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竞合策略探讨【文献综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竞合策略探讨【文献综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a70914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2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竞合策略探讨

一、资料来源简介:

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1、通过电子图书馆上查阅相关的期刊论文等得到有关信息。2、通过图书馆的图书以及相关书籍等得到有关信息。3、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得到有关信息。4、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及课本上的内容得到有关信息。 二、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评述:

随着长三角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临港工业的提升,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对促进宁波与上海两地经济发展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急剧的竞争,沿海港口需要实施竞合战略。通过竞合,港口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实现各方利益,还可以促进港口发展,提高港口服务。

【1】

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占了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吞吐量的90%左右,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两大港口。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在近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港口资源的竞争,并在相互的博弈中发展成长。港口竞争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两个不同港口之间,为了市场份额、客户、货源、资本投资、知识以及增值活动而进行竞争。

关于宁波-舟山港和上海的的历史,曹屯裕(1995)认为两港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古代两港是各自发展,近代是此消彼长,现代是优势互补的关系。近代宁波区位优势不如上海,一直作为上海的支线港存在。上海港地理位置优越,腹地资源广阔、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发展得较早也较好。宁波港相对于上海港来说发展得较迟,但是它的自然条件优越,随着现代港口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化的发展,加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宁波港的港口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成为上海港在长三角地区的强劲对手。

茅伯科(2005)也指出,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竞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l986~l995年,港口逐步走上市场争揽货源,竞争主要集中在腹地件杂货和散货货源的争夺上,在这一阶段港口建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第二个阶段是 l996~2002年,20世纪 90年代,上海港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之后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就展开了对集装箱枢纽港的争夺,此时两港之间的竞争较为突出。第三个阶段是 2003年至今,两个港口的竞争已经从一般的箱源竞争转向高层次的资本输出、资源重组和网络构筑。

我们从上述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宁波港与上海港的竞争由来已久,但是合作的态势却一直没有出现。直到2007 年春天,随着谋求合作的恳谈沟通、高层定期互访等四大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两个大港之间进而探索在资本、技术、业务等多个层面展开合作,最终两个大港审时度势,走向了竞

【4】

【3】

【2】

合。那么,就目前状况而言,两个港口之间的合作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了呢?茅伯科(2005)在《长三角港口的竞争与合作》一文中指出:“尽管从省市政府到港口管理部门和港务集团都在谈加强合作,但实际上长三角港口之间竞争动力还在加强。”

【6】

【5】

唐巧天(2008)在《回眸与展望:上海港

【4】

与宁波港的发展历程》一文中指出:“地缘上的紧密,使上海与宁波间关系的博弈仍在继续。” 然

而,宁波市副市长苏利冕在2009年曾公开表示:“宁波此次融人上海 “两个中心”建设,是抱着 ‘合作大于竞争’的想法。”

我认为,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的现状可以说是相对于合作而言仍然大于合作的现象。尽管已经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从竞争走向合作,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两港之间的合作,怎样才能实现港口的开放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双赢是两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难题。

Wouter Jacobs(2007)在《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rt Competition Institutional Analyses of Rotterdam、southern california and dubai》一文中提到两个港口间竞争的产生,是因为货物可以由不同的港口来运往某一目的地。

【2】

类似地,陈继红、真虹(2008)指出,

宁波港与上海港合作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港口合作发展的软环境的薄弱,具体包括区域分割壁垒限制、竞争行为扭曲、“同质化”竞争、整体协调缺乏、干支对接不畅。王晓萍(2008)认为这两港之间港口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各自为政和条块分割、竞争远大于合作,包括存在争夺腹地和货源的激烈竞争和在诸多方面缺乏合作。HUANG Youfang、GAO Gengjun、CHEN Huaili、YANG Bin(2006)在《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China’s main coastal ports》一文中认为港口之间存在功能重叠的问题,他们指出上海港希望宁波-舟山港可以放弃自己一部分的集装箱业务来支持洋山深水港,以避免港口功能的重叠。

