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bb5e7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5

涉及军事进攻中节节胜利,排除B。三则材料都没有涉及太平军进攻的对象是洋枪队,无法推断出始终以洋枪队为劲敌,排除D。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权,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A. 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B. 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 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 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对三权分立的原则并没有在法律上体现到位,这恰恰说明革命派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并没有违背三权分立的原则,故选C而排除B;题干不能体现AD,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A. 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 B. 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 C. 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 D. 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 【答案】A 【解析】

孙中山的意思是说,我国因为处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所以签了一些不平等不平等条约,这使我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了破坏,故选A;题干没有说到是否承认中外不平等条约,故排除B;列强的侵略本质是要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孙中山并没有看到,故排除C;1924年孙中山才认识到要废除不平等条约,20世纪初还没有认识到,故排除D。

11.下列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它最早流行于

A. 1924—1927年 B. 1927—1937年 C. 1937—1945年 D. 1945—1949年 【答案】A 【解析】

从歌词“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等可看出是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所以选A项;B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符合题意;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歌词“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即可判断出是国民革命,结合国民革命时间选择即可。

12.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此战,中国军队“倾力以赴”的结果是 A. 破坏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 B. 保卫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 C. 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D.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推断中国军队“倾力以赴”进行淞沪会战。但淞沪会战失利,没有保住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也没有保卫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南京,故A、B项错误;淞沪会战与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无关,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首要功绩在于粉碎了日军“三月灭华”的计划,故D项正确。

13.《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和平共处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

材料“《共同纲领》”“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可知,新中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故B项正确;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针对帝国主义的。 点睛:材料“《共同纲领》”“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是解题的关键。

14.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B. 新时期法制彻底完善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不许任何违反党纪国法的人逍遥于法纪制裁之外,故可知国家要推进依法治国,故A项正确。B项中的彻底完善的说法错误,1980年我国法制制度在重建和发展中,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反腐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家要推进依法治国,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而是强调国家要推进依法治国,排除D。 15.下图中历史文件的发表,表明

A. 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 B. “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 C.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冷战”结束两岸关系缓和 【答案】A 【解析】

图中历史文件是1979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它的发表,表明中国政府改变了对台湾的基本态度,由原来的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故选A;“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是在该文件发表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故排除B;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两岸关系缓和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不是冷战结束后,且与题干无关,故排除D。

16.按照法律规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选举法还规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它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特点? A. 主权在民 B. 分权制约 C. 轮番而治 D. 法律至上 【答案】C 【解析】

由“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它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可知,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担任公职的机会,故选C;ABD均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

17.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