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二三四章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教育学一二三四章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3dc1758e9951e79b892754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教育是( )。

A 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B 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

C 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 D 人类与其它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 2.教育起源于( )。

A 人类早期的心理模仿 B 人类的生产劳动

C 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C 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自( )阶段开始,自然科学就成为学校内容的组成部分。 A 原始教育 B 近代教育 C 现代教育 D 古代教育 4.教育同生产劳动分离是( )。

A 原始教育的特点 B 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D 古代教育的特点 5.学校产生于( )教育阶段。

A 古代 B 原始 C 近代 D 现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 古代教育 B 近代教育 C 教学方法 D 原始教育 7.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8.“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

A 非制度化 B 前制度化 C 制度化 D 义务教育 9.( )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 印度 B 埃及 C 雅典 D 欺巴达 10.教育学就是研究(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 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 B 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 C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D 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 11.“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 )教育的思想。

A 全民 B 终身 C 民主 D 现代

12.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 孟子 B 荀子 C 墨子 D 孔子 13.道家主张教育要( )。

A 有教无类 B 非攻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 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德谟克里特 15.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 《论语》 B 《大学》 C 《学记》 D 《中庸》 16.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论演说家的培养》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17.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 )编写的。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 D 昆体良

18.哪部教育著作被人们看做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洛克的《教育漫话》

1

C 卢梭的《爱弥尔》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9.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 B 福禄贝尔 C 陶行知 D 陈鹤琴

20.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 )的代表。 A 人文主义教育学 B 存在主义教育学 C 实用主义教育学 D 要素主义教育学 21.在研究方法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在某一地区的全面情况或对某一单位全面情况的了解,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A 全面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个案调查 22.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学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3.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 A 50年代后 B 60年代后 C 70年代后 D 80年代后 24.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A 杨贤江 B 蔡元培 C 李大钊 D 王道俊 25.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

A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B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 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26.杨贤江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新编教育学》 B 《教育学》 C 《新教育大纲》 D 《实用教育学》 27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28.1632年英国哲学家(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 培根 B 斯宾塞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赫 2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称为是( )。

A “教育学的雏形” B 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 C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30.狭义教育主要是指( )。

A 家庭教育 B 职业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会教育 3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物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32.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 面向全体学生 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3.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论述了教学的四阶段,即( )。 A.明了、联合、系统、想象 B.明了、联想、系统、手段 A.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D.清楚、明了、系统、方法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

2

种复杂的 活动。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的区域。 3.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 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一个基本环节,其最突出的目的就是培养 。 5.“终身化教育”概念以“ 、 、 ”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 6.战国后期,《礼记》中的《 》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儒家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7.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到形式化,再到 教育的演变。

8. 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9.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 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0. 的产生和 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1.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即 、 、 、 、 、 。 1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 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13.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

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14.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目标。

15.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布: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 。

16.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中《 》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17.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中。 1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 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 》。 19.德国哲学家 认为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20.瑞士教育家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21.英国哲学家 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 的《 》为标志,美国 的《 》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三 简答题。

1.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P10-11 2.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P12-13 3.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P14-15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P11-12 5.简述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P15-17

3

四.论述题。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你的便。”

请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它在哪些方面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思想。P8-9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D 5.A 6.D 7.D 8.A 9.C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B 17.D 18.D 19.A 20.C 21.A 22.A 23.B 24.A 25.A 26.C 27.C 28.A 29.B 30.C 31.C 32.A 33.C

二、填空题 1.社会 2.社会性 3、人的身心发展 4、全面发展的人和各级各类人才5、生活 终身 教育 6、学记 7、制度化 8、学校 9、学校系统10、文字 文化 11、礼 乐 射 御 书 数 12、身心 13、亚里斯多德追求理性 14、凯洛夫 15、助产术 16、论语 17、理想国 18、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卢梭 《爱弥尔》 19、康德 20、裴斯泰洛齐 21、洛克 22、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杜威 民本主义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科学技术 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A 生产力 B 文化 C 科学技术 D 政治经济制度 3.生产力对教育起( )。

A 辅助作用 B 决定作用 C 主导作用 D 促进作用 4.(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发展 D 文化发展 5.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

A 文化传统 B 受教育者的需求 C 生产力的水平 D 教育的规模 6.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 A 校训 B 班风 C 校风 D 校存 7.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

A 社会经济制度 B 社会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 文化传统 8.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 专业结构 B 学科结构 C 科技结构 D 生产力水平 9.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 第二次革命后 C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C 信息革命后 10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 第二次革命后C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C 信息革命后 11.“金字塔形”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

A 网络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大众教育 12.“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 )的特点。

A 网络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大众教育 13.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

A 学校精神文化B 学校物质文化 C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 学生亚文化 14.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