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西方文论整理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d751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b

黑格尔的理念既有抽象性,又要求实在性。柏拉图的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不生不灭),黑格尔的理念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艺术的理念与哲学中的概念不同(美与真不同),理念不等于概念,艺术美与哲学逻辑中的真都可视作理念,真作为理念,作为事物的本质、普遍性存在,不呈现于意识;美作为理念,要有指定的存在形式,要在外在世界中实现自己,直接呈现于意识。哲学的真可以作为抽象概念存在,艺术美则不能,只能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再高明的艺术家也不能离开具体形象单凭概念去进行艺术创造。理念不等于客观实在。理念的感性显现,更接近概念所体现的本质,“是从一大堆个别偶然的东西中捡回来的现实”。

②“感性显现”是美的形式、美的外观(指理念的感性化、具体化)。美是理念的外观、放射,只有当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样式时,艺术美才得以实现。“感性显现”同感性事物相联系。理念完满地贯通于感性形象,感性形象无处不表现理念,达到水乳交融的一致。

③“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它的深刻性在于论述了艺术的辩证统一关系,充满辩证的艺术思维。 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作品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可以见闻感知的;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要诉之于心灵。二者是统一的。

“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显现出来,并不是为着他们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形状、模样;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 艺术是个别与普遍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作品所提供的观照(思考)的内容,不应只以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必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的东西。”

一件艺术作品,我们能接触到、见到的是它直接显现给我们的样子,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者是形式、外在因素。它之所以对我们有价值,不是它直接显现的形态,而是指引我们进入内在的意蕴。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包涵着理性的辩证的艺术思维,强调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西方文论史上

对艺术本质、美的本质探讨的总结。它克服了经验派只重个别感性事物而忽视理性、理性派只注意普遍概念而忽视个别感性事物的弱点,强调二者的统一,在美的本质的探讨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值得注意的是在统一中,黑格尔注重的仍是理念的作用,理念是美的基础。“美的事物除了理念外,没有别的内容。”在美的本质的认识上,黑格尔颠倒了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犯了首足颠倒的错误。

2、自然美与艺术美 (1)自然美:

黑格尔认为,自然是纯感性物质的、自在的,无美可言,谈不上精神理念。出现了人,生命才有美可言。自然美是因人而美,只有在自然形象附合某种概念(精神),体现出精神的灌注与精神相统一时才显出美。

“有生命的自然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了它本身,也不是由于它本身为了要显现美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 自然美的几种情况都是为人而美的。如自然物的外在和谐具有愉悦动人的效果,体现一种内在情感或精神意蕴而显得美。自然景象感发、契合某种心情、与人的情绪相对应、契合。自然物显出某种精神的特点。 (2)艺术美:

艺术美是内在精神心灵的自由体现在外在事物中。艺术是主体心灵的外观体现。它主要把生气、精神灌注于生命形象,要对外在事物进行“清洗”,抛却偶然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把本质特征显示出来。艺术家在“想象”中把意蕴与形式、情感熔于一炉。因此,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表现更高的理想、更严肃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精神劳动。艺术美是人的实践与创造,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在人把他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了一种博大的完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

艺术正是按照人的心灵需要来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在外在世界留下人心灵的烙印,复现人自身的人性化世界。美的创造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上,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现的美,心灵及其产品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就比自然要高多少。”

(3) 艺术美的实现:

艺术美作为理想,不能体现为普遍概念,而是要转化为有定性的存在,这就涉及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情节、矛盾冲突。 ①理想性格:

理想性格是包含、体现内在精神的人物性格,是普遍精神灌注的生命个体。黑格尔认为理想性格应该有三种品性: 丰富性(整体性)。性格的多方面性。它是丰富的、多样的,不是单一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性格寓言式的抽象品。” “人不只具有一个神来形成他的情致;人的心胸是广大的,一个真正的人就同时具有许多神,许多神各代表一种力量,而人却把这些力量全包罗在他的心里,全体奥林匹斯神都要聚集在他的胸里。”

