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a76f49336c1eb91a375dda

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杨耀松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5)

摘 要:水稻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250万hm2。本文介绍了目前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现状以及在发展杂交水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杂交水稻;巴基斯坦;研究开发现状;发展对策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处于24oN~36oN,61oE~71oE之间,国土面积79.6万平方千米,人口1.62亿(2006年)。水稻在巴基斯坦是继小麦和棉花之后的第三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250 hm(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1%)。2007年生产550万t糙米,2008年生产640万t糙米。巴基斯坦出产的巴丝马蒂(Basmati)香米以其细长、清香享誉全球。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水稻主产省,该省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7%,达170万hm2,该省除南部外,其他地区以生产传统的巴丝马蒂香米为主,但由于该香米的特性,单产仅有2-3 t/ hm2。其次是信德省和俾路支省,分别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22%和8%,主要种植IR-6常规水稻品种,该品种米粒中长、抗热,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从IRRI引进后,经过几十年的栽培,品种品性退化,产量不高(3.5t/ hm2左右)。西北边境省占全国种植面积3%。

巴基斯坦人以小麦为主食,生产的大米60-70%供出口创汇,因此,对引进水稻品种的米质要求甚高。

从1999年本文作者与方志辉一道,代表隆平高科与巴基斯坦Guard Agri. Research and Services 公司商谈杂交水稻合作起,近十年来,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意将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希望对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更进一步发展有所启迪。 1、杂交水稻研究现状

在巴基斯坦,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国家级农业研究单位有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PARC)和国家农业研究中心(NARC),此外,还有旁遮普省水稻研究所(位于Kala Shah Kaku)、信德省水稻研究所(位于Dokri)、核能农业及生物应用研究所(NIAB,位于Faisalabad)及其他一些水稻相关研究机构。

1976年,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成功应用,引起了巴基斯坦农业界的高度重视。1985年,巴基斯坦3人代表团对我国杂交水稻进行了考察。并在1986年从中国获得3个杂交水稻品种在NARC进行试种。试验证明,杂交水稻品种比当地品种产量稍高,但米质不太理想。

1996-1997年,两名中国科学家开始同PARC合作在信德省水稻研究所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选育材料的开发。

1997年10月,PARC同中国以及艾罕杰佛瑞签订了为期5年“在巴基斯坦合作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的协议。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杂交香稻。但由于经费问题,该合作最终没有执行。

旁遮普省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始于1999年,该研究在2000年以“杂交水稻在旁遮普的开发” 获得政府立项支持。项目内容是开发遗传材料进行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生产,杂交巴丝马蒂香米生产也是该项目中的一个内容。项目对不同来源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了鉴定评估。

作者简介:杨耀松(1063-),男,湖南澧县人,研究员,硕士。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及成果、特别是农作物种子的国际开发与推广。

联系方式:0731-84691277, 13607481760,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发办

1

2

从1993年至2006年,旁遮普省水稻研究所开展了一项为期14年的杂交水稻研究,该研究项目一是对本国及引进的遗传材料进行评估,以期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得到应用;二是对现有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适应性及米质进行评估;三是启动杂交水稻亲本选育。项目对800个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适应性及杂种优势进行了评估,与对照品种KS282相比,杂种优势在8-142%之间。许多引进杂交品种尽管产量比对照品种高,但由于米质较差,不能推广应用,因此急需开发高产、广适、烹煮及食用米质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当地亲本材料。项目还对608个测交进行了评估,从这608个测交中,共鉴定出了22个不育系,38个恢复系及52个保持系,且从地方种质资源中获得的保持系比恢复系要多。根据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筛选出了IR58025A、IR79156A、IR68897A、IR68886A、IR73328A、IR75596A、IR70369A和IR79128A等8个不育系及Bastimati385、99722、40265、PK3699-43和LG22作为恢复系用于杂交水稻的开发。项目共研发出了10个杂交水稻苗头组合,并对它们的产量及米质进行了评估。此外,项目还进行制种及繁殖技术研究,证明2:10(恢复系:不育系)比率时可得到超过1.5 t/ hm2的最高制种产量。 2、杂交水稻开发现状

