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科学社会主义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c3120c52ea551810a687e5

使现在也是如此,将来也许还会如此,因为这种斗争是当今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问题不在于是否承认这种斗争,而在于用何种手段解决这种斗争)。7)中国是一个家长制和集权传统极为强大的国家。如何克服这些封建传统的影响,在当时实际上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关注,使它在新的制度下得以死灰复燃,并造成了个人崇拜与集权传统的恶性循环。8)一小撮投机分子和野心家混入党内,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而煽风点火、推波助澜,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

1959年夏天的那个庐山会议,是曲折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次分析这段历史我就老在想:如果我们党有健全的政治生活制度,不只是依靠干部的个人修养来保证健康政治生活的存在;如果我们有效地抵制了个人崇拜、家长制、一言堂等封建余毒的侵袭,使社会主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如果当时社会上没有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思潮、没有国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攻击和苏联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批评,毛泽东没有根据这种情况对形势做出错误的估计;如果毛泽东不是那样地坚持自己的观点、那样地追求社会主义的纯洁完美、那样地想迅速发展国家;如果彭德怀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在中央开始纠正错误之初就提出意见;如果采取另外的方式;如果提出意见的不是彭德怀;如果不是毛泽东与彭德怀、张闻天之间过去就积有不满;如果能做到不凭感情和意气用事;如果党内没有随大流、“刮大风”、“墙倒众人推”的不正常现象;还有,如果毛泽东和彭德怀都不是那种个性;??如果上述条件存在,会出现那样的庐山会议吗?如果没有那样的庐山会议,后来的中国又会怎样走呢?

人们也许不同意我们这里采取的方法,但我们认为,正是这些历史上不曾存在的如果,说明了中国为什么有那样一个“十年动乱:众多特定历史条件叠加在一个必然性规律上的产物。 (七)、曲折时期的基本认识

综合上述分析,对曲折时期我们有以下基本认识:

(一)曲折时期与过渡时期的发展都贯穿着同一条主线,那就是“拉动论者”和“准拉动论者”两种思路的矛盾斗争。这一矛盾按照其固有的发展趋势,在中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演变出了它的最坏可能----“文化大革命”。但是,由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这一事实,却绝对得不出在中国不该建立社会主义这样的结论,因为“文化大革命”只表现了社会主义中国众多可能发展途径的一个特例。而且,尽管有那样的曲折和干扰,我们的建设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有事实摆在那里,我们不再列举。

(二)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十分注重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十分注重克服一些旧社会的、资本主义的腐朽现象,所以,曲折时期之后,尽管在指导思想上走向了极左,尽管经过十年内乱,一些好的东西曾一度受到损害,但由于那种为实现美好理想的不懈努力,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高出资本主义、更高出封建制度的健康的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党和政府仍有很大的威信和号召力,种种社会丑恶现象也基本得到杜绝,全国人民仍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绝对不能忽视这一点,因为它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迅速有效地组织社会行为,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曲折时期,我们在探索中走了一段很大的弯路,八大的召开,明明昭示着我们几乎已经接近真理,然而,后来却因为一个反右倾就开始步入迷途,而且越走越远,最终酿成大错。对于这一点,事后分析起来感到十分可惜。可是,冷静地看,如果我们没有反右倾是否就能避免这段弯路呢?我们以为:即使没有那些历史的巧合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建设实践中照样要走一段弯路,照样要犯一些错误,因为:只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带来“拉动论者”和“准拉动论者”两种思路的矛盾斗争,这对矛盾的固有发展趋势必然有可能招致失误的到来;但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如果没有那些特定因素的影响,我们可能不会犯那样大的错误、受那样大的挫折。

