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927c1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4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 选择题(38分)

1.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布匿战争使罗马共和国 A.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B.取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C.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D.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新航路开辟 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B 联合国成立 导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 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4.“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这是参加独立战争的一位老兵的话。你认为句中的“他”是

A.华盛顿 B.拿破仑 C.玻利瓦尔 D.林肯

5.“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此喻指英国 A.垄断黑奴贸易 B.成为海上霸主

C.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

6.今年是俄国农奴制改革150周年。这场改革对俄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D.所有的农奴无偿分得了土地

7.“??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 8.“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传遍欧洲、响彻世界的被压迫人民的战歌。我们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知道的历史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法国巴黎公社

9.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而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作用是

A.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 B.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 D.加强了奴隶主的统治 10.我们今天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阿拉伯人 B.古埃及人 C.古希腊人 D.古印度人

11.注重继承和创新是人类的优秀品质。总结前人的几何学成果,将几何学的各种命题、定理和论证构成

A.荷马 B.阿基米德 C.欧几里得 D.马可?波罗 典》

1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航海家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曾经到达过亚洲的航

海家有①哥伦布②达伽马③麦哲伦 ①②③

13.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萨拉托加大 捷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列克星顿的枪

声 D.大陆会议的召开 13.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比较彻底

的资产阶级革命,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B.封建

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宏伟的纪念堂,它是纪念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美

国总统 A.华盛顿 B.杰斐逊 C.林 肯 D.杜鲁门

15.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是

A.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B.“十二月党人”起义 C.俄国二月革命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6.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 德 D.英、法、德 17.右图是美国的象征。图中人物的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文献。 该文献应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18.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欧洲文明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

A.发动“雾月政变” B.制定拿破仑法典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远征俄国

19.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废除了奴隶制度

C.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 D.摆脱了民族危机

20.“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

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1. 189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当时威胁这 一主张是

A.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22.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

计 持续时间参加国死伤人数经济损失 4年多30多国3000多万人3400多亿美元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23.《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该作品体现了( ) A.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B.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

C.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 D.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24.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B.限制王权 C.确立资产阶级政权 D.发展资本主义 曾到达过亚洲的航海家有①哥伦布 ②达?伽马 ③麦哲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第2/6页

25.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

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26.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改革( ) A.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26.《金球通史》中写到:“(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

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 ①废藩置县②西方技术③欧美学制④欧美生活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

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科学、文明和人性”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D.“环境、资源与人口”

28.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29.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围绕宗教和领土问题纷争不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弹和不安。造成这一 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A.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 B.联合国的“分治”决议 C.宗教信仰不同 D.“蒙巴顿方案”

30.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东欧剧变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

31.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选取的素材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32.①阿拉伯数字 ②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定律 ③《几何原本》 ④《一千零一夜》等文明成果,属于 东方文明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3.乐山宗教协会准备兴建一座伊斯兰教寺庙,你认为设计者应该参考的古建筑是

第3/6页

A.巴黎圣母院 B.麦加清真寺 C.印度佛塔 D.帕特农神庙

34.李华同学在复习克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 称应该定为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革 C.民族统一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35.虽然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议会而不是女王手中。 这种制度源于法律文献 A.《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36.法国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员墙,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去瞻仰过它。你认为与“公 社社员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巴黎公社 37.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作为首次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代表,你在1876年美国费城

举办的世博会上能看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应是

38.试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入网 页的是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二,非选择题(50分) 第4/6页 1.(10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