从1999年起,中国隆平高科和巴基斯坦Guard Agri. Research and Services 公司合作,在巴基斯坦进行杂交水稻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1999-2000年,5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分别在信德省的杜克瑞、君纳、塔塔和谭都郡地区,俾路支省的乌斯坦穆罕默德地区以及伊斯兰堡的国家农业研究中心(NARC)进行品比试验和示范栽培,其中GNY50和GNY53在产量、米质及抗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示范产量平均达到近10 t/ hm2,个别地区甚至超过13 t/ hm2。2001年,巴基斯坦品种审定委员会(VEC)批准GNY-50和GNY-53在巴基斯坦广泛种植。从2001年开始,隆平高科不断向巴基斯坦出口杂交水稻种子,至2010年,已累计向巴基斯坦合作方出口杂交水稻种子约6000吨。从2008年开始,该公司还与隆平高科合作,在信德省开展杂交水稻种子本土化生产,2009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近1000t。该公司还计划进行抗倒伏、抗干旱品种的研发。 2001年至2006年,巴基斯坦PARC/NARC、EMKAY 公司和中国云南一家公司开展杂交水稻项目合作,目标是在巴基斯坦,特别是信德、俾路支及旁遮普省南部推广杂交水稻,培训巴方科技人员,建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营销网络。研究工作在EMKAY公司位于Farooqabad的农场进行,通过5年的努力,筛选出了一批有希望的组合。2008年,EMKAY公司已有一个组合(MKH401)通过了巴基斯坦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自2005年开始,PARC/NARC与联邦种子检验登记局合作,开展杂交水稻适应性试验。已有来自巴国内及跨国种子公司,超过80个的杂交水稻组合参加了国家区试,有一批杂交水稻组合比对照品种IR-6明显增产。

目前,在巴基斯坦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主要有Guard Agri. Research and Services(与隆平高科合作)、Emkay Seeds (Pvt.) Ltd.(与中国云南一家公司合作)、Pioneer Pakistan Seeds Ltd.、ICI, Pakistan、Monsanto Pakistan, Limited、Bayer Crop Sciences、Origa Group (与湖北省种子集团合作)、Haji Sons (Pvt.) Ltd.(与湖北省种子集团合作)、Syngenta Pakistan (Pvt.) Ltd、Dagha Corporation、Rachna Agribusiness、Auriga Seed Co等十多家公司。至2009年,已有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巴基斯坦审定推广(见下表)。

品种名 GNY-50 GNY-53 Guard-402 审定年份 2003 2003 2008 公 司 Guard Agri. Research and Services, Lahore Guard Agri. Research and Services, Lahore Guard Agri. Research and Services, Lahore 2

Guard-403 2008 Guard Agri. Research and Services, Lahore Dagha-1 2008 Dagha Corporation, Karachi Arize-403 2008 Bayer Crop Sciences MKH-401 2008 Emkay Seeds (Pvt.) Ltd. Lahore 这7个审定品种大部分来源于国内,在巴基斯坦进行品种比较、示范栽培后,经巴基斯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

近几年,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发展较快,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杂交水稻栽培面积达到6万hm2,2008年达到12万hm2,预计2010年将达到30万hm2。 3、发展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及十多年的开发,杂交水稻虽在巴基斯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想取得显著的进步,从目前来看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重视和支持不够,从杂交水稻在一些国家推广成功的经验看,杂交水稻要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关键是政府的重视程度,政策上是否对杂交稻的推广有利、有力。巴基斯坦本身不缺稻米,生产的稻米约2/3供出口,对水稻的单产要求不高,主要是要求米质要好。尽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巴基斯坦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但初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组合米质不能适应生产上的要求。因此,在1999年以前,杂交水稻仅仅局限在研究层面,政府没有花大力气进行宣传,也没有政策扶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二是本土研发技术薄弱,巴国内至今才审定7个杂交水稻品种,且大部分是从我国引进的,在成熟期、米质等多方面均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种子成本也较高。三是缺乏在杂交水稻生产上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员。 4、发展杂交水稻对策

