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笔记【1-4章】【本科】WORD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物流学概论》笔记【1-4章】【本科】WORD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b236c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8

第一篇 物流总论

第一章 物流概述

第二章 物流的分类与形式

第一章 物流概述 本章关键词: 物流、 商流、物品、物流学、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理念。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P2-3 2.如何理解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P4 3.如何理解物流的概念与内涵?P6-10 4.请简要说明物流活动的构成。P11-12 5.什么是物流的生产性和社会性?P13 6.请简要说明“物流学”的课程定位。P15 7.结合实际说明物流的地位与作用。P15-16

8.“黑暗大陆”和“第三利润源”的内涵是什么?P17-18 9.为什么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18

10.物流系统与物流一体化理念的区别在哪里?P19-21

第一节 商流与物流

一、 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二、流通的内容 1.商流; 2.物流;

3.信息流和资金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1.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分离;”信汇“、”电汇“;”托收承付“;”三角结算“ 2.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预购;赊销;分项付款 3.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4.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第二节 物流的概念

一、物流概念的起源;1915年阿奇·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74年鲍尔索克斯《后勤管理》等 二、“物流”称谓的由来;1956年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PD\物的流通\于70年代末直接引入二战期间,美军建立了“运筹学”丰富了“后勤学”,于80年代初引入 三、物流的定义;

1.历史上的物流定义:日本通商省物流调查会;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日本专家汤浅和夫;1976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美国察尔斯·塔夫;1985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1985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1994欧洲物流协会;1998美

国物流管理协会

2.对物流的通俗解释:“物流”泛指手持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

3.物流概念的未来:从社会经济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中的物质运动到生产环节内部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位移;从实体移动的技术手段到组织运动的方法都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重点:中国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裤袋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四、物流活动的构成 1.包装活动; 2.装卸搬运活动; 3.运输活动; 4.储存活动;

5 .流通加工活动; 6.配送活动; 7.物流信息活动。

第三节 物流的性质和作用

一、物流的性质

1.物流的生产性;A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

B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物流的社会性; /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社会属性 /社会形态 /交换关系 3.物流的服务性。 /军事 工业 商业 企业 国民 国际 /提供后勤保障的服务性活动 二、物流学科的形成

此前的物流分散的其他经济活动之中,没有体现出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价值。

1.物流的学科分支; /物流与物流管理是两完全不同的概念 /人们对物流的重视最初只能通过【物流管理】才得以体现 /人们在不同层面{*****}研究物流的多种问题【物流经济】 /为了实现物品实体的流动,物流活动必须借助于各类设施、设备或工具【物流工程】

2.物流学科内专业设置;物流管理(我国最先开支的学科分支)、物流经济、物流工程

3.“物流学”的课程定位。 /属于专业基础课的范畴 /提供规范的概念基础和结构范式。 三、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2.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3.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4.物流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行重要因素; 5.物流是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四、有关物流定位的两种常说

1“黑暗大陆”学说;美国 管理学家 彼得·德鲁克 1962 《财富》杂志《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泛指整个流通领域 /针对物流而言 /客观评价 /哲学抽象性 /启迪和动员作用 2.“第三利润源”说。日本 西泽修 1970《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 第一、第二利润源

第四节 现代物流理念 GB/T18354-2006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服务用户 /建设,,潜在 /竞争手段策略 /核心竞争力来源 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 /物流的核心是服务 1985年PD改名Logistic /物流服务的层次性变化: 基

本服务、增值服务、“零缺陷”服务、超值服务。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四、物流系统化理念;/ 定义 / ”效益背反“ / 实质是经营管理 / 合理化 /复杂,庞大系统

五、精益物流理念; /Lean Logistics / 核心是力图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三者建立相互联系的能力 /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 /供应链一体化 七、物流联盟与合作理念;1.物流企业;2.第三方物流; 3.物流外包; 4.全球化物流。 八、绿色物流理念。

第二章 物流的分类与形式 本章关键词: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物流、社会物流、地区物流、国际物流。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企业自营物流、外购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与联系。P26-27 2.怎样文化课企业的销售物流及其功能?P31

3.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区别在哪里?他们的意义何在?P32 4.我国家电物流的主 要模式有哪些?P35-36 5.请说明快递的分类及其服务形式。P38-39