明确性(特殊性)。在诸多性格特征中必须有一个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否则,性格就无重点,无确定性。 “要显出更大的明确性,就需有某种特殊的情致,作为基本的突出的性格特征来引起某种确定的目的、决定和动作。但如果把这界限定得过分死板,以至使人物仅仅成为某种情致的完全抽象的形式,那么一切生气和主体性也就会完全消失了,而这种艺术表现也就会因此枯燥乏味。??所以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但尽管有这个定性,性格仍必须保持生动性和完满性,使个别人物有余地可以向多方面流露他的性格。??”

坚定性。人物始终一贯忠实于自己的特点、忠实于自己的“情致”,具有独立自主性。它有自己的性格发展逻辑,根据自己的意志发出动作。在性格发展的每个阶段,虽然有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但人物始终保持自己的统一性和内在发展的必然性。 理想性格需具有以上三个特征,艺术表现出这样的性格,才真正实现了艺术的理想,创造出艺术的美。理想的性格的“主要原则就是要有一个丰富充实的心胸,而这心胸中要有一种本身得到定性的有关本质的情致,完全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里。艺术不仅要把这情致本身,而且要把这种渗透过程都表现出来。” ②理想环境:

黑格尔论环境时,涉及这样几个概念:一般世界状况、情境、情致。 一般世界状况指一般背景,时代背景或社会背景,精神文化生活。如法律、道德伦理、宗教、习俗等信条、理想。它们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又称普遍力量。一般世界状况包括自然、现实的物质关系、精神关系的总和。人与这个总和发生联

系,并在其中活动着,这个总和也是性格形成、展开的基础、背景条件。 情境是指一般世界状况的具体化,引起人物动作、展示性格的“机缘”,人物性格产生活动的具体背景。是一般世界状况具体化、特殊化,更特殊具体的前提,环境的个性化表现,导致冲突,引起动作。

情致是普遍力量或一般世界状况在人的个性中的体现。一般世界状况内化为人的主观情绪、人生态度、价值尺度、渗透在人的内心世界当中。这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即情致。它既是理性的,又是意志的。一般世界状况具体化为客观情境,同时也内化为主观方面的“情致”,外在“情境”引起内在情致的矛盾冲突,艺术形象、艺术典型是性格与社会力量的统一。 理想的环境:包括理想的一般世界状况和理想的情境两方面。理想的世界状况、社会时代不是原始时代,也不是现代,而是古希腊的英雄时代。这个时代人和社会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人有独立自足的个性,社会道德观念没有僵化为刻板的法律秩序,个人就是法律,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判断、意志、选择去行事,充分自主的。英雄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的。劳动带来自给自足,带来创造的欢乐。因此,随处都可以见出新发明所产生的快乐,占领了新事物的新鲜感,欣赏事物的胜利感。在这些事物上面看到人的心智的结果、自身本质力量的实现。

理想的情境是冲突的情境,普遍性转为个别具体的事物,与其它事物处于对立状态,本质上的差异、对立,导致冲突,这样的情境才具有严肃性和重要性。冲突不是动作,但却是动作的开始和原因,冲突的情境是理想的情境,最适合艺术理想的表现。

3、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说

黑格尔以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出发,考察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程度;另一方面,考察了艺术发展的历史,论述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艺术类型。 (1)、 象征型艺术:

这是最初的艺术。理念只能借用客观事物“隐约暗示出它自己的抽象概念,或是把普遍意义勉强纳入一个具体事物。” 所谓象征,黑格尔解释说:“是一种在外表形状上就可以暗示出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符号。”它使人意识到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个事物所暗示的普遍意义。象征就是一种暗示,以具体事物暗示普遍意义。所以“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模棱两可的”,形式与内容不完全吻合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是一种象征关系,形式压倒内容,物质压倒(大于)精神。最典型的象征艺术是原始的东方建筑,印度、埃及、波斯的神庙、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