【1】

【8】

【7】

到底现在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之间的竞争是否超出了适度竞争范围?前面提到,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影响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竞合的因素主要是区域的划分、过度竞争以及缺乏合作,也就是说普遍的观点认为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存在着过渡竞争的问题。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竞争必然有利于港口的发展,但是过度的竞争则不利于港口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优势企业的跨地区合作、重组、联盟,而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存在着过渡竞争的问题。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两港之间的竞争在合理范围之内,只是合作有待于加强。茅伯科(2005)认为:“衡量是否适度标准就是看有多少港口在竞争中衰落了,如果是极个别港口集装箱业务衰落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是不适度竞争。如果有一定数量港口在竞争中同时衰落了,那么,肯定是超出了适度竞争范围,就值得关注和解决。从现在情况看,笔者认为长三角港口之间的竞争基本上是正常和适度的。”

【6】

针对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竞合的现状,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建议:

1,完善合作竞争的机制。樊如森(2008)认为完全运用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来管理和

分配港口资源,则是造成港口过度重复建设与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王晓萍(2005)也提出“两港要全面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由于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的分割,存在着各种体制和机制方面问题,阻碍了两港的互动发展进程。

【10】

【9】

2,合理分工。周琴(2007)认为上海港利用宁波港口的深水航道,突破自然条件限制。宁波港可以学习上海港在港口建设、港口服务和港口管理等方面的成熟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11】

张幸(2009)

也指出,上海港与宁波港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性,可以从级别与功能两方面进行合理分工,以实现两港的竞合。

【12】

3,正确定位。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到底是何种关系,不同的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殷为华、徐长乐(2002)认为宁波-舟山港要建设成为上海港的中转港和深水外港。

【13】

曹有挥、

李海建、陈雯则(2004)认为宁波港“在客观上已逐渐成为介于枢纽港与喂给港之间的另一种新的港口形态——大型深水直挂港口”适用双枢纽港模式。

【15】

【14】

庄佩君、徐峰(2005)等则认为上海港和宁波港可以

三、笔者观点与今后的发展趋势评述:

目前,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竞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可以说两港的竞合是大势所趋,国内外学者关于两港竞合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着,关于竞合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着,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本课题提出关于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竞合策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更好的实现竞合,首先,我们有必要对两个港口在功能、定位等各方面进行新的整合,因为,从上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竞合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港口功能的重叠。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两个港口的“同质化”竞争。此外,两个港口之间缺乏整体性协调,没有整体意识,各自为政,很难协调发展,这就造成了港口之间的合作不够。当然,这样的整合不仅涉及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两大港口,还涉及到宁波与上海这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同时,这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由政府出面进行港口整合以及竞合机制的完善持必然会加快推动两港竞合的进程。其次,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还应该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尽快建成健全的航运服务体系,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如果能够提高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在航运服务业方面的发展,那么将不仅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有利于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的合作与发展。最后,还应该注重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全面协调的低碳绿色港口。 四、参考文献:

[1]HUANG Youfang,GAO Gengjun,CHEN Huaili,YANG Bin.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China’s main coastal ports [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06(05):1~7

[2]Wouter Jacob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rt Competition Institutional Analyses of Rotterdam、southern california and dubai[M].Nijmegen:Academic Press Europe-Nijmegen,2007, 47~48 [3]曹屯裕.宁波上海港的历史轨迹与现代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95(6):90~95

[4] 唐巧天.回眸与展望: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发展历程[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30~34

[5]朱文晖.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2. [6]茅伯科.长三角港口的竞争与合作[J].水运管理,2005(2):1~4

[7] 陈继红,真虹.长三角港口合作发展探讨[J].港口经济,2008(09):29~31

[8]王晓萍.宁波与上海两地港口经济互动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5):85~89 [9]樊如森.长三角港口间的竞争合作机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4~29 [10]王晓萍.宁波港与上海港的互动合作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130~134 [11]周琴.宁波港与上海港的寡头竞争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01):17~21 [12]张幸.上海宁波港口“竞合”之路有多远[J].中国水运,2009(4):10~10

[13]殷为华,徐长乐.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功能定位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 11(4):300~304

[14]曹有挥,李海建,陈雯.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J].地理学报,2004 (6):1020~1027

[15]徐峰,庄佩君.双枢纽港模式托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J].中国水运,2005(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