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六七年级过渡性衔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六七年级过渡性衔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f21cfd6f1aff00bfd51e03

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浅谈六七年级过渡性衔接

摘要:笔者从事小学高段数学教学20余年,在对小学毕业生数学学科发展状况跟踪调查时发现: 初中与小学的数学教材相比较,明显体现出“深、难、多”等特点,特别是面临从算术到代数、从具体到抽象、 从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向立体的、三维的几何图形纵深发展的“飞跃”,学生的思考深度陡然增加,思维广度蓦然拓宽,因此,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模式也应有一个质的跨越。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不能一下子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不少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一到初中后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如何让学生平稳的进行过渡,如何做好六七年级数学教学知识衔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小学数学老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六七年级 数学 过渡性衔接 教学内容 思想方法 只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我们就不难看出:从教学内容上看,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材都是围绕“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展开,但是从具体教学内容看,小学的知识内容是具体形象的,而初中的知识内容是抽象的。因此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方法是有差异的。小学阶段的教学往往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究,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练习机会多,检查面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而初中因教材内容多,教学时间紧,课堂上没有多少复习时间,有些知识就要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加以掌握与巩固。在近几年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我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