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上)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期中综合检测(2019~2020学年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沪科版八上)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期中综合检测(2019~2020学年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19b62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dc

(2)用“”表示允许汽车通过的速度不能超过80千米/小时,若汽车匀速驶

过隧道用了2分钟,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过隧道时(选填“遵守”或“违反”)交通规则。

15.(2012·毕节中考)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运动,速度大小为m/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 运动。

16.(2012·遵义中考)在遵义市“双创─巩固”活动中,许多学校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同学和家长们利用周末在人行横道处争当“文明监督员”。若行人闯红灯就吹哨笛提醒,那么哨笛声传到闯红灯的行人耳中的传声介质是;某人行横道宽25m,亮绿灯的时间为25s,则行人至少要以______ m/s的速度才能安全穿过该人行横道。

17.(2012·莱芜中考)“苍峡雷鸣”是莱芜八景之一。每逢雨季,那飞泻的瀑布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可闻数里。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在工业方面,超声的典型应用是对金属的无损探伤和超声测厚两种。只要将超声传感器固定在装置上,它就能“悄无声息”地探测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这里的“悄无声息”指。

三、简答题(10分)

19.2012年元旦起,全国所有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如图为从徐州至济南的火车票

(1)请你从火车票中提取两条有用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丽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她发现对面并排停着一列列车。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请你分析小丽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0.(7分)(2012·青岛中考)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在各次实验中,要注意使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 结论 由实验得出: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

21.(7分)小明与科技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种降落伞,他们准备利用一幢30层的楼房(每层楼高度相同),探究这种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①降落过程中速度可能不发生变化(做匀速运动) ②降落过程中速度可能越来越快(做变速运动)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方案:

①让降落伞从30楼阳台自由下落到地面,分别测量时间; ②重复以上过程,再做两次; ③计算速度。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请你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五、计算题(14分)

22.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有一节宽为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1000m/s的高速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10cm,则列车的速度为多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要素,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

2.【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状态。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和岸边的山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竹排为参照物,岸边的山是运动的。 3.【解析】选D。本题考查路程和物体运动位置变化的概念。图中两次走的路程不同,但位置变化相同,故D正确。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速度含义的理解。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一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即表示在“一日”内通过的路程为“千里”,故“一日千里”与物理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最接近。

5.【解析】选C。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重物从高处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重物在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所以,重物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10m/s,但不能为0。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不同物体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的声音。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通过五线谱判断出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是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所以1s内的振动次数变多。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超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