(四)如果没有对政治形势的错误分析,没有那些特定因素的影响,这段历史也许会按照这样的逻辑正常发展:“冒进—挫折—反冒进—前进—新的冒进—新的挫折—新的反冒进—新的前进??待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条件逐步具备之后,走向新的发展”,这样,即使走些弯路,但总的格调还是正常的,我们取得的成就也将更大;然而,我们却恰恰对政治形势做出了错误的估计,恰恰受到那些非历史必然定律因素的影响,结果,这段历史却按照另个逻辑不正常地发展了:“冒进—挫折—反冒进—政治领域的反右—政治批判——新的冒进—新的更大的挫折—新的反冒进—政治领域更激烈的反右—政治大批判(逐步成为中心)——十年动乱”。

革命胜利后的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既有历史必然定律,又有历史必然因果);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要走一段弯路也是历史的必然;然而,走象“文化大革命”那样大的一段弯路,更多却是历史必然因果的作用,并非历史必然定律。这是我们通过分析得出的基本看法。 (八)反思

前面曾经指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给后来的实践者预备了发展和建设的太多可能的途径和结局:你有

49

可能走得很好,也完全有可能走得很差。到了这里,我们必须分析一个很令我们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实践了一种很差的、抑或不理想的结局。

在分析之前,必须先解决人们对这个问题本身的质疑,因为他们可以拿出大量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结局并不是很差的:苏联不是很快地实现了工业化吗?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吗?即使有那样的成就,但其一,这些成就并非最佳;其二,这些成就并不能证明制度的优良;其三,带来这些成就的制度并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的精神;第四,经济的成就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最后,这些成就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被得以充分发挥。

现在回到正题:明明有好坏两种结局,可为什么我们却偏偏走出了坏的结局呢? 1、革命和建设

关于落后国家能否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或者说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以及关于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开展的民主主义革命如何顺利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即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论问题),自十月革命时期就有争议。可以这样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活动家和理论家们、而且一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地解决的问题。

按照一般模式,对落后的、半封建国家来讲,应当先行开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么,落后国家可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或进行以建立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国际形势的客观分析,得出结论说:这种革命不一定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首先爆发,相反,可能在资本主义比较不发达的国家首先爆发。这一结论已经为现代社会主义革命的众多实践所证实。

那么,革命胜利了、推翻了旧有统治以后,能否、如何及时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呢?对这个问题,却一直就有不同的看法。一些改良论者认为,革命(那是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以后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后由共产党采取合法斗争等形式,团结、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待资本主义发展到相当程度,为社会主义革命打下足够的基础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中国的陈独秀就是这种观点。还有一些激进派认为,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应当“不断革命”,在革命进程中无所谓阶段。俄国的托洛茨基就是这种观点。更有一些盲动主义者主张“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的王明就是这种观点。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革命的两个阶段,即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认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仅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能够建立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指出:“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的人民呢?”(《论我国革命》,《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阶段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通过在政治上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和在经济上打倒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直接衔接起来。

现在回过头来看: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改良者虽然一直在奋斗却也一直没有成功,激进派和盲动者的论点也都已被近代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所推翻,只有列宁、毛泽东等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他们革命理论的可行性。

然而,建设的历史却又告诉我们,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列宁曾一度提出:“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十月革命一胜利就搞社会主义。然而,在经受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挫折以后,1921年便开始了向国家资本主义的策略性后退,开始了“是非常慎重的,是从长远打算的”新经济政策。只可惜,他还没来得及解决何时从新经济政策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就与世长辞了。后来便是斯大林的集体化,急迫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曾经一度被效仿、后来又被数度改革的社会主义传统体制。再看一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们在顺利实现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借鉴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后来就是“大跃进” 的失误和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历史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运行中照样出现了不容抹杀的曲折。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都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革命是成功了,而建设的实践却曲曲折折。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这便带来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说我们没有足够的条件,为什么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如果说我们有足够的条件,为什么建设的历程却又曲曲折折呢?为什么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往往比较成功,可越往后问题就越多呢?

如果我们把这几方面联合起来考察,便会得出两种看似矛盾的结论:近代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及其成功是历史的必然;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也是历史的必然。

先看第一个结论。什么叫做历史的必然?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成员能动实践的产物。在任何一个历史时

50