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旱稻优良品种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旱稻优良品种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7933c0d5bbfd0a795673c6

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旱稻优良品种简介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 我国旱稻育种及种植现状

近年来旱稻育种、试种、示范、产业化工作得到国家和各省高度重视,我国旱稻品种综合性状的遗传改良已取得突破,尤其对旱稻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的改良进展很快,其产量和品质已逼近水稻。我国旱稻广泛分布于西南山区、南方丘陵、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广大地区。目前种植面积虽只有约500万亩,但正在稳步快速发展。2000年国家旱稻区域试验启动,大大加快了我国旱稻品种培育与应用步伐。据统计,自1986~2005年的二十年间我国共有58个不同旱稻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些品种或品系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西、贵州、云南、陕西、山西、辽宁、吉林等地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了试种示范,产量一般达到5000-6000kg/hm2,高产7500 kg/hm2以上,是世界陆稻平均产量水平的1-2倍。 二 我省旱稻育种及种植现状

安徽省在旱稻育种方面一直较为薄弱,近年来也没有大的进展,除了安徽省绿色食品所选育的“绿旱1号”外,基本没有其它替代品种。“绿旱1号”近年来在安徽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实施“以旱稻除草剂带动全省旱稻发展”的项目以来,该品种小有影响。 “绿旱1号”的优点是产量较高,水旱田两用;缺点是口感差,高感病虫害等。农民要求种植好的品种。目前旱稻发展势头强劲,单一品种不能满足农民选择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还易导致重要病虫害大流行。必须尽快筛选出优良的替代品种或品种多样性才能降低种植风险和促进旱稻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多年来征集全国近40个品种(目前国审旱稻品种58个)进行适应性筛选研究,已经选择到产量高、高抗病虫害、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口感好的旱稻品种(系)8个,其中有粳稻、粳糯、香稻、籼稻、杂交稻等。2008年在霍邱县、五河县、阜南县、等地进行扩繁,目前各个品种长势良好。 三 适合安徽种植的优良旱稻品种

经安徽农科院植保所多年多点的筛选、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一)适合安徽种植的现有优良旱稻品种有:

1、中旱209

中旱20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旱稻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审编号为国审稻2004052。2006年获得国家农业部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为CNA20030487.9。其生育期适中,抗旱性中等,米质优,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广,适合在长

1

江中下游以及华南、西南等缺水或干旱、易旱的地区种植。

此品种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项目组连续多年的适应性试验和精选,目前品种的性状较审定时已有较大改善。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下游组国家旱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93千克/亩,比巴西陆稻增产19%。而经过精选的中旱209经安徽的肥东县、定远县及潘村湖农场、寿西湖农场多点的示范表明,其平均产量可达350-400公斤,高产的可达500公斤以上。

特征特性:中旱209属籼型常规旱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直播栽培,全生育期105-125天,平均111.7天。株高94.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出苗齐,分蘖力强,前期长势旺盛,后期转色好,谷粒细长,颖壳秆黄色。平均有效穗21万/亩,穗长20.4厘米,每穗总粒数87.4粒,结实率73.6%,千粒重26克。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中旱209糙米率78.9%,整精米率59.4%,粒长7.1毫米,长宽比3.3,垩白率12.5%,垩白度1.7%,透明度1级,胶稠度40.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9%,主要指标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

该品种适合在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种植,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要求足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条播行间距25-30厘米,播种量3-3.5公斤;撒播播种量3.5-4公斤/亩;播种深度2-3厘米。

2、郑旱2号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1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郑旱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稻90-18×陆实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常规粳型旱稻品种,全生育期120天,比对照郑州早粳迟熟9天。株高91.6厘米,根系粗壮、发达,耐旱性强,生长旺盛,分蘖力较强,茎秆较粗;叶片较宽大、稍披,剑叶较长;穗长20厘米,散穗型,平均每穗总粒数86.1粒,实粒数66.8粒,千粒重30.4克。抗性:叶瘟5级,穗茎瘟1级,胡麻叶斑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8%,垩白率91%,垩白度24.9%,胶稠度9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国家旱稻品种黄淮地区中晚熟组区试,平均亩产328.4公斤,比

2

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1.5%,居8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335.0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3.7%,达极显著水平,居10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9.2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21.0%,居3个参试品种第一位。

