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当今粮食安全问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浅谈我国当今粮食安全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242f3b6bd97f192279e94b

地数百万亩。在被侵占的土地中,大量农业用地被开发成了小产权房。截止到2006年,耕地面积如果再损失1.5%,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就将失守。而这18亿亩耕地保障了中国85%的粮食供给。一旦这一底线被突破,国内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那么中国也将在粮食问题上面临受制于人的风险。

其次是耕地质量的退化。因为所减少的耕地绝大部分是城镇乡村周边产出能力较高的良田好地,即使通过“占一补一”的方式在耕地数量上能保持“平衡”,整体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弱化。另一方面,耕地质量的退化也表现在水土流失、污染和盐碱化、沙化、土壤养分的失调及物理形状的恶化方面,耕地质量的下降对粮食产量增加构成威胁。

3. 水资源及基础设施制约

中国水资源首先在自然分布上就呈现出极其不平衡的状态。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面积占36%,水资源却占81%;淮河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64%,而水资源仅占19%。北方农区水资源短缺最甚的要数黄河流域。而降水量最少的是黄河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旱作农区的灌溉农业发展将受到限制。在北方的一些缺水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先天不足,仅为世界人均的1/4左右。近年来,人均水资源量从2001年的2112.5立方米/人下降到2005年的2097.8立方米/人,而用水总量从2001年的5567.4亿立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5572.6亿立方米。现在对水资源的需求已超过了河流和蓄水层所能维持的持续开采量。

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灌溉设施特别是节水灌溉设施缺乏,抵御灾害能力很弱。

4.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是因为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很大。而且我国素来有“务农者乃末流”的观念,真正较为优秀的人才往往不屑于涉足农业生产。农业可以说是我国人才资源支撑最为薄弱的产业。

5. 农业科技投入较低

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共培育出40多种农作物,近5000个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新组合。仅研究和推广杂交稻一项,20多年累计增产粮食2.4亿吨。可见科技投入的巨大作用。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开发还主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及科研单位承担,农户自己的科技投入还很少。

6. 消费结构的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最突出的就是由直接消费谷物转向间接消费谷物,即消费更多的肉、蛋、奶和粮食加工产品。而消费更多的畜禽产品则意味着更多的粮食(通常2公斤粮食才能产出1公斤鸡肉,4公斤粮食才能产出1公斤猪肉)。加上酒类的消费,中国的粮食消费(包括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必然会大幅度攀升。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据估算,城市人口每增加1%,全国工业用粮增加1.81%,饲料用粮增加1.0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将带动粮食消费量的增加。

事实上,中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粮食消费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7. 粮食政策未达预期目的

中国先后出台的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以到达粮食平安目的的重要政策主要有两项:其一是粮食维护价政策,其二是粮食直补政策。这两项政策都在一定水平上维护了粮农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从经济角度剖析,政策并未到达预期目的。

首先,粮食种植面积并未增加。当前,中国农民收入依然较低,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786元,同期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倍。而粮食种植的比拟收益低于经济作物,农民为进步收入,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是其必然的选择。固然粮食维护价政策和直补政策对粮农停止了一定的补贴,但是由于补贴金额和经济作物的收益相比有较大的差额,所以农民并不会因这两项政策的出台而大量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其次,政策本钱较大,降低了政策效益。中央出台的粮食维护价政策,本是为了维护粮农的收益,但是客观上形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位置。国有粮食企业停止压级压价收买或回绝收买,严重地损伤了粮农利益,粮农因而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粮食直补政策是将补贴资金直接补入农户,但是由于农户数量宏大,且粮食种植面积核对、资金入户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政策执行本钱急剧增加在所难免。有些中央政府为减少政策执行本钱,直接按人均分,或按户均耕地面积均分,使粮食补贴未真正补贴粮食消费,且额度较小(每亩10元左右),难以增加粮食消费积极性。

8. 新型耗粮工业的发展

世界化石能源价格的持续飙升,诱发了人们对于替代能源的兴趣和需求,利用粮食作物作为原料生产能源已经成为人们一项重要的可行性选择。但是,在现有粮食生产状况下,将粮食作物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将加剧人类食品或动物饲料

供应的紧张状况。

近年来,中国的玉米种植地区纷纷建起大大小小的乙醇厂。它们为了生产,开始跟动物饲料生产商抢夺原材料。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12月公布的统计数字,2005年,工业加工消耗的玉米多达2300万吨,几乎占当年中国玉米产量的16.5%,比2001年增加了近一倍。玉米加工业的过快发展,导致玉米需求量上升和饲料供求关系紧张,结果造成了玉米短缺。尽管2006年中国玉米是大丰收的,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价格在过去9个月里上涨了30%。玉米价格的上涨还进一步带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不能利用粮食生产燃料,因为粮食安全比能源更重要,而且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有着更加重要的政治意义。2006年12月底,中国政府叫停了所有的在建项目,规定今后所有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9. 粮食进出口和国际因素对我国影响增大

在WTO规则运行框架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已越来越受到国际投机资金及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等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近年来向美国等国进口了大量粮食,目前尚处于合理范围,但若我国粮食产量下滑严重,在粮食上受制于人将对我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将产生不利影响。

10.自然灾害的影响

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尚未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状态,粮食产量难以稳定。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各种自然灾害袭击我国也越来越频繁,目前,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已经达到4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1.25%。其中,水蚀面积179.42万平方公里。我国的粮食受灾面积由50年代的平均每年2500万公顷上升为90年代的4942万公顷,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50年代的42%上升到90年代的50%。

1998年的洪涝灾害,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遭灾,2150多万公顷的农作物受灾。我国因自然灾害粮食减产量由50年代的平均每年380万吨增加到90年代平均每年2300万吨,其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50年代的2.1%上升到90年代的5%。

据预测,由于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厄尔尼诺等现象的影响,中国将进入自然灾害频发时期,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有加剧的趋势。

2 确保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是国民经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是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农技人员、农民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政策、管理、科技、市场等多种办法有效集成,以增加粮食产量为核心,辅之以搞好流通,“藏粮于地”、“储粮于库”。

1. 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在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组织粮食合理分配和流通。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丰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由数量上的满足,向品种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发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6.7%和67.7%,下降到2002年的37.7%和46.2%,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但在粮食供求稳定的形势下,也一度出现“粮食多了”的杂音,动摇了粮食基础地位,淡薄了粮食安全意识。在粮食连续丰收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正视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其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亿亩,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其二,我国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粮食的持续增产。其三,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库存减少,供求紧张。当今世界,粮食出口国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

2. 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