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考试小学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两学”考试小学教育学简答题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8b4e31f111f18583d05a3d

4. 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1. 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

本质特征;

2. 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3. 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能对社会上的各

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人生问题。

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殊性?

1.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 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的身份是什么?

1. 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2. 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3. 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因此,对中小学生的全面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未成年学生享有哪些主要的权利?

1. 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

2. 学生的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1.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 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3. 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共同做好校舍维护和防护工作,不得使未成年的学生在危

及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校舍中及教学设施中进行学习和活动;

4. 对侵害学生各项人身权的行为应积极予以劝阻、制止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学生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1. 遵守法律、法规;

2.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职业的性质是什么?

1.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1. 传道者角色; 2. 授业、解惑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 管理者角色; 5. 父母与朋友角色; 6. 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2. 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3.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为什么要具有广泛的文化素养?

1. 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2. 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

3.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做事、

怎样健体,没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宽厚的文化底蕴是不行的。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1. 敬业。敬业是使其他素养成为可能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成为一名教师的第一要素。也就

是说,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过程中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其次,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

观;再次,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3. 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联系实际谈教师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

1. 评价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状况,而不是仅凭考试成绩; 2. 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志,但不应成为主要和唯一的标准; 3. 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衡量学生各项基础素质的发展状况。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1. 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1)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2)符合学生的认识

水平和心理点。(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容易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的讲授)

2. 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

什么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哪些内容?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1. 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2. 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3. 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请详细阐述师生关系理论。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这是有关师生在教学

中关系的最简单阐述。

1.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

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1.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 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

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2.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

响。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做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做出反应,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什么是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意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首先,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其次,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再次,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 课程理论。

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1. 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2. 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3. 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可分为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

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

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实际上是指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什么是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

1. 学校应设置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