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4464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4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参考答案:

三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试查找有关资料,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写一篇短论,陈述你的观点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深入领会第3段的内容,思考“力”“志”“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态度,并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分析这种态度给作者的政治改革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经过所见获得的启示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理想和后来坎坷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学生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变法的成败、教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