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良作文教学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陈华良作文教学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14cbdc50e2524de5187e15

陈华良作文教学论文

爱惜芳心也倾吐,并教桃李闹春风

——新课标背景下有效指导高三学生作文的几个重要实践和理论思考

平和一中 陈华良

论文提要:在新课标 、新高考背景下,我们为有效指导高三学生作文,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注重写作实践,并积极进行理论思考: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海西特色。二、关注时文评述,思考社会人生。三、灵活有效应对,拓宽阅读视野。

论文关键字 新课标 新高考 以人为本 海西特色 思考人生 有效应对 拓宽视野

论文正文

接天新叶无穷碧,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新课标 、新高考背景下,我们为有效指导高三学生作文,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注重写作实践,并积极进行理论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海西特色

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性的思考、开放的理念、宽阔的胸怀、包容的心态、宽广的视野,认真学习,批判并借鉴各种写作理论,关注各位名家的成败得失,取其精华,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有效指导学生提升作文能力。

文学是人学,欲作文,先做人。欲作文,欲教作文,先教做人。我们应该把教学生做人作为教育第一重要任务,不能见“文”不见“人”,不能纯粹作技巧上的指导,而应该贯彻“文以载道”的思想,

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常识,如: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尊重生命,关爱弱势群体,把爱心献给社会。学会宽容、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信心和能力,有意识地把他们放臵于艰险的环境和挫折之中,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困境中冷静沉着,逆境中昂扬奋发,顺境时兢慎进取,让他们深知“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倒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保持忧患意识。总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这个基础上,谈作文技巧和方法。根据新课改精神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抓主体、低起点、稳步伐、快反馈、勤反思、要务实”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不仅教会学生掌握写作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

突出海西特色。海西特色强调“闽台特色”、“闽台渊源”,强调闽台文化倾向,闽台同根同源。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促进两岸文化教育的交流,增进海峡两岸亲情和青年学生的友谊。我们结合《论语》、《孟子》等经典文化学习,选择“忠孝、仁爱、信义、谦逊、助人、创新、尊师、笃学、修身、勤俭”等话题。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法竞赛、举办文化讲座等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让青年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关注时文评述,思考社会人生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有较强的现实感。从作文材料的选择及命题人的意图来看,材料所呈现的内涵体现了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正暗合当前社会主旋律的弘扬,很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应更多地以关注现实的目光来展开论述。

关注现实,必然关注时文评述。时文就是有关社会热点的新闻类短文,这类文章往往含有能够引起人们思索的话题。经常阅读这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写时文评述,可以提高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时文评述,一般要求针对某一则或几则新闻中涉及的现象进行简要的评述。评述可以表彰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也可以批评错误观点或言行。时文评述在表达上属于议论手法,需要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作为高考题的时文评述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条理清楚,言简意赅,自圆其说。

关注社会,是育人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同时,也是优秀高考作文的重要元素。需要指导学生养成思考与判断的习惯,生活中许多事件错综复杂,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生活,提高考生的判断力和分析水平。

引导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经常作思辨性、哲理性思考,发展高三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观高考优秀文章,作者的思考和议论均具有一定的历史的厚度和理论的高度,具有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厚的素材储备,给人一种成熟感。

文章是思维的果实。文章生成的整个流动过程,无不体现着作者

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在选材定题时,需要观察力和直觉力,在立意构思时,需要推断力和想象力,每一环节的深入,都是思维的推进。文章要有新意,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就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最富于生命力,创新思维在人的文章生成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可见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是趋向于素质教育的高考的需要。

三、灵活有效应对,拓宽阅读视野

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显现出最大的变化是对作文的文体要求: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这是福建高考自主命题以来第一次对写作文体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针对性极强的“纠偏”,也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缺少丰富的内容。经常是提笔头脑空空,下笔废话连篇。众所周知,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可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虽然课标要求学生高中阶段加强课外阅读,但实际情况则是多数高中生不愿或无暇读书。既然多数学生阅读不足,作文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文教学与训练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就应该千方百计,灵活有效应对,拓宽阅读视野。

重视议论文规范训练,尤其是重视新材料作文的训练。尤其是审题立意训练。首先要认真审题。尽管近年高考作文题淡化了考生对作文审题的要求,但审题仍需重视。重视文章布局谋篇,突出三要素,积累掌握并运用时尚素材,实现经典素材与时尚素材相结合,拓展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