该品种属中晚熟常规粳型旱稻品种,全生育期120天,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旱性较强。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省的黄淮流域和陕西省的汉中地区夏播种植。在黄淮地区夏播,要求6月上旬抢时播种,最迟不能晚于6月15日,亩播种量8公斤,播深2厘米,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

3、沪旱15号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72 品种名称:沪旱15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品种来源:七秀占/中旱3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旱稻。在长江下游作一季中稻旱作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1.1天,比对照中旱3号迟熟10.6天。生长整齐,苗期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叶片挺直,青秆黄熟,每亩有效穗数20.0万穗,株高103.0厘米,穗长20.7厘米,每穗总粒数144.3粒,结实率80.6%,千粒重21.3克。抗性:抗旱性1级,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2%,长宽比3.0,垩白粒率15%,垩白度2.2%,胶稠度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0%。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长江下游旱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7.33公斤,比对照中旱3号增产36.71%(极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9.84公斤,比对照中旱3号增产26.04%。

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较高,抗旱性强,中抗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湖南、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的部分旱情较轻的丘陵地区作一季旱稻种植。适时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浸种,条播行距33~40厘米,穴播宜宽行窄株,行距为26~28厘米,株距16~18厘米。一般每亩播种量为2~3公斤,穴播每穴播种5粒左右。播后覆土深度2~3厘米。

3

(二)正在开发中的适合安徽种植的后续优良旱稻品种有:

1、皖辐香旱1号(香旱1号)

品种名称:皖辐香旱1号(香旱1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滁州市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 CH-9506辐射选育

品种特性:中籼稻,优质,香型。全生育期120天;株高98cm,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分蘖力强,前期长势旺盛,后期转色好,谷粒细长,颖壳秆黄色,青杆黄熟。

产量及品质、抗性:经2006年和2007年在合肥市郊、舒城县杭埠镇、潘村湖农场两年三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亩有效穗20万,穗长25cm,穗粒数180粒,结实率88%,千粒重23.5g,平均亩产565㎏,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5.8%,增产显著;米质达到国家3级米标准;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达到3级;抗旱能力与对照品种中旱3号相当。

该品种可作为旱直播、水直播稻或插秧水稻栽培,适合在安徽各地种植。作直播稻时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旱直播要求足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条播行间距25-30厘米,播种量3-3.5公斤,撒播播种量3.5-4公斤/亩,播种深度2-3厘米;作插秧水稻栽培时同一般水稻。

2、皖旱1号

品种名称:皖旱1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旱3号选

品种特性:中籼稻,优质。全生育期125天;株高105cm,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分蘖力强,前期长势旺盛,后期转色好,谷粒细长,颖壳秆黄色,青杆黄熟。

产量及品质、抗性:经2006-2007在合肥市郊、舒城县杭埠镇和凤阳县两年三点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亩有效穗20万,穗长28cm,穗粒数22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4g,平均亩产600kg,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6%,增产显著;米质达到国家3级米标准;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达到3级;抗旱能力较强。

该品种可作为旱直播、水直播稻或插秧水稻栽培,适合在安徽各地种植。作直播稻时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旱直播要求足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条播行间距25-30厘米,播种量3-3.5公斤,撒播播种量3.5-4公斤/亩,播种深度2-3厘米;作插秧水稻栽培

4

时同一般水稻。 四 栽培要点 1杂草防除

重点放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喷雾处理。技术要点:在土壤墒情湿润或浇透水的条件下,用旱稻除草剂 “田盼” 进行土壤封闭喷雾处理; 2)对未能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田块,当旱稻1.5-2.5叶期(播种后8-12天),杂草基本齐苗时用“真对路”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2 施肥技术

一般结合整地施农家肥1000公斤/亩和三元复合肥20公斤/亩,4-5叶期追施尿素10公斤/亩和氯化钾10公斤,孕穗至始穗期可适当追施尿素5-8公斤/亩。 3 水的管理

播种后浇灌出苗水,保证一次性全苗非常重要;孕穗至灌浆期是旱稻对水分特别敏感期,如遇持续干旱天气应及时补充水分。 4 病虫害防治

播种时要进行种子包衣或种子药剂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虫。在旱稻生长季节要注意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