6.举例说明你曾经接触过的行业物流有哪些。P33-41

7.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说明矿产资源分布与国内物流之间的关系。P42-43 8.国际物流的特点有哪些?P44-45 9.简述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P45-46

第一节 物流的分方法

一、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P26

区别:主要体现在服务、管理、技术和经济等方面。

服务:多元化、多样化、专业化、综合化、规范化、标准化。 管理:方法现代化,目标 整体代,组织网络化。

技术:基础设施系统化与网络化,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产业的信息化电子化。 经济:产业发展成熟化,投入产出比稳定化,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自营物流、外购物流、第三方物流 三、企业物流、行业物流、社会物流

1.企业物流: 管理层; 控制层; 作业层 2.行业物流:协作 共赢 统一

3.社会物流:全社会物流的整体 物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4.其他分类: 企业边界分;适用性;管理属性;视野范围;先后次序; 活动范围等

第二节 企业物流

投入----转换-----产出 (生产性 ; 流通性)物流的核心部分 /能控制、合理化、最成熟/企业物流是某个节点,通过生产物流完成节点内的空间和时间转换过程,通过供应物流和销售来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 一、供应物流

1.其概念: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GB/T18354-2006) 2.供应物流的结构:采购(采集、评价、反馈);供应(负责原材料的计划和控制;领取物料、送发物料);库存管理(核心)和仓储管理(转换点 接货、发货、保养) 二、生产物流

批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 、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类型:由其产品的种类、产量及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企业的生产结构、工艺流程和

工艺装备,有关密切的联系。 三、销售物流 1.概念

2.功能:调研与预测;开拓市场;制定方针、策略;编制计划;管理合同;组织销售;售前中后服务;经济性分析。 四、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

生产----流通-----消费 / 废弃物品 / 废旧物品 / 生产中、流通中、消费过程中生产。 1.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概念: /使用价值不一样

2.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意义: /回收物流是社会资源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再利用);回收与废弃物流合理化的经济意义(效益、成本);回收与废弃物流的社会意义(减少污染)

3.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特点:A.小型化、专用化的装运设备;B.简单的储存包装要求; C.多样化的流通加工;D.低成本的要求

第三节 行业物流

我国的行业物流还处在不断发育之中,按领域不同分类为生产的与流通的。 一、汽车物流

2004年5月18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正式成立。

1.汽车物流的含义: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物流配送。 桥梁 衔接 对接 2.汽车物流的分类: 供应链流程;作业对象性质;活动范围;汽车类型。

3.汽车物流的特点: A.技术复杂性;B.服务专业性;C.高度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 二、家电物流

1.家电物流的特殊性:A.季节性明显;B.库存周转率低;C.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 2.家电物流模式:

A.海尔模式-----自营物流模式; /一手抓客户需求;一手抓全球供应链 B.安得模式-----美的集团独立事业部;/向内作为“第三方”,向外独立拓展业务 C.安泰达模式-----合资物流公司模式;

D.伊莱克斯----外包模式 /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充分利用第三方优势。 三、零售物流

家电的、医药的、烟草的、超市的、图书的

1.含义:零售商对商品从供给地到消费者移动的实际流程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2.零售物流的特点: A.规效益明显; B.小批高频订货; C.商品种类多,储运形式多样; D.流通加工的地位高; E.逆向物流比较普遍。

四、农产品物流

1.概念: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以实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作业为手段的一种行业物流形式。 强调了客体是:农产品

2农产品物流的分类:空间范围;性质范围;是否外包;农产品种类不同;. 3.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其“第三利润源”更加丰富

A.源头的分散性;B.资产的专用性;C.加工的增值性;D.对通道的依赖性。 五、快递

1.概念:收件后,按要求,以最快速度运送到另一地点的指定收件人并掌握信息,可查 2.快递的分类: 距离与跨境与否;寄递对象;服务模式(门/桌/机场、门桌、专差) 3.快递的特点:A.经济适用性;B.快捷安全性;C.高科技性; D.服务性。 六、军事物流

1.概念:王宗喜: 指军事物品经由采购、运输、包装、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最终同抵达用户部队被消耗的整个运动过程。 理论上与商业物流目的、理念、手段、方法相同 2.军事物流的特征:

A.军事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B.国防仓库地位的特殊性; C.军事物品的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