公卫08级02班

实验诊断习题

A型题

1.以下有关网织红细胞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A.为未成熟的红细胞 B.经Wright染色为嗜多色性红细胞 C.胞浆中含核糖核酸

9

D.绝对计数(24~74)×10/L E.增多提示骨髓造血旺盛

2.哪种血液病可致全血粘度增高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白细胞减少症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的是 A.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12

B.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高达(7~10)×10/L C.血红蛋白达120~200g/L

D.全身总血容量增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E.属良性和慢性增生,不具有恶化倾向 4.有关骨髓纤维化症的描述错误的为A.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可恢复造血功能

9

B.外周血中白细胞可达50×10/L C.外周血中可见各阶段幼红细胞 D.可见到幼稚粒细胞 E.外周血中可出现巨核细胞

5.有关红细胞异形症错误的为 A.RBC外周呈锯齿状突起

B.RBC可呈梨形、哑铃形、靶形等 C.主要由于机械或物理因素所致 D.可见于DIC患者 E.可见于严重烧伤患者

6.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 A.大红细胞—急性失血性贫血 B.靶形红细胞—海洋性贫血 C.红细胞呈缗钱状凝集—溶血性贫血 D.红细胞呈新月形、三角形—DIC E.红细胞呈小球形—自身免疫性贫血

7.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而确实的证据为 A.网织红细胞计数0.08

51

B.用Cr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半衰期 C.血涂片RBC破裂征象 D.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 E.酱油色尿

8.关于有核红细胞论述下列哪项错误 A.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 B.均存在于骨髓中 C.出生1周内新生儿外周血可见少量 D.正常成人外周血可一过性出现 E.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

9.下列情况RBC减少,Hb减少但应除外的是 A.妊娠中、后期 B.产后大出血 C.急性溶血 D.高原居民 E.6个月~2岁婴幼儿

10.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常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肺炎 D.多发性骨髓瘤 E.恶性组织细胞病 11.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海洋性贫血

12.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 A.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淋巴瘤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红细胞形态不整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HbS病 C.地中海贫血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淋巴瘤

14.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 B.中毒 C.急性出血 D.恶性肿瘤 E.急性溶血 15.正常人的血涂片中可见到以下哪种细胞

A.浆细胞 B.幼稚红细胞 C.幼稚粒细胞 D.异形淋巴细胞 E.网状细胞 16.在疾病进行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强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白细胞总数增高 17.中性粒细胞受损后并发脂肪变性,胞浆中出现

A.中毒颗粒 B.空泡 C.球形包涵体 D.棒状小体 E.嗜碱性点彩

- 10 -

诊断学 公卫08级02班

18.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 A.血涂片中可见幼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减少 D.血涂片中出现点彩红细胞 E.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出现Howell-Jo11y小体

19.下列除哪项外,均常出现于增生性贫血的血象中 A.Howell-Jolly小体 B.Cabot环 C.镰形红细胞 D.嗜多色性红细胞 E.点彩红细胞 20.关于嗜酸粒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93

A.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占0.005~0.05 B.绝对值<0.5×10/L(500个/mm) C.具有吞噬功能 D.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银屑病 E.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明显

21.与白细胞无关的是A.Auer小体 B.球形包涵体 C.中毒颗粒 D.Howell-Jo11y小体 E.Pelger-Huet畸形 22.关于异形淋巴细胞,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系外周血中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B.异形淋巴细胞分为三型: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

C.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但不超过2% D.病毒感染性疾病时最为常见 E.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多见 23.下列疾病血沉均增块,除外

A.多发性骨髓瘤 B.胃癌 C.活动性肺结核 D.风湿热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4.关于Rh血型系统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Rh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故在第一次输血时,往往不会发现Rh血型不合 B.Rh阴性受血者接受了Rh阳性血 液输入后便可产生免疫性抗Rh抗体

C.免疫性抗R实验室抗体产生后,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即可出现溶血输血反应 D.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的反应,是一种血管外溶血 E.我国汉族中,Rh阴性发生率高 B型题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酸溶血试验 C.抗人球蛋白试验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E.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题25~28

2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6.地中海贫血 27.G-6-PD缺乏症

28.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题29~32

29.慢性感染性贫血 30.地中海贫血 31.缺铁性贫血 32.巨幼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C 7.B 8.D 9.D 10.B

11.C 12.B 13.D 14.A 15.D 16.A 17.B 18.B 19.C 20.E

- 11 -

诊断学 公卫08级02班

21.D 22.E 23.E 24.E 25.B 26.E 27.D 28.A 29.D 30.C 31.C 32.A

A型题

1.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应除外A.粘附作用 B.聚集功能

C.释放5-羟色胺、酶等 D.可吸附于任何组织上 E.收缩功能 2.对于甲、乙型血友病诊断阳性率最高的试验是

A.凝血时间(CT) B.APTT C.PT D.TT E.D-二聚体检测

9

3.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血小板计数(100~300)×10/L B.束臂试验阴性,出血点在10个以下

C.血块退缩时间于血凝后2小时开始,24小时完全退缩 D.3P试验阴性 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超过2s

4.凝血时间延长,出血时间正常的疾病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B.过敏性紫癜 C.血友病 D.VW病 E.DIC 5.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有关的凝血因子

A.Ⅰ Ⅱ Ⅲ Ⅹ Ⅺ 因子 B.Ⅰ Ⅱ Ⅳ Ⅹ Ⅻ 因子 C.Ⅰ Ⅱ Ⅴ Ⅶ Ⅹ 因子 D.Ⅰ Ⅱ Ⅵ Ⅶ Ⅹ 因子 E.Ⅰ Ⅱ Ⅵ Ⅷ Ⅸ 因子 6.下列为DIC实验室检查,哪一项是错误的

9

A.P1t<100×10/L B.PT比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 C.纤维蛋白原<2g/L D.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减少 E.血片中破碎细胞增多 7.下列检查中哪项对于诊断血友病最有意义 A.CT B.APTT C.PT D.CRT E.BT

8.关于抗凝血酶Ⅲ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AT-Ⅲ活性增高为异常,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 B.AT-Ⅲ活性减低为异常,增高无临 床意义 C.AT-Ⅲ活性增高或减低,均可导致出血

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减低可导致血栓形成 E.AT-Ⅲ活性减低可导致出血,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 9.毛细血管抵抗力减低不见于

A.血小板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友病 D.血小板功能异常 E.VW病 10.出血时间延长不见于 A.VW病 B.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C.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 D.海洋性贫血 E.血小板无力症 B型题

A.血小板减少、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PAIgG增高 B.血小板正常、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检查正常

C.APTT延长、PT正常、其他正常 D.APTT延长、PT延长、其他正常 E.APTT正常、PT延长 题11~15

11.VitK缺乏症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

14.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小板功能异常 15.因子Ⅶ缺乏症E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