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经穴名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7508396294dd88d1d26b7d

用,行开瘀之法。如概以补塞为治,与筑堤遏流何异。治疗宜引血归经,犹导洪流入江海。故名之以海,此依治法言也。 箕门

箕,星名。在南天,凡四星,列如簸箕之形。人当敞腿兀坐时,两腿分张,形如箕状,故称箕坐。其两腿内侧,肌肉丰腴,有如鱼腹。本穴在腴肉上端,犹当箕星之门,故名“箕门”。凡穴位之曰门,曰关者,俱以其具开阖出纳意也。治淋浊遗尿、小便不通、鼠溪肿痛等症。酌取本穴,以调补泻。 冲门

本穴在气冲外侧,与之相平,故名之以“冲”。冲,突进也。本穴应症,能开阖开降,故名之以“门”。治病之上冲者,如冲疝、子冲,泻本穴以降之。病之下陷者,补本穴以升之。同此一穴,而能升降异治者,在于手法之妙用也。凡属经穴,莫不皆然,非只本穴也。 府舍

本穴在少腹之下,犹内府元气储藏之舍宅;故曰“府舍”。与手太阴之中府,命名同义。取上下相应也。中府为胸气之府,府舌为腹气之府。在腹部呼吸,有府舍、腹结之收,而佐以冲门、气冲之放,亦即往复升沉之道也。其所治为疝、痹、积聚等症。由此观之,针穴命名,乃养生静坐调气,体验有得, 而定之也。 腹结

结,凝聚也。本穴与足阳明经之外陵挨近。人当小腹努力时,则外陵处肌肉与本穴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也。更以其能治腹中积聚诸症,故名腹结。由此测之,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本穴所治之气痛,同一道理。用本穴时,可与外陵同参。 大横

本穴平脐,内应横行结肠,故名“大横”。能治肠腹气分之病。又养生家谓“脐下为“横津”,横津者,即腹内横通之径路也。按腹内器官横通用事者,肝肾门脉而外,即膈肌与结肠也。

气功养生者云:脐下有横津者,当指横行结肠言也。本穴名为“大横”,即此意也。 腹哀

哀,悲鸣也。腹鸣,即肠鸣也。人有哀泣,则气息顿促,且时一太息。又人在哀

痛至极时,常曰“柔肠百结”,或曰“令人肠断”,均是因哀及肠,肠动而腹振,皆哀气之所致也。

本穴为足太阴与阴维脉之会穴,属于纯阴。又《春秋繁露》云:“哀气太阴,而当冬。”盖以哀气主阴,阴气为用多闭结,故其主病寒中、食不化、大便脓血、腹中痛,故名“腹哀”。

“哀”又音衣,暗自悲伤也。《诗◎小雅》:“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哀,在《诗经》此节读“衣”音。但一般读“唉”,可以俗。 食窦

“食窦”即食道也。本穴与食道有关,故能治食道各症。本穴取法,须先单臂上举,以开经穴之路,然后下针,乃有疗效,有此经道之开,乃通传导谷气之路,即开通食饮之孔道也,故简称“食窦”。

附记:人在餐饭时,偶然噎塞,格忒不休,单臂上举,同时头向不举之侧稍转,则食道立通,而呃逆之气,随之舒降矣。 天溪

胸腔为人身轻清境界,其象比天,本穴平于乳房外侧陷处,故名“天溪”。治胸中满痛、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痈疖诸实症。故多用泻法,取意犹溪水顺流而出也。治乳少,可配以足少阳之足临泣,多效。取天地气交而降雨露之意也。 胸乡

乡,原野寥阔处也。即气行胸廓,得以扩张,因名“胸乡”。本穴主治胁下满,引胸背痛,不得卧转侧难,凡诸气郁(月真)实之症,有关胸廓者,取此穴泻之,以复其清旷之旧。《庄子》:“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盖喻胸怀宜空旷也。 周荣

足太阴之气,在胸部连及肝胆心包各经。又与心胃肺肾各经挨近,援引诸经,助脾统血,荣布周身,故名“周荣”。其所治症,为胸胁满,不得俯仰,咳嗽,食不下等症之因于滞郁者,俾使得以舒扩,而行驶周遍。