4.1、提高育种水平,选育出适合巴国种植的亲本和强优势组合

加强与中国有关单位和IRRI的合作,广泛收集和交换种质资源,特别是适合巴基斯坦本土气候(如高温)及作物轮作特点和市场导向的种质资源。与本地种质资源杂交选育出适合本国需求的杂交水稻组合。如巴基斯坦生产的巴丝马蒂香米,米质细长清香,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价格很高,若能以它作为亲本材料,选育出众多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的亲本和强优势组合,供生产上推广应用,则无疑会有广阔的市场。

4.2、建立和完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实现种子生产本土化

目前,巴基斯坦种植的杂交水稻种子,大部分依赖进口,种子成本较高。要保证种植者能够买得起优良杂交水稻种子,必须在巴基斯坦建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实现种子生产本土化,完善种子生产、管理和销售体系。制种产量必须保证在1.5t/ hm2以上,种子生产企业才有利润和积极性,种植者才有可能买到便宜的种子。 4.3、加强对杂交水稻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

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种植时间不长,许多技术人员和农民对杂交水稻的特征特性、制种和栽培技术了解不够,往往按照种植常规稻的方法进行育秧和大田肥水、病虫害防治管理,结果造成秧龄偏长,秧苗素质差,插到大田后返青分蘖慢,有效穗数少,空秕率高,严重影响杂交水稻优势的发挥。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在重点推广地区建立杂交水稻示范农场,进行杂交水稻综合制种、栽培技术示范,二是建立培训基地,对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杂交水稻理论和实践知识及技能培训,并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电台、网络等多种媒体,让更多的种植者掌握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三是培养一批批杂交水稻推广专家和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杂交水稻技术指导。 4.4、增加国家政策及资金层面的支持

国家政策导向是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成败的关键,过来,由于巴国内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米

3

质差,不适应出口米质要求,故政府对杂交水稻宣传、支持力度有限。但近年来,由于引进的杂交水稻产量高、米质优,杂交水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巴基斯坦有250万 hm2的稻田,目前平均产量仅2.56 t/ hm2,如仅用杂交水稻品种替代目前种植IR-6品种的30%的地区(75万hm2),每公顷按增产4t计算,则可增产300万t稻谷,每年可为巴基斯坦多创汇15亿美元。因此,从长远来看,政府一定要增加投入,建立健全杂交水稻种子研发基地,对初次栽种杂交水稻的农户,在种子、农药、化肥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扶持,增强农民种植杂交水稻的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孝高. 孟加拉国杂交水稻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 杂交水稻,2003,18(1):49-51

[2] M. Akhter, M. Sabar, M.A. Zahid, and M. Ahamd. Hybrid R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Pakistan[J]. 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6(5): 795-801, 2007

[3] S.S. Ali, M. Akhter, M. Sabar and M.Ahmad. Evaluation of rice CMS lines from diverse male sterility sources in Pakistan[J]. J.Agric. Res., 253-260, 2007, 45(4)

[4] M. Akram, A.Rehman, M. Ahmad and A.A. Cheema. Evaluation of rice hybrids for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three different environments[J]. J. Anim. Pl. Sci. 70-75, 17(3-4): 2007 [5] 方志辉. 十年一探—为了丰衣足食有世界.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M], 2009

Current Status of R& D and Strateg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in Pakistan

Yang Yaosong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410125, China)

Abstract: Rice is an important food and cash crop in Pakistan, it is planted on an area of about 2.5 million ha. The article introduces current status of R&D and strategies on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in Pakistan.

Key words: hybrid rice; Pakistan, current status of R&D; strategie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