《离骚》:“兢周容以为度”。周,合也,容,受也。则含有周密包容之意。故下穴继之以大包。 大包

“大包”为脾之大络。其经气行径,由周荣斜抵胁肋,交贯肝胆心包各经。又与

心肾肺胃四经挨近。十二经中独此经与他经挨连最广,故以脾经为总统十二经络,称其最终斜行一段经线,为脾之大络,而名其大络之末穴为“大包”。寓广大包容,通达周布之意也。

《针灸大成》谓:“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经灌溉五脏”。则其治病之义可知。而“大包”命名之意可悟矣。

心,手少阴之脉

《灵枢经◎经脉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者,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旁(原作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极泉

少阴于六经为最里,而心脏居胸部之极深。本穴经之气,承足太阴经循经内行。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传交手少阴经。由本穴透出,循行于外,喻犹出于极深之泉也,故名“极泉”。

本穴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臂肘寒痛、胁满、目黄、悲烦,诸关于本经局部及血液变化。一般虚证。非虚之至极,不能传之至里,故用途不广。 青灵

少阴君火之气,出于极泉,犹震卦之一阳居下也。震居东方,东为春阳之起,万物借以发生。春色青青,故名“青灵”。

《大戴礼◎曾子篇》天圆章云:“阳之精曰神,阴之精曰灵”。别书有谓:神是无为之表现,灵是有为之行动。心为君主之官,通窍而藏灵,是阴之精也,故名之以“灵”;凡阴阳少壮之际,俱有生发性能。青犹少也,故名之以“青”,而曰“青灵”。喻犹青春之生气也。

再考本穴主治为目黄、头痛、胁痛、,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均属虚弱之症。针之助使神气振发,而促青阳兴起也。青阳者,东方青气之灵也。 少海

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又本穴治症,极为夏杂,牵及多经之病,有如众症来归者,故曰“少海”。所谓少者,指少阴经言也。其所治症为表表里虚实寒热以及七情志意等病,如癫狂、吐涎、项强、臂痛、齿痛、目眩、头风、气逆、瘰疬等等,即“海”之含意也。

灵道

道,顺也、远也,万事之通行也。本穴秉少阴之气;由少海直道而来。主治心痛、干呕、悲恐、瘈瘲、肘挛、暴瘖以及诸般郁滞之症,刺之俾使其灵通顺适也,故名“灵道”。 通里

本穴为手少阴之络,可由本穴横通手太阳经。其所治症为目痛、汗闭、喉痹、心热、悸动、胀满、崩漏等。凡此诸症,其由涩滞抑郁所生者,本穴统能治之。综而观之,是本穴以通为治也。故名“通里”。即通而理之也,又功通于里也。 问曰:崩漏血下,既已通矣,何得谓为涩滞?答曰:恰因正经滞涩,而血乃横溢也。喻犹槽道淤而水四溃也。当此之际,正可通因通用,以疏凿为务,俾使顺适通行。若夹坝防洪,水位愈高,其淤愈甚,四邻为泽矣。 阴郄

郄与隙通。隙为狭长之罅隙,俗称裂缝。本穴为阴经之郄穴,故名“阴郄”。治失音、振寒、盗汗、胸满,宣泻而通之。《铃灸大成◎标幽赋》谓:“一泻阴郄,止盗汗。”《百症赋》:“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玩其意,均取效于泻也。 神门

《内经》:“心藏神”。《道藏》:“玉房之中神门户。”玉房即心也。本穴为本经主要穴位。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痫等。神识不清诸症,取本穴以开心气之郁结,故称“神门”。

养生家所称玉房、洞房、紫宫、绛宫、明堂,皆喻心也。凡称门窗、户牖、沟渠、谷道等名,均具开通透澈之意。 少府

本穴与劳宫为邻;同在掌握之中,犹宫中、府中也。本穴通及心、肾,能舒二经抑郁之气。其治为烦满、悲、恐、胸中痛、阴挺、阴痒、遗尿、偏坠、太息、小便不利等症。为手足两少阴病之通达内府者,故名“少府”。犹云治少阴经之内府病也。 少冲

冲,通行而直进也;冲,幼也,和也,冲气以为和也。本经之气,由其络穴通里传接手太阳经,为由阴转阳,化阴沉之气,为阳春之和,迳行手